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闻媒介本来是普通的社会舆论工具,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媒介及从业者形成“工具人格”,阻碍了我国传播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后传媒成为一种产业,新闻媒介获得市场自由人的地位,从业者也转型为独立人格。新的历史条件下,主导传媒业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主义又造成媒介既独立又不独立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最终要落实到新闻媒介的产品上。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具体而言,其学说包含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理想人格的类型、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反思及厘清孟子理想人格学说的主旨和精神,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人的利益实现的有效形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冲突,正确发挥市场经济的进步作用,必须正视它的局限性,对利益冲突进行社会整合,以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利益结构,以使人的利益得到既全面又合理地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的表现和特点,尤其是人民内部的经济利益矛盾问题变得比以往更加突出,更加错综复杂。统筹兼顾原则是我们调节各种经济利益矛盾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经济利益矛盾的认识,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经济利益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条件下所期望于人们的各种理想人格品质,是个体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人格,这种人格范型具备和谐人格的要素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标志特征.和谐人格的塑造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保证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其条件是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赚钱成为很多人的价值目标,有的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管它什么人格、尊严。市场经济是否只讲赚钱,而不讲人格、尊严?就此问题,记者走访了对人格理论有独到研究的同济大学朱义禄副教授。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显得格外重要。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者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等,不失为对其进行人格塑造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当今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青年往往容易陷入道德理想的表层感受与务实谋利的深层心理相矛盾的困惑境地,即市场人格的道德困惑.本文在剖析造成青年市场人格道德困惑的主客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市场人格道德的选择与建构,至少应该明确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要体现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要科学地拓展青年市场人格道德的正当范围.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人格扭曲现象.向我们提出了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呼唤健全人格。儒家所主张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修养观.曾是维系中华氏族生存发展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所提倡的义、志、诚、正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于市场经济下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竞争与手段、奉献与利益以及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职业道德观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劳动阶级的深切同情并为之解放而奋斗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不能满足于对人的“类本质”的“终极关怀”,不能囿于对人的抽象主体性的“本体论证明”.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的主体性问题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是一个所有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哲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关注必须正视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内在矛盾,并在这个内在矛盾中追问劳动阶级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性范畴及其辩证实质.  相似文献   

11.
作为艺术的生产离不开作为艺术的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艺术生产作为以精神创造活动为其基本内核的特殊劳动 ,必然要以艺术消费为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艺术消费必须遵守市场的一些基本规律 ,但市场规律有时会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机制发生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艺术生产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相信 ,市场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市场的认识和研究成果 ,只要合理适度加以运用 ,市场这只隐形手就如同它能极大地促进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一样 ,使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矛盾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矛盾体系中诸多矛盾的一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矛盾体系的内容有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经济行为主体间的矛盾、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矛盾,研究这些矛盾在市场经济中的具体表现,全面认识这些矛盾能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所含的哲学问题,能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指导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利益衡量,是指法官在对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进行估量后,确认和保护哪一方利益的一种裁判方法。司法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通过利益衡量方法对冲突的利益进行确认、评估、限制和保护,以化解社会矛盾,调处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利益衡量的前提和基本出发点,是“司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利益衡量不可逾越的一条底线,是司法裁判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目标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使它们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是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当前社会上的某些负面现象与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关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继承传统美德的关系、树立艰苦创业精神与提高生活水平的关系、获取个人正当经济利益与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关系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做了一定程度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西方功利主义再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些人看到了功利主义与我国市场经济的某种程度的契合,就片面地认为功利主义应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伦理观。文章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会在实践中引起混乱。作为产生于资本主义初、中期的资产阶级的伦理观,其理论体系中包含着很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客观标准与主观体验的矛盾、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矛盾等。尤其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不具有一致性。尽管可以从其观点中批判地吸收某些合理因素,但是,将功利主义视为当前社会的主导伦理观则是偏激而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制度创新问题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虽然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功,但仍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不能成作为中国深化改革的样板.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应当立足于已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继续走创造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17.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历史地位取得了新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学科以及在论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有机结合和矛盾的调节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它已成为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生动素材,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是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契机.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基本情况良好,但仍存在着市场经济与无私奉献、物质丰富与道德崇高、社会价值多样化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因此,可以从长效性、立德树人和人文关怀三方面推进新时期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框架。然而,这种制度框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痕迹,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矛盾运动为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0.
法制人格是现代法制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公民法制人格的普遍缺失既是制约我国法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市场经济只有以遵纪守法为最高准则,才能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