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新少年》2011,(7):31-31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吧?可是,这句话却是有来历的,听我来讲一讲吧——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他为东吴国主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孙权便召集东吴的能工巧匠,开始建造这座塔了。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期,岭南隶属于东吴。作为东吴战略大后方,岭南既是东吴财赋、兵员的供应地,也是东吴海外贸易的主要基地。不仅如此,它还对东吴江左政权的稳固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故统治者重视对岭南的开发与治理,并采取有效措施,诸如首置广州,实行交、广分治等,开岭南经济发展之新格局。在古代岭南开发史上,东吴起着上承秦汉、下启东晋南朝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少年》2011,(Z2):31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吧?可是,这句话却是有来历的,听我来讲一讲吧——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他为东吴国主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孙权便召集东吴的能工巧匠,开始建造这座塔了。  相似文献   

4.
东吴九品中正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时期,建国于江左的东吴政权曾经仿效魏制,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度.东吴的九品中正制虽然在组织设置、中正职权及其选任方面均是因袭魏制,但在某些地方也略有变异.东吴将九品中正制移植于江南,既和魏、吴两个分立的政权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和历史条件有关,同时也是东吴政权在实现其全面江东化过程中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东吴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不仅确保了江东大族特别是吴四姓的仕宦特权,而且也兼顾到淮泗集团和流寓大族的利益,从而对巩固东吴政权及其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龙门古镇是这次假期回家听说热起来的,也许是先前陈逸飞先生的《理发师》在那里取了景的缘故。这个山村古镇也许微不足道,可若要细细追究起来,其历史脉络遥承于三国东吴大帝孙权。聚居于此的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东吴地区由于受战争影响 ,教育事业虽然发展不大 ,但仍自有其特色。孙权重视子弟教育和将领教育 ,强调历史教育与兵法教育 ;孙休注重学校建设 ,鼓励官吏子弟入学 ;尤其是以大族家庭教育为主的私家教育仍然相当活跃 ,为东吴及以后的西晋政权提供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慷慨美言与慷慨解囊一样,是一种境界。三国时期,东吴达到这种境界的豪杰层出不穷。东吴奠基人孙策,生命如彗星般划过天空,其慷慨美言与英武形象一起世间闪亮。"举江东之众,决战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  相似文献   

8.
东吴“限江自保”说源于三国,历来备受史家责难,孙权君臣因此而被斥为“苟安”“不图进取”“并无争天下之心”。对此重要问题,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此文略述一己之见。要讨论“限江自保”,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分析、理解史籍中有关“保江东”或“保守江东”的记载。一些学者为了证明东吴“限江自保”是“苟安”“并无争天下之心”,最喜援引孙策临  相似文献   

9.
近五十年来在南京发现的各种文物遗迹、遗物,集中反映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历史面貌,是研究南京六朝史的重要依据。本文分别从东吴遗踪、晋代风流、南朝奢华、佛国神韵、经典文化五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所演是“义”而非“忠”张志合《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主的书。而文学即人学,所以《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宋、元、明以来的“市井细民”和知识分子对活动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作出自己...  相似文献   

11.
近五十年来在南京发现的各种文物遗迹、遗物,集中反映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历史面貌,是研究南京六朝史的重要依据。本文分别从东吴遗踪、晋代风流、南朝奢华、佛国神韵、经典文化五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陈永江 《社区》2014,(3):45-45
1月9日,江苏南京大阳沟社区近180名“草根明星”齐聚社区活动中心。为了筹备好此次新春联欢允社区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  相似文献   

13.
犍为五铢是直百五铢的一种,由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铸造于犍为郡。它在中国铸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最早标记了铸造地的圆形方孔钱币、最早采用两种书体的钱币、最早采用隶书的钱币、最早两面铸文的钱币,也是中国首次较为成功发行的虚值货币。本文研究了犍为五铢铸造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分析了直百五铢的铸造对三国时期经济的影响,认为早期直百五铢的铸造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次成功的货币增发,并向东吴输出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苏南古镇     
沧溪古镇是南京市高淳县阳江镇镇政府所在地,古属丹阳湖。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吴赤乌二年(239年)吴大帝孙权为纪念周瑜在此地兴建三元殿。唐代诗人李白曾多次泛舟丹阳湖,写下了《游高淳丹阳湖》的不朽诗篇。宋政和五年(1115年)在此围湖,建永丰圩耕作,从此人丁兴旺。沧溪古镇是高淳县的西大门,水阳江穿境而过,沟通苏皖。沧溪是个水乡,河沟纵横,池塘密布,盛产莲藕、芡实、菱角等水生庄稼,“三十里荷花香”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15.
尤岩 《金陵瞭望》2010,(20):68-69
南京地区具有得天独厚民居资源的首推秦淮。秦淮河畔是南京古文明的摇篮.历来是古都南京的传统住宅区。自东吴至清未。不仅文人墨客荟萃,而且历代金陵王公贵族、商贾名流的宅邸大多聚集于此.当时大户人家的居所也多被称为“九十九间半”。  相似文献   

16.
六朝时期,镇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都会。尤其是三国东吴早期定都镇江,促进了镇江文化、书法的发展。加之晋室南迁,众多书法名家随之来镇,形成了“书人辈出,南朝风流,千古美谈”(祝嘉“书学史”语)的兴盛局面。本文着重阐述六朝时期镇江书法兴盛的条件和因素,并通过近年在镇江出土的一批六朝墓志和书法碑刻来论述其书法艺术的价值与风貌。  相似文献   

17.
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美日三国关系为主线,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分4个时期,从国际关系角度论述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发展及最终被彻底粉碎的全过程,揭示了这一政策对华侵略扩张的实质。笔者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逐步排挤他国在华势力、扩大自己在华权益、最终独占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  相似文献   

18.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三国时代开发福建的一部分东吴人曾移居永安一带。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使永安方言颇有特色,它可以与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等并列为福建的一个大方言区,我们称它为闽中方言,它包括永安、三明、沙县。永安话的极[k(?)~4]和普通话一样,都是表示最高程度的程度副词。在普通话里,  相似文献   

19.
岳阳楼,为唐中书令张说镇守岳阳时所建。这里相传是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于洞庭湖上操练水军亡地。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景色秀丽,湖中波光粼粼,渔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成为历代游览胜地,文人雅士赞美题咏,多不胜数,在岳阳楼门口,有副对联: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期,随着中国与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同时开辟了经印度通往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三国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更加密切,不仅有曹魏与邪马台国的交往,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和江东孙吴政权也展开了积极的对外往来。本文试就辽东、三韩、东吴三边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