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无形资产在认识、评估、经营管理、保护方面存在误区并分析了无形资产流失的原因 ,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 ,包括 :树立无形资产的观念 ;加强无形资产经营管理 ;制定相应的有关法律和条例 ;规范产权交易和无形资产评估 ;制定无形资产战略提高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侵害商主体商誉权的案件经常发生。我国目前立法中商誉权的法律性质并不明确,对商誉权保护的相关条文亦有不足或相互矛盾之处,不能有力地保护商誉权的权利主体。商誉应是商主体的名誉,商誉权即是商主体的名誉权,属于商事人格权的范畴。对于侵害商誉权的行为,侵权者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商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及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商誉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商誉、商誉权的法律属性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财产,由此所生之商誉权为无形财产权,它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产权;通过对我国目前有关商誉保护的立法,特别是《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不足的分析,就我国商誉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设想:改我国对商誉的间接保护方式为直接保护方式,建立并形成商誉保护较为完整的法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4.
域名、经营者的建筑物外观、店面设计和内部装潢、统一的工作服装、声音、单一颜色成为除商标、商号之外商誉的新型载体,具有识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功能。商标、商号等法律制度以保护载体为立法取向,无法将这些新载体涵盖其中,其他主体通过对这些载体的不正当使用,盗用他人商誉的行为得不到规制。论文分析了这些新载体的法律保护现状,提出了通过明确商誉权对所有商誉载体进行一体化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征收是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国计民生的问题,与城市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是集体土地征收的重点工作,而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离不开参与权的有效行使。只有让被征收人参与到土地征收过程中,对土地征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并提出自身的合理诉求,才能切实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征地决策的合理公正,从而保障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目前立法方面对集体土地被征收人参与权的法律保障存在主体范围不明、权利范围狭窄、程序保障缺陷等问题,亟需从集体土地被征收人参与权的法律保障现状出发,针对被征收人参与权的法律保障存在的立法缺陷,通过法律的制定与修改,明确参与权的主体范围,扩大并明确参与权的内容,完善参与权的程序配置,构建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实施教师聘任制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缺乏可操作性符合法律规范的聘任协议、教师法定身份与学校的法律关系不明及法律救济渠道不完善等问题,不仅偏离聘任制实施的初衷,而且导致侵害教师权益的现象屡屡出现。本文根据教育立法精神和实践,对教师权益的保障机制进行探讨。提出通过完善教育立法,拓宽教师法律救济渠道,加强法律监督和建立健全配套改革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好聘任制下教师的权益。只有广大教师的权益得以保护,教师聘任制才能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7.
有关商誉权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权是商主体对其所创造的商誉所事有的专有权和不受侵害权.商誉对于商主体而言是追逐超额利润的手段,具有工具价值,不同于名誉权对于自然人的目的性价值,因此商誉权异于名誉权而具有无形财产权性质.在我国现阶段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的状况下,商誉侵权主体仅限于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不仅造成对于商誉权的保护不力,更易导致商誉权法律性质的混乱,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相关法律制度.我国对商誉侵权形式仅规定为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不能够有力地保护商誉权,应规定更宽泛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9,(2):81-84
确立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是新时代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应有之义。地方立法后评估的路径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原则等要素构成了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基本内涵。针对当前地方立法后评估存在的评估标准选择制度性设计不足、评估标准制定缺乏体系性建构、评估标准适用科学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应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地方立法评估法,确立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基本原则,构建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体系及评估标准实施主体多元化,以提高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实施的效果依赖于人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法律信仰面临的问题有三:如何界定非宗教意义的信仰;如何让民众真诚地拥护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法律信仰。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康德法哲学中的"二律背反"入手,即如何处理法律的强制性和自由性之间的关系,这对"二律背反"的澄清需要的是实践理性下的民主立法概念。理论上,民主立法通过保证人们自由意志的立法,使其发自内心地服从和支持法律,信仰国法便是信仰自己所立之法。实践上,通向信仰法律之路的途径是从民主的主体、客体和程序三方面提升民主立法的程度,而非仅仅注重民主立法形式。民主立法下的法律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民众的支持与信仰,社会才能在信仰法治和敬重法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无形资产,诸如专利、商标、商誉和特许经营权等,本身虽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却能为企业提供某种权利和特权。它是企业一项重要的长期资产。名牌产品的商标和良好的商誉,更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必须提高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人应在重视加强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重视并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积累和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它的特殊作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南都学坛》2019,(1):59-69
