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提出"群队→部落→酋邦→国家"的国家起源新进化论模式.该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以"酋邦"取代摩尔根的"部落联盟"作为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阶段,以印加等"原始国家"取代古典希腊城邦作为早期国家的典型.该理论总结了当代人类学的积极成果,基本上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组织向国家演进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还得到了我国考古学成果的有力支持.不过,该理论也存在对社会进化原因的功能主义解释以及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持"融合论"等错误.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始于近代,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民族的外在边界,一是其内部结构安排.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的基础和开端,单元民族构成要素成为民族精英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中援引的基本素材.同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也造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的内在紧张:西方古典民族主义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家实际的错位、单元民族意识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冲突、进化论哲学与共同体建构援引资源历史性的矛盾.民族精英结合实际努力消解这一紧张关系,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是一个”, “中华民族”最终成为凝聚民心、共赴国难的时代旗帜.  相似文献   

3.
以英国社会人类学而闻名于世的这一学派有着二元性的理论根据。其一是对于早期古典进化论者的批判;其二是对于一些被视为源于法国社会学思想家迪尔凯姆的理论的接受。英国社会人类学学派对于摩尔根、泰勒等进化论学者的批判,较之博厄斯的类似批判在理论性上要逊色得多,而这种批判则主要是由 B·马利诺夫斯基及其弟子们所作的。马利诺夫斯基对于古典进化论的批判主要是方法论上的。他认为那些前辈人类学家们所作的进化  相似文献   

4.
村落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民族村寨研究成果颇多,但从整体上看,该领域的研究长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研究层次的滞后性,基本停留在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阶段;二是研究范式的单一性,以古典进化论为基本思维范武;三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将民族文化事象与主体生活情境相剥离.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省思.  相似文献   

5.
丁苏安 《民族论坛》2012,(24):11-21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是英国人类学家,文化进化论的提出者,也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原始文化》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泰勒定义了文化,提出了文化进化理论,并创造了文化研究的方法。人类学界对泰勒及其研究的讨论并不热络,但一些入目书籍中必定会有所提及。学界对于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其文化进化论和著作方面。  相似文献   

6.
乐器发展史是一部改革进化的科技史,它们的分类视角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形式都休戚相关。本文从乐器“进化论”这一视域出发,分别从民族乐器的古今对照和民族乐器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交流这两个单元论述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发展历程,该论题研究旨在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和认知民族乐器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乐器的不断革新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卓玛青措  汤芸 《民族学刊》2017,8(6):71-78, 121-122
富兰克弗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和古代近东文化史研究专家,他对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宗教与王权的研究,因其独特且富有启发性的视野与观点引发了学界诸多的讨论。通过比较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王权观念的差异性,富兰克弗特认为两河流域的季节更替使得王权成为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体,并且与弗雷泽、葛兰言等人的古典文明社会研究构成对话。富兰克弗特试图呈现古代近东“神圣王权”的不同形态,对于人类学的神圣王权研究而言,《王权与神祇》无疑是我们理解古代近东王权形态及人类学王权理论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人格理论”产生的背景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发生过4次变动。第一期是进化论的时代,将“野蛮”和“西欧文明”理解为单线进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期是历史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取代进化论思想的时代。这一时期,伴随着殖民地的扩大,人类学家陆续对亚洲、非洲的“野蛮部族”进行了调查,认识到各个社会都有独自的历史和文化。第三期是在第二期大量积累的民族志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理论概括总结的时期。第四期在1960年以后,泰勒(E·B·Tylor,1832~  相似文献   

