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功能语言观的角度,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以奥巴马2008年大选获胜演说为范本,分析了政治演讲这种语篇模式的特征,挖掘了政治演讲在语言上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和归一性系统实现概念功能,如何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实现人际功能,如何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实现语篇功能。政治演讲的演讲者对自己主、客观态度的把握,对演说辞可信度和说服力的塑造,对自己社会身份、人际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建构都能够通过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拟用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对奥巴马胜选演讲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进行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纯理功能语言学关于语气和语篇衔接的论述来阐释这篇倍受世人关注的演讲中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作为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和情态的分析方法在研究语篇倾向性方面很有效果。本文以奥巴马演讲为话题,从及物性和情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出政治演讲语篇中各种功能的实现手段以及挖掘出其实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傅挺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2):115-117,121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从语言的经验功能及其体现形式——及物性系统为视角,分析奥巴马宣布本·拉登死亡演讲。本文侧重于政治语篇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之间的研究,旨在提高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政治语篇的特点和演讲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政治演讲是指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李元授、邹昆山,2003)。语料为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在美国西点军校发表的政治演讲,基于M .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别从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系统以及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框架,分析奥巴马在西点军校的演讲。  相似文献   

6.
运用M.A.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对奥巴马就职演讲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演讲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实现概念功能,如何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实现人际功能,如何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实现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7.
演讲的主要目的是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演讲稿往往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基于认知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结合语用学结合产生的认知语用学探讨的主要还是篇章的连贯和衔接等问题,本文拟以奥巴马就职演讲为案例,用王寅的认知世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臭巴马的这篇演讲稿,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若干词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以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奥巴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CCC)上的发言,以期发现在英语发言演讲语篇中,主位成分及主位顺序对于整个语篇谋篇布局的意义及对于篇章语义和内容组织的作用。另外,通过分析得出主位推动模式在发言(演讲)语篇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其对语段中主题展开方式的影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从主位推动的角度了解奥巴马是如何实现步步紧跟、层层推进的谋篇布局,能让听者更深刻地理解其发言内容并能迅速地抓住其发言要点,了解其发言的深层目的。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人际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演讲语篇有区别于其他语篇的明显特征,不仅具有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还具有典型的语言分析意义.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政治语篇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就能够做出很好地分析.本文试从人际功能的语气、情态和评价系统方面详细分析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以探讨这一语篇的语言特点和独有韵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语料库语言学通过对文本的取样、检索、统计和分析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使语言研究更具客观性、科学性。本文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 ord Sm ith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文本,揭示其文体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奥巴马的演讲技巧,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上海演讲的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人称三个方面对奥巴马的上海演讲进行人际功能的分析,旨在说明语言的选择和人际功能的实现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语篇中语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20篇经济类公众演讲中态度资源的使用进行分析,旨在通过考察语篇中态度资源的分布和不同评价手段的应用,探讨发言者在演讲中如何使用态度资源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实现演讲语篇特殊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的人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分析了奥巴马的30篇总统竞选演讲中的语气和人称代词的特征。演讲者在演讲中为了建立与听众友好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在语气和人称代词选择上所使用的技巧可以被演讲学习者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语法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总统电台演讲中存在丰富的人际语法隐喻,解读这些人际语法隐喻有助于加深英语学习者对电台演讲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总统的观点和态度.以奥巴马的30篇电台演讲为语料,分析总统电台演讲中人际语法隐喻的言语功能,说明人际语法隐喻对实现总统政治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评价理论自马丁和怀特提出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应用该理论对不同语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公众演讲是一种特殊语篇,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即在公众场合通过演讲引起听众对演讲者在某一政治或社会问题态度、观点上的情感共鸣。迄今研究者主要对政治类公众演讲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话语分析。文章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20篇教育类公众演讲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旨在通过考察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和不同评价手段的应用,探讨发言者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评价资源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实现语篇的交际功能,从而阐释积极话语分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说话者在语言形式和意识形态意义两方面选择的结果。批评性语篇分析强调通过对语篇的生成、传播、接受语境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去发现和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讲充分体现了美国民主党的自由主义执政理念,即:扩大政府权限,积极干预国家经济和民众生活,强调种族平等和多元文化。奥巴马总...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感恩节致辞的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基础,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方面分析了奥巴马2010年感恩节致辞,其目的是研究演讲如何传达讲话人意图。  相似文献   

18.
布什伊拉克战争演讲的批评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为指导,从词汇选择、及物性、情态、人称代词等方面来分析前总统布什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发表的演讲。试图通过该语篇的分析来揭示其演讲的真实目的,从而提高人们的批判性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从身份建构的视角,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2012年11月连任胜选演说为研究语料,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和相关身份理论,从词汇、句法、文化等多个层面探讨其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建构的不同身份类型以及各种身份的具体实现形式。结果显示:奥巴马总统在这篇胜选演讲中构建了负责的家庭成员、爱国的美国公民和有魄力的政治领袖等多重身份。分析表明:由于交际需要,说话人可以在各种身份中进行切换,说话人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语言手段构建不同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语用移情现象在自然语言和人类日常交往中大量存在,政治家经常在演讲中使用语用移情策略来达到他们特定的交际目的,如获得支持、说服群众等。当今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自上任以来便以他雄辩的口才而闻名,他演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对语用移情策略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耶夫·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为理论基础,对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辞中的语用移情现象和移情策略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