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重整法律制度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让银行业的经营乃至退出真正市场化.综合考虑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及我国传统的立法、司法实践,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重整制度比较适合采取折衷立法模式.其基本原则应包括稳定优先、公开透明、最低成本、快速处置、权益均衡五个方面.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破产重整程序的启动标准、申请主体以及程序运行中的公权力主导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但是银行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又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对资不抵债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实施破产退出,是净化金融市场。保证金融体系健康、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商业银行破产的提出存在着正负效应,自身运行也有问题,就需要从主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设计,并从立法体系、运行机制、补偿机制、责任机制等宏观层面来进行制度架构,以完善商业银行破产制度,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商事主体法律制度的理论 ,重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主体本应有之法律性质 ,以使人们对商业银行法律制度有一个商法视角上的观察认识 ,廓清原国有专业银行全面商业银行化中的法律认识 ,进而促使我国原国有专业银行尽快全面商业银行化。  相似文献   

4.
结合大量的数据,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剖析了美国有关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力求从法律的角度挖掘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便为我国金融法制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文章指出贷款者保护法律的缺失造成了次贷的泛滥,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固有的缺陷又使得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把自己制造的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信息披露"的证券监管法律模式使得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信息十分不对称。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比较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会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从而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金融监管当局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多采取购并方式,较少采取破产清算方式;三是重构有问题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是市场退出中的重要环节;四是存款保险机构在市场退出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主要有三种制度安排:先接管后合并模式,先合并后关闭模式,先关闭后破产模式.比较中外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可知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退出制度基础、市场退出目的、市场退出方式、国家发挥作用、市场退出效率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需借鉴国外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进一步开放.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逻辑演绎是从破产清算到破产预防。具有强烈公众性的商业银行的破产法律制度的特殊性毋庸置疑,商业银行的破产容易引发挤兑、破坏银行信用甚至导致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故商业银行破产不同于一般商事主体的破产,体现了较为强烈的国家干预,干预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很多客户与银行之间看似平等,事实上却处于弱势地位,其正当利益因法律建构的欠缺而受到侵害,其中商业银行抵销权就是一例。本文通过对抵销权基础理论和银客关系的分析,详细论述了银行抵销权存在的问题及重构后的我国商业银行抵销权制度,力求在有效保障银行债权实现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从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而从法理学的角度,将商业信息披露制度这个金融专业性强的论题有机地纳入法理学的分析框架,将该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融入法理学的分析和探讨更是鲜见。本文从社会正义理论、附随义务、知情权、法律价值这几个角度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理基础进行了分析,寻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本质和价值取向;并从法理上为构建我国完善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 ,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混业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的巨大冲击。从长远看 ,我国也应实行混业经营制度。但是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由分业经营制度向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因素。所以 ,只能在渐进式改革的大框架下使商业银行的现状得到改善 ,待条件基本成熟后再实施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各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当积极借鉴《新资本协议》体现的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监管理念,通过制定监管指南的方式,从明确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管理法律风险的组织结构以及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管理法律风险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法律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萨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部族,公元7至9世纪,可萨人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绷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的信奉者转而皈依犹太教。本文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由此提出这样的论点犹太人或可萨犹太教徒有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中369首诗歌的韵脚、韵式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并对其在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战争带来的忧愤思怨、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等三类不同主题诗中的分布情况加以研究,从语用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作为语音手段之一的--韵,在形成唐代边塞诗语言风格中所起的作用,即韵脚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和韵式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以简约为主、繁丰为辅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4.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东方的儒家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明,二者对各自文化圈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圣人观"和"上帝观"作为两个文明的核心观念,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决定了东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了双方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宋争辉 《南都学坛》2008,28(4):142-144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在走向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只有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处理好教育事业观和教育产业观的关系以及教育创新中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汉画中鹿图像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孤独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方学者近30年来对孤独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孤独感概念和理论的探讨、孤独感测量工具的编制、孤独感预测指标的测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孤独感应付方式等内容.尽管西方学者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该领域的研究仍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9.
处于信息时代和学习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终身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唐诗中的夜雨飘洒着离别相思、忧愁失路、前途未卜的哀伤和世事多舛的感慨。唐诗中夜雨意象的独特文化蕴含是与中晚唐时期的审美追求一致的,这种意象模式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夜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意象,它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夜雨传达的不仅是作者的一种时代情绪,更是千载之下文人仕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