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近代以前,中国城乡的教育与科举制度相联系,属传统文化的范畴.这种局面,在近代随着开埠通商和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新式教育的展开,发生变化.清朝政府宣布改革教育制度和废除科举后,新式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以通商口岸为主体的近代文化和工商业的发展.无此依托的广大农村,则明显衰弱.一旦有机会走出乡村求学乃至出洋留学者,很少有人学成后再回到农村;即使那些土生土长的读书人,也不愿呆在农村.城乡间近代文化教育的联系微弱,甚至呈现出明显的断层.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型"大国,传统文化大多产生于乡村社会。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古代时期,"生存型"社会决定了生活化的乡村教育、官学无力导致私学的兴起、乡里的士绅对乡村教育做出积极贡献,追求功名激起了乡村社会的自学浪潮;近代时期,城市化发展决定了城乡学堂不均衡布局、新式教育的实施造就了一大批乡村教育家;现代时期,人民公社制推动了生产劳动式的乡村教育、文化大革命导致乡村教育的断层、乡村文化的滞后要求全面实施乡村素质教育、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之中。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乡村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乡村教育历经探索期、奠基期、调整期以及优化期四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经费投入机制日益健全,办学经费逐年增长;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显著,教师供给质量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当前,中国正处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时期,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快速推进的中国城镇化正将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带入到以现代、后现代为主要特质的“城市社会”,乡土中国正在被“城乡中国”所取代,经历了价值观念从一元向多元交织演变、道德观念从“乡土伦理”向市场伦理演变、习俗观念从“乡土本色”向现代性多元演变的过程。对于中国城镇化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其中乡村价值观念和意义系统的变化,是最为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是传统文化观念发生了百年以来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5.
乡村与城市是构成人类文明演化的阴阳两极,是人类文明演化“种子信息”的携带者。农业文明时代是乡村文明信息充分显化时代,也是东方文明鼎盛的时代。近代以来是城市文明信息充分显示的时代,也是西方文明复兴走向世界的时代。迈向城市与乡村两极信息充分显化、城乡融合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一种世界大变局、文明大转型的背景下,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城乡共生发展新文明之路,不仅顺应中国发展趋势,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大趋势。中国乡村振兴对世界乡村发展启示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乡村振兴对当今世界单级城市化矫正具有不可替代重大作用;二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的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世界乡村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希望;三是中国乡村振兴对世界多样化文化复兴与生物多样保护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四是中国乡村振兴之路对发展中国家跨越“文明鸿沟”具有重大启示;五是中国式扶贫对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陷阱具有重大借鉴价值。总之,坚持走符合本国特色发展道路,是世界所有国家都要走的路,也是中国发展之路对世界发展最重要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育冲突是清末乡村教育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学界一般认为,教育经费增收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是乡村教育冲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从清末乡村教育负担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式教育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非常有限.教育经费之所以屡屡引发教育冲突事件,主要是由于清末乡村教育财政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经费分摊中的实际不公平,地方绅士在经办教育经费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地方政府与官员在教育财政政策中缺位造成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之间缺乏必要的缓冲,以及这种新财政体制对传统农民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强烈冲击等几个原因.因此,新式教育要想真正扎根于乡村社会,不仅需要双方都做出适当调适,也必须发挥其社会改造作用,促进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传统社会中的城乡关系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新型关系。乡村在以农业资源支持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在以不同的方式促成了乡村的变迁。高阳织布业依靠天津提供的技术和棉纱,实现了“技术革命”和“原料革命”,依靠天津提供的市场与金融服务构建起产销体系,而得以兴盛和发展。这表明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以及城乡间产业结构的重塑是乡村工业变迁的动力所在。从城乡关系变动的角度思考近代乡村工业的变迁,探索其内在逻辑,对当今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时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与乡村作为社会的“发展极”与“稳定极”,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时空背景,溯源我国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的历史变迁,是预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时间节点的依据;分析我国城镇化与乡村建设战略的实践进路,有助于优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时间维度上应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确定协同发展的时间节点;空间维度上可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载体,把以城市群为主体、大城市为中心、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支点