规范网络新闻转载行为,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著作权人权利,提高原创作者的积极性,创作更多有深度、独具构思的新闻报道,同时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高标准质量。目前,网络环境下新闻版权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转载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未经许可擅自转载的情况非常普遍,以及转载内容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破坏作品原貌的情况较为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与新闻媒体原产方自身维权保护能力薄弱,在实际诉讼中遇到的认定难、举证难等问题有关,也与在网络转载中行为主体对网络新闻版权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有关,还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侵权的赔偿额过低等因素有关。网络新闻转载法律规制的完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范的规定;二是建立与健全一般网络新闻转载的授权许可与付酬机制;三是司法实践中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转载案件侵权赔偿的力度;四是报刊单位和网络媒体要建立和完善自身内部著作权管理制度;五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转载等作品利用、传播行为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新闻转载中实现著作权保护与新闻自由传播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2.
动物不能成为人类道德的主体,动物成为人类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存在诸多障碍。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动物加强立法保护非常必要。我国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足。针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如下努力:第一,明确动物保护立法的原则;第二,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部门法中有关动物保护的规定;第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基本法》及其他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目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虽对商业秘密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与TRIPs协定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因此,我国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应根据TRIPs协定的要求进行构建和完善.即立法上明确规定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把其提升到知识产权的高度进行保护;保护措施规范具体;贯彻全面赔偿原则和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估商誉 ,在无形资产理论中 ,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许多学者对商誉做了大量定性上的规范化研究 ,试图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商誉评估体系 ,但由于诸种原因造成成果缺乏对实际可操作性的有效指导。本文试图克服此缺陷 ,紧紧抓住商誉的本质 ,即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指出传统商誉评估理论的不足 ,对商誉评估理论中的超额收益现值法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立法评估针对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实效,由法定主体或委托主体进行前瞻性或回溯性的预测和评价。虽然立法评估是公权力机关为制定规范而在其权限范围内作出的行政事实行为,但其作用在于为立法准备提供参考性的评估成果。较于立法前期调研和行政执法检查,立法评估在实施主体、法律依据、发生时间、性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法的规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家庭暴力,而遏制夫妻暴力,必须加强对夫妻暴力的法律干预。只有在对夫妻暴力的法律干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在立法完善上的建议。完善现有的立法,增设保护令制度和婚内赔偿制度,有利于预防和制止夫妻暴力。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评估是不动产强制拍卖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执行实务中不动产评估的主要问题是评估结果严重失实,影响了强制拍卖的效果,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从评估机构的角度看,这是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提高评估报告质量、减少评估结果严重失实的情形,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结合域外立法例,我国应在立法层面重新定位执行中评估价的性质,理顺评估价与市场价的关系;同时,围绕不动产评估中评估机构、法院和当事人三方主体,构建起三方主体在评估过程中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的法律规范体系,如实行评估费按件计算规则、强化评估机构勤勉义务、确立评估机构责任机制、强化当事人和法院的配合义务以及加强对评估机构的外部监督等。  相似文献   

18.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主体地位的发展及其立法概况,认为目前农民主体地位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民主体地位受到漠视、农民政治权利缺失、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等问题。为了建立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确立与提升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出完善立法,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农村行政执法,提升农民的法制意识;做好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司法保护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人始终是法治社会的主体,只有在全社会成员中形成法律信仰,法治社会才能建成。民众法律信仰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其中社会民众、法律职业的法律信仰尤为重要。通过加强人们权利保护机制提高权利意识、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和守法精神、提高司法权威等突显社会主体在法治社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越来越为企业内外部关系人所瞩目。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是所谓“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至今仍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就商誉中“负商誉”的存在、计量和会计处理方法问题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