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市场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色经济应该是具有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市场供给和需求条件的经济,应该是有效率的经济,是一种扬优成势的经济。特色经济是相比较而言,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取决于资源禀赋。由于资源要素结构及配置过程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总是存在差异,区域差异是一种自然状态。区域差异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要确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  相似文献   

2.
田钊平 《民族学刊》2013,4(2):17-25,96-98
经济和谐是民族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是制约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是促进中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配置、经济利益平衡和经济活动联系等几个方面。应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制度基础,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为推动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和促进全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但是一些外部环境的问题及其自身发展的问题 ,阻碍和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应进一步解放思想 ,营造宽松的环境 ;坚持正确导向 ,激励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 ,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扶持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管理、服务工作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以其成长轨迹、经济性质、发展成因、面临问题,以及今后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类分析,以期促进学术界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同时在实践上提升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昌都解放以来,特别是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历届昌都地委领导团结带领昌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艰难创业,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区域经济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昌都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需要对区域经济发战略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提出了昌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旨在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昌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促进昌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其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60年代初,南朝鲜确立了以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南朝鲜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快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行列之中,引起世界的注目。但另一方面,南朝鲜外向型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因此,研究南朝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对黑龙江省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与南朝鲜的经济贸易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当前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经济人类学在西方的萌发情况 ,回顾了自费孝通以来经济人类学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学术发展历程 ,分析了在中国发展经济人类学的紧迫性 ,阐述了作者对于发展中国经济人类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蔗糖业经历了繁荣、衰落再发展的轨迹,通过商人的经营活动促进了城镇经济网络和蔗糖业的楔合,蔗糖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经济网络的发展。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的楔合促进了民族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澧水流域中上游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武陵山区的核心区,近年来,经济有了长足进步,但只是一种被动式拖带型发展,与外地经济发展相比较仍有差距。在国家经济转型带动下,该地区应适应因转型而产生的变化,审时度势,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国家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澧水中上游区域的发展、经济转型对澧水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澧水中上游经济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荣 《西北民族研究》2012,(1):208-211,188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当代价值日渐凸显并受到重视。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于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在文化领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的源泉与基础,对于形成文化认同也功不可没;在经济领域,民俗文化作为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成为一种无形资本,创造着经济效益;在社会领域,民俗文化的维系、团结、教化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文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人文学科,徐华龙是其学者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徐先生研究的民间文化学领域,主要表现在民间歌谣、神话与鬼话、民俗学三个方面.在徐先生身上有着敢于开拓、善于思考、注重实证等体现着新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的鲜明个性.徐先生还为中国民间文化出版事业奉献了辛勤的劳动.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劳动中 ,创造了甘肃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我省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省戏剧、舞蹈、曲艺、文学、美术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搜集、整理 ,完成了“十部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甘肃卷”的编撰 ;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民间小戏剧调演”、“民间传统社火调演”、“民歌邀请赛”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 ,将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推向全国 ,乃至世界 ;开展了“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创建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的成功体现在文化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上。动漫切忌随波逐流,只有拥有自身独有的民族元素和文化符号,才能成就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中国动漫的发展,须以民俗文化作为基石,才能散发出奇异的芬芳。本文旨在讨论从壮族的民俗文化中提炼作为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元素,切实把握壮族民俗文化的精髓,并融入时代特征和品味,打造广西独树一帜的动漫品牌。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当然 ,文化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政治的多元 ,更不是分裂的理由。古称“西域”的新疆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有特色的文化区。从表面上看 ,西域一向通行“胡语” ,特别是伊斯兰教传入并在那里生根后 ,西域与中原的文化距离似乎拉开 ,但实际上 ,汉化与胡化一直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上生动地进行着 ,特别是清王朝统一新疆后 ,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应看到 ,经过 2 0 0 0年的政治文化整合 ,西域文化确立了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我们应继承中华文化整合的优良传统 ,使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达到“三个高度认同” ,即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认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参照系的文化整合 ,应是祖国统一和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东南的察瓦龙地处滇藏交界的卡瓦格博神山脚下,是怒江边上的古道重镇,现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的一个乡,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和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及多民族间长期文化交流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呈现出多元共融,和谐发展的文化景象,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发展。察瓦龙的历史文化概况、马帮生涯、建筑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体现出历代汉藏友好交往、文化互融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7.
钟敬文先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的提出,是从中国国情、中国社会结构特点出发的,钟先生这一理论的形成,与他将近八十年来的民俗研究经常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接触和关爱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从《诗经》到现在的《中国民歌集成》都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及人民的生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了解和学习民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深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一种不屈、乐观和奋发自信的民族精神,了解和学习民歌是陶冶情操,加深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保护民间文化的迫切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文化是确认一个民族 (或文化社区 )的文化特性的强有力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建国后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成就 ,提出了保护民间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叶坦 《民族研究》2005,(4):10-16
本文从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出发,分析以往研究的一些缺憾;进而从新发展观的视野考察我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并对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其学理价值、科研特征与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探讨和阐释。强调加强民族经济学研究对于中国经济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