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对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中必须积极创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的模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创新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是原有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融合,但是在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弊端,如:教学内容过于侧重于法理讲授,授课方法倾向于"填鸭式",缺乏吸引力等,因而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思想认识、社会消极思想及考评方式、理论向实践转化等因素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没有有效发挥。要通过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及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发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内外需求的整合、教学视野的整合、教材内外资源的整合、教研相长的整合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内外需求的整合、教学视野的整合、教材内外资源的整合、教研相长的整合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是一门德育基础课,又是一门法律知识课,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共同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研结果表明,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存在重复之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有效衔接,克服简单重复;按照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认可和接受,达到教学实效性。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衔接途径,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全程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不同层级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机制,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型特色。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素养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因此,从课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相关问题入手,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框架,成为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辟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新途径,在21世纪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道德修养的内涵及意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主要研究如何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真正的发挥作用,最终受益于学生。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素质高低,还关系到社会正常秩序能否被维持,更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方面加强教育,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中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中心承担着全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部分教学工作。所承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校级精品课,正在为建设北京市级精品课而努力。教研中心拥有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教授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50%。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教研中心教风优良,学缘结构合理,是一个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团队。王欢教授是北京邮电大学“名师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社会规则习惯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品质,然而,当代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令人堪忧,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任务,为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教学需要转变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实践。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成绩考核应该既合理准确,又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既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内容的学习与提高,又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形成与实践。采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型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成绩,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水平。此考核模型对其它文科类考查课及考试课的平时考察部分的成绩评定也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社会规则习惯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品质,然而,当代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令人堪忧,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任务,为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教学需要转变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旨在通过道德和法律“路径”,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教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终极导向,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努力突出法律的权威性,而不是构建“法律信仰”.就个人而言,并不存在“多元化信仰”,法律信仰是基于西方宗教语境下的命题,在我国并没有其适用的现实土壤.当代大学生应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从教师自身的素养角度出发,探索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良好的师德风范,真诚的爱心关怀,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各类学识,广泛的社会阅历,一定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组织才华.  相似文献   

18.
恰当地运用音乐功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融合,对于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要有机转化,思想、道德与法律部分内容亟待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充分结合等问题.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的理念;在理论教学中遵循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三原则;重视实践教学,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是本门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