9.
菩提心思想与进化论道德思想虽然有各自独特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进程,但二者间存在相似之处。二者均以各自对"人性"及"道德底线"的界定和阐释,系统诠释了各自的道德思想;二者均认为体现"人性"的道德具有可无限拓展、升华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但对具体路径有着不同的认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严复通过译述<天演论>向中国士大夫系统介绍西方的进化论思想,这是人们公认的他在近代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①严复自己怎样理解进化论,此种理解与人们后来的理解和今人的理解有何不同,无疑是严复研究乃至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研究中,现时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关系“是和德国古典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或英国古典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一样”,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主要来源。”果真是这样吗? 一列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特别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马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人类学的几种主要进化论现点的基础上,通过将新进化论的能量指标转化为信息指标,并结合文化的微观传播与变异过程,可以建立一种基于意义的选择模式来重新理解人类文化的进化,文化的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就是意义选择的过程,具有相近的认知和记忆结构的人对于某种文化特征的选择往往是相似的,因此文化并非是完完全全的客观存在,也不纯粹是我们主观的创造物,而是我们与世界共有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行龙教授为核心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在中国社会史研究,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为学界所瞩目的成果。多年来,该团队在“走向田野与社会”的治史理念下,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以山西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研究中,衍生出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独特的治学传统与学术风格,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而且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类学研究旨趣的转变及其理论的推陈出新与美国国家意志的变迁息息相关.美国独立建国后为拓展疆域、增强国力所发动的西进运动,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印第安人的调查和研究热潮,引发了种族论和进化论长达百余年的争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为化解国内的种族歧视和排外主义情绪,加强社会建设所组织的社会调查,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相对主义的生成和发展.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和反共氛围迫使新进化论者隐晦化其具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理论流派的发展受到遏制.与此同时,美国为推行霸权主义大力扶持针对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研究,并因此间接催生了注重“文化路线”的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考古学是我国现代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对民族考古学的定义、理论及方法等问题作了阐述,认为民族考古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并运用民族志资料,采用类比和验证方法,构建某一特定地区由考古学文化所展现的具体群体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民族考古学产生的理论前提是文化人类学理论中的新进化论。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与古典学自学科建立伊始便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两门学科曾相互借鉴并相互支持。自新人类学“转向”以来,人类学有愈加远离古典旨趣之势。文章重拾对人类学与古典学关系的探讨,并以古典学的经典研究“地生人”神话研究为例,考察古典学对人类学方法与思维的吸收与应用,以期从“他处”重返“我处”,理解人类学与古典学的深厚关联,从而引起国内两门学科的学人对此问题的更多讨论与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学科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世纪以来人类学对宗教研究的情况和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学科的理论来源,学科的建立以及学科发展的三大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时阐释了当前宗教人类学的学科转向,即更关注仪式、关注符号与象征以及强调宗教的“地方性”(Place)研究。在我国,目前人类学对宗教的研究主要关注地方性、小民族的宗教或者说就只关注民间信仰,尤其是其仪式过程,而较少关注跨地域的宗教形式,尤其缺乏对世界宗教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毛雪彦  张亚辉 《民族学刊》2015,6(4):8-16,95-97
古典进化论学派学者麦克伦南(John· Fergus· McLennan)曾在其著作《原始婚姻》中对一妻多夫这种婚姻家庭形态进行了论述。麦克仑南对一妻多夫的基本看法是,这种婚姻家庭形态并不是一种例外和反常形态,而认为一妻多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和普遍阶段。麦克仑南的这个论点是基于他对人类早期社会基本图景的推论和分析。本文试图在说明麦克伦南关于人类早期社会与婚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来讨论一妻多夫制在其中的序列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曦今 《民族学刊》2016,7(2):30-38,102-104
霍卡是20世纪早期人类学的杰出代表性人物,基于扎实的东方古典学素养和长期的田野实地考察,他的王权研究不仅推动了传统东方学的现代人类学转向,更引领了原始文化与古典文明之比较研究范式.霍卡的王权理论强调,人类社会最初的神圣性和整体性是由王权来建构和表达的,特别是王的加冕典礼和献祭仪式彰显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有机结构与运作机制,贯穿了自然与社会秩序,不仅突显了社会整体性的永恒动力,也触发了社会的分化.对于现代社会科学的社会理论建构和比较研究而言,霍卡的王权研究极富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皮尔士的三性理论和古人形气神三元观相通,可以用来更深刻、更生动、更有意义地研究包括民族和族群过程在内的社会万象。比较三性理论和二元对立观,前者贴近生活,不失物性,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