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院中科 《社科纵横》2006,21(12):154-155
文学是文化的土壤孕育出来的花朵和果实。本文以活跃在西部地区凉州籍作家和以凉州为第二故乡的作家创作为背景,通过作家作品分析,追溯了“凉州兵团”形成和崛起的过程及必然趋势,揭示了“凉州兵团”是本土的也是大众的,是文化的更是超越时空的,是凉州大地孕育出来的既有本土情怀又具有大众视野的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王笑然  华开奇 《社科纵横》2007,22(12):137-138
凉州和凉州兵再解释之必要,是克服传统文化的中原视角或东部视角,准确地认识凉州在中国版图上的特殊地理位置,认识形成于汉魏时期的凉州兵的特殊军事素质,分析以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多民族共存融合的历史事实,明确东汉后期的羌汉战争对汉王朝灭亡和进入三国分裂局面的关键作用,及其对上千年的历史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单刀会》结构简论许灏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杰作,几百年来流传不衰。然而,该剧在结构安排上虽然突破了当时杂剧的体制,但对整部戏剧来说,消极作用远过于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不揣鄙陋试作一浅析,不当之处,请方家教正一关汉卿在...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8):105-107
"成公"为一罕见复姓,隋朝成公蒙夫妇墓志铭表明,凉州的成公氏家族源自于今河南东北滑县,其先祖可能为三国时期金城郡的成公英和南凉的成公绪,其家族出现过成公绥、成公兴、成公智琼等名人。凉州的成公氏都有尚武之习,并且成公蒙笃信佛教,与崇尚道教的中原成公氏家族截然不同。凉州成公氏和中原成公氏本为同源,但呈现出不同的家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宋冰 《学术交流》2006,(2):153-157
凉州士人在北魏从事的文化学术活动主要有参与修订律令、修著国史以及置馆讲学等方面,尤其是在参与制定北魏朝廷典章制度方面影响深远。但由于崔浩国史事件、“平齐民”的迁入、“定姓族”制度的实施等因素影响,限制了凉州士人对北魏文化学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 《今日辽宁》2012,(6):136-137
渊源千载,沧桑百年。桓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鲜明民族民俗特征。2006年,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舞蹈《乞粒舞》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乞粒舞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战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  相似文献   

7.
魏翔行 《社科纵横》2006,(10):135-136
13世纪中期,在西部重镇凉州(今甘肃武威),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即“凉州会谈”。会谈解决了吐蕃与当时蒙古汗国的和平统一问题。后来随着南宋的灭亡,形成了大统一的元朝中央政权。也正是由于这次会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这是一次继承民族传统友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进中国民族团结统一的伟大历史壮举。现存甘肃武威的凉州白塔寺遗址就是形成这一历史壮举的见证地,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们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历史文化、维护民族团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濮仲远 《社科纵横》2014,(8):149-152
1997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方唐代翟舍集夫妇墓志。据考证,该墓志不仅反映了凉州粟特人翟氏与安氏联姻等内容,而且涉及了翟舍集子孙被不断征发为府兵卫士,参与唐王朝在河西等地战争的史事。这些记录说明翟氏一家在凉州颇有影响,并已入籍授田,成为唐政府下编户。翟舍集家族是大部分普通入华粟特胡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错位荒谬的误读──“武松爱上潘金莲”说质疑刘书成自《水浒传》问世,经《金瓶梅》张扬,武松与潘金莲的纠葛,数百年来一直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是非恩怨几乎无须赘言。武松“英风动山岳,高义薄云天”的形象老幼皆知,众口一辞。然而,近年来随着《金瓶...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与包公戏李丛昕一、一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作为历史人物的包公,其实算不上中国封建社会里那种所谓能够经天纬地、斡旋乾坤的“三不朽”人物。但是,作为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数百年来确实成了中国小说曲艺和戏剧舞台上一颗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下辽河平原的一个新兴城市,盘锦近代的经济发展与辽河密切相关。辽河在其航事繁荣的数百年间,不仅为盘锦集聚了人气,且兴旺了百业,使其积淀了浓厚的商业文明。早在清朝末期,盘锦地区就已形成两大商业圈,一处在田庄台,另一处在盘山。其中盘山的“四大商号”之一,即是刹顷泉。  相似文献   

12.
正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上,一般具备一定数量即可以系统收藏的品类,才会更受市场的关注和青睐。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稀世奇珍。宋瓷,因其年代久远、工艺精湛、审美独到且数量稀少,即便不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珍品,依然被广大陶瓷收藏者奉若至宝。在拍卖市场上,一旦有流传有序、鉴  相似文献   

13.
从《养素堂文集》看张澍对史地文学的贡献○马格侠清代中叶,当乾嘉考据学的飓风席卷华夏大地时,地处边陲,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甘肃也出现了两位闻名全国的学者,这就是甘肃的“二澍”,即张澍和刑澍。张澍(1776-1847),字百瀹,号介侯,凉州府武威县(今甘...  相似文献   

14.
文学传统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学传统的悖论 大凡事物发展往往逃不脱这样一个悖论:一个事物当它尚未广泛流传时,还不足以成为“传统”,只是在它得到广泛流传后,才被人们视为“传统”;然而一旦事物得到广泛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又面临着蜕变,即将……  相似文献   

15.
阴阳化生说之科学价值及其缺陷李烈炎之所以把阴阳学说称之为“化生学说”在于它是古代最早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成理论。当人们对古希腊人的“本原说”经历了数百年的热衷与赞美之后,终于发现生成理论的价值和它在自然哲学史上的意义,开始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它了。阴阳化生就...  相似文献   

16.
正"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成功的广告语让无数女人倾倒在钻石的灼灼光环之下。然而,一般新娘子最多消费一颗个位克拉数的白钻,真正识货的顶级收藏家们却在孜孜以求绚丽多姿的彩钻。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  相似文献   

17.
精神价值的回归--表现主义的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冀文 《唐都学刊》2002,18(1):107-110
表现主义不是 2 0世纪的突发现象 ,而是延续数百年的精神传统的表现。表现主义能够在几个世纪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证明了精神始终应该成为支撑艺术的脊梁 ,空间的形式探索必将造成艺术的枯竭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与锡兰     
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在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访问了当时亚洲和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当时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几百年来,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国与亚非各国交通史上的一段佳话,一直流传不衰,时至今日,在我们与这些国家的交往中,还常常提起。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日本文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在时间的长河中可谓一滴水;在人类史中亦微不足道。然而,在开元以来的人类社会历史中,20世纪只不过是其第19个百年。虽不能说过于长久,然也不可谓之短暂。尤其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说来,百年包含着不尽相同的意涵。本文诉求的对象是东亚岛国日本之文化的百年,即20世纪的日本文化。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化无不以其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又无不是其社会历史的集中写照。日本亦不例外。这一百年来,日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它时而昂奋、跃起以至失去理智,时而沉潜、卑屈以至不敢说出"不"宇。日本文化亦然。百年来,它时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学:百年历史的学术反省——“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晓棣“从当代学科建设层面上深刻总结、反思百年中国美学的历史经验,有必要将美学理论的逻辑演化放到20世纪中国文化的总体语境中加以审视,在学术史层面上确定百年中国美学的学术建构特性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