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语》英译的各种翻译策略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论语》中投射语言翻译研究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分析方法,从语气、语气成分、人称等角度探讨与比较了《论语》原文及其四个英译本中投射语言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我们发现,不同译者对投射语言的相关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由于翻译目的的不同及对原文投射语言人际意义的理解差异,产生了对原文相关投射语言人际意义的认知程度的差异,从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篇翻译是翻译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趋势。主位结构理论尤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主位结构理论为语篇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英汉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结合这种差异,运用主位结构理论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基于Halliday的语篇功能理论,以唐诗《江南逢李龟年》为例,从主位述位系统、衔接连贯系统和逻辑语义系统三个方面对多个译本进行对比和评析,可以看出,不同译者采用不同的语篇系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译文表达形式与语篇结构。在汉诗英译实践中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使翻译实践有意识、有目的地关注语篇功能,突破传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与形美。  相似文献   

4.
语篇所要达到目的和整体语篇效果并不通过单个小句的主述位结构体现,而是通过句群中各个小句主位构成的推进模式体现.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旅游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来揭示属于同一体裁的汉英旅游文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文章认为汉英两种旅游文本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结合使用了4种主位推进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两者在延续型、述位同一型和交叉型的使用频率上有较大的差异,汉语使用更多的是延续型,英语使用更多的是述位统一型和交叉型.在汉英旅游语篇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首先分析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宏观把握语篇的整体框架及具体层阶,根据相关情况采用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分析语篇和信息结构的有效方式,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以英汉翻译实例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英语语篇汉译过程中对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取舍及转换的方式,论述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英汉语言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以及衔接和连贯的特点,顺应汉语的语言规范,灵活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来构建译文。  相似文献   

6.
应用韩礼德三大元语言功能之一的语篇功能来对比分析《送友人》的两个不同译本。重点分析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对于译文的影响,最后得出语篇功能对于古诗英译翻译批评研究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语篇功能在古诗英译评价体系中有重要作用。用语篇功能理论对《送友人》进行英汉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拓宽译者翻译诗歌的思路,相关理论对诗歌译文评价标准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构衔接中的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对翻译的成败有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如果译者对原文结构衔接特征认识不足,不能在目标语中做出适当调整,会直接导致译文连贯的不当,甚至缺失。从及物性结构的角度来看,要在保持原文小句及物性结构的同时根据目标语的特点,按照所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重新调整小句顺序,真正实现译文的连贯;从语气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小句的主语选择关系到整个段落的叙述节奏和主题刻画,值得译者仔细斟酌;从主位结构的角度来看,小句之间紧密的主位结构关系可以突出主题,是译文连贯的有力保障;从信息结构的角度来看,能够意识到两种语言在信息结构上潜在的差异,并适当调整译入语的信息结构,会有力保证译文连贯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由于不同语言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译者常常需要对原文的衔接手段进行转换与调整以符合译语的特点,这也是英汉互译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难点。本文重点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替代和省略手段使用的差异,并探讨语篇翻译中必要的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汉英语篇翻译中制约主位推进模式转换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因素,如英汉语言之间的系统差异以及英汉民族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还包括译者的翻译目的等。这些因素都在不同层面上共同制约着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翻译选择,从而导致译文中出现了主位推进模式发生变化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连贯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篇是一个具有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语篇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能否再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结合科技语篇翻译实例,探讨了在英汉科技语篇翻译中,为了达到译文语篇的连贯性,译者通常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大重要特征。翻译是在语篇而并非字、词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最终的翻译作品也必须具备这两大基本特征。主位推进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语义连贯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语篇中各小句主位与述位的层层推进以及它们所包含的新旧信息的逐步转换促成一个完整语篇的形成,帮助译文读者把握译文的连贯性。文章对《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索主位推进是如何使语篇中各小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12.
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依据,从小句关系角度对比研究李白的《送友人》、《怨情》、《静夜思》及Herbert A.Giles译作,发现译者作品在小句复合体数目、逻辑——语义关系、逻辑——依赖关系方面与原诗存在较小的差异性,由此说明Giles唐诗英译文本结构的“等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理论为基础,从词汇语法层面的语篇元功能出发.通过对一则英文会讯和它的两篇汉译文的主述位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翻译实用型语篇时主住选择的不同对源文与译文在构建经验意义时的对等程度的影响,同时证实了英汉实用型语篇的纲要式结构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对等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主述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该理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主述位理论的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煜的《虞美人》的三种英译文本以及原语文本的主述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该诗歌的语言学角度语篇纯理功能分析,证实主述位理论可以成为诗歌英译和赏析的一个视角与维度,重新审视一些翻译对等问题,检验主述位理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使语言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应用服务于诗词英译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语篇分析与翻译理解和表达密切相关,已被纳入翻译理论研究范围。汉语诗词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语篇,要将其译成英语,再现其文学之美,必须研究和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自然、连贯。通过衔接与连贯方法及汉诗英译的实例,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把主位结构作为功能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对具体语篇进行主位分析,并利用语义场理论去解读语篇句际间的语义联系是如何通过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建构的。研究表明,语义场理论发掘了主位结构的语义内涵,使研究的范围从词汇层面经由小句层面扩展到篇章层面,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莱尔两个英译本中天色、脸色两大主题颜色隐喻的译法进行探讨,可凸显作品中的篇章隐喻,有效避免翻译中图形背景的错位,进而构成主题凸显的句型,使译本达到和原作一样的篇章隐喻效果,以促进文学译本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为理论支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章的汉英语篇为研究语料,在主位模式、衔接手段和语言组织信息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在中西方民族文化意识领域的相同和不同。说明了语言与文化相交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主(述)位结构是功能语言学的一大理论框架,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对句子的主位切分来了解语篇内部各个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信息的分布规律。以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具体的语篇分析,并以此指导汉英语篇翻译和连贯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从语篇角度分析《园丁集》英文本和汉译本中的词汇衔接关系,发现两种版本都综合运用了词汇的同现和复现关系,构成了衔接紧密、脍炙人口的语篇,但英文本和汉译本的词汇衔接手段并非一一对应使用,汉译的原词复现使用多于原诗,且汉译的词汇衔接手段更丰富,更注重对仗的工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