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与乡村连接,优化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国家的现代化,也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建立在小农体系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城镇化”秩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现领域之一,也即当前农民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城镇化恰恰是中国城镇化的制度优势,而非独特的中国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不断调整完善城乡关系,形成了以小农户为主体的、有制度保障的小农体系,其最新体现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及其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小农体系的稳定深刻影响了农民流动的逻辑,形成中国特色的“渐进城镇化”秩序,表现为诸多具有过渡性特征的机制:农民家庭收入的“半工半耕”、居住格局的“城乡双栖”和身份认同的“亦城亦乡”。从实践来看,特别需要警惕政府主导推动的激进城镇化,通过资本下乡和土地流转人为地加速推动农民进城,消解小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艰难的现代化历程,教育领域逐渐兴起教育救国思潮、乡村教育思想及乡村教育实践活动。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当时的吉林省政界、学界深感发展新式教育的必要和重要。从清末民初开始,吉林省展开了兴学活动。广大乡村的新式教育活动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兴起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缺失是中国当下建筑存在的突出现象,它可从民族、地域、历史、景观、社区等几个方面见出。意识到这一点,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价值的东西,对中国当下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建筑设计为例,传统建筑文化因素的摄取,对中国当下建筑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陆的教师教育可以借鉴我国台湾省的模式,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既保留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又在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院,参与培养中小学师资,可以采取"五年一贯"、"3+1"、"4+2"等多种模式,培养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师资,逐步构建我国现代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引发了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重大历史契机,幼儿道德教育逐渐摆脱政治化、成人化、教条化阴影,向幼儿的道德主体性和生活世界回归,更加注重幼儿主体价值和社会性发展意义,以培养幼儿独立人格和道德生命为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惩戒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惩戒制度没有遵循平衡的理念;科研不端行为界定不统一、构成要件欠缺、没有区分道德和法律两个规则体系中相同用语的不同含义;缺少对惩戒组织相互配合协作、相互监督制衡及案件管辖的规定;缺少统一的正当的科研不端行为惩戒程序;惩戒责任的立法没有搞清法律主体之间的不同法律关系;应该建立具有法定效力的科研人员行政申诉制度并对科研不端行为人予以司法救济。未来的科研不端行为惩戒立法应该以国务院制定专门的《科研诚信监督管理条例》为重点,构建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刑事法律为一体,与科研共同体的内部规范相协调的惩戒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水文现象强度频率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为制定防灾减灾、适应战略和灾后补偿恢复政策,全面评估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复杂网络和适应性主体的环境经济系统模型,在多区域评估框架下,逐日高精度模拟了2017年中国长江中游区域性洪水、洞庭湖流域性洪水、松花江洪水和台风天鸽风暴潮洪水等造成的直接损失通过产业链传播引发的间接经济损失,展示了各省份—部门受产业链冲击和产品短缺情况,体现了模型的供应链预警能力。结果显示,2017年间接经济损失为621.6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29%,80%以上来自没有直接经济损失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洪涝灾害直接影响会通过产业链扩散到未受洪灾影响的省份,但间接经济损失大多发生在省内,这可能与各企业本地化的产业链选择有关;制造业发达地区单位直接冲击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更高,可能与其资本密集度高以及产业间联系密切的特定经济结构有关。建议各级政府加大非工程措施适应性资金投入,增强社会公众和承载体抗灾能力;建立洪水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灾区尽快恢复重建;关键省份—行业要进行库存储备和产能冗余,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而独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成人性,然而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性越来越淡化,在教学上逐渐迷失了自我。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应回归成人性,这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成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和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回归成人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绘本在国内幼儿园、小学以及家庭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绘本中的故事往往反映着成人世界的教育构想.绘本美好的教育构想在于陶冶儿童的美感、宣泄儿童不良的情绪和规训儿童的行为,其中所渗透的合理教育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绘本的缺憾之处主要在于对儿童自然问题的道德化、评价方式不科学以及运用不同标准对儿童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千年植物学和植物教育史的回顾,分析了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植物学和植物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迎来许多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教育为适应“入世”的需要 ,改革成为其必然。中国必须维护教育主权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增加教育投入 ,努力创造教育机会 ;深化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效益 ;加大教育开放力度 ,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