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求阙     
范敬宜 《可乐》2008,(5):41-41
一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来找我,要求为他写一个横幅,内容是"求阙"两字。我很奇怪,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要我写的往往是"腾飞""高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类的吉言、豪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求阙"呢?难道他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安顿 《可乐》2008,(1):24-24
旦旦是我的小外甥,14岁,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旦旦过生日,我没像往年一样给他买"惊喜",把不准什么东西能让他惊喜。我问他:"你想要什么?"他眨眨眼睛说:"小姨,你觉得如果我给斯皮尔伯格写一封信,告诉他我爱死他的电影,他会给我回信吗?"我给他讲了个故事:"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像你迷恋他一样迷恋一个大导演。他去片场门外等,人家没时间见他。他下定决心拍电影,见那人。有这样的童年经历,他一定不会怠慢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影迷。"旦旦眉开眼笑。我想他也就是问问。  相似文献   

3.
在这本杂志学生记者QQ群里看到编辑发布"恩师难忘"栏目约稿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杰老师。他是我们学校学生科科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潘叔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在此,我就写一写这位"好叔叔"吧!初逢:严肃"像什么样子?都给我坐好了,不要交头接耳!"一声怒吼把坐在学校小剧场里的我们吓了一跳,纷纷乖乖坐好。  相似文献   

4.
"在没有写康熙、雍正、乾隆之前,我就已经决定了,决不含沙射影,决不牵扯现在的反腐倡廉、经济政策、民族问题。"二月河对负面批评不是很在意。他认为他的历史小说就是在写历史本身二月河身宽体胖,小眼睛,一脸憨厚相,穿着随意,脚踏一双布鞋,但不穿袜子。"人家说我是大作家,土老帽。"他说起话来有浓重的河南口音。他自称是个粗人,当兵出身,做什么事都粗。"有什么事儿,你说吧","你直接说事儿吧。"他开门见山,直来直往。  相似文献   

5.
张飞流水账     
一有个算命先生说要给我算一卦,他让我随便写个字,我只会写个“翼”字,那人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张飞,他又问我中午吃的什么,我说吃了三大碗米饭。于是他把“翼”字上面的“羽”划掉,加个“米”上去,嘴里说道,酒囊饭袋。这个人后  相似文献   

6.
见微知著     
家父沉默寡言,难得提起他的童年,但是有一天他告诉我,他8岁时,他的祖父在榆树下的土路上转身对他说:"皮埃尔,你上学读书,这是件好事。你既然读书识字,现在告诉我这匹马的蹄印里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月间,我和陈漱渝同志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空闲时间,我们在西湖边上散步。漱渝同志对我说:“王先生,你为我的书写一篇序好吗?”我说:“什么书?要我写序?我是不会写的,从来也不曾写过什么‘序’。如果你的书出版了,我来写一篇读后感,这事我倒是能够做到的。”他说: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中华魂》2014,(12):40-41
正前不久,我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抽空拜访了一位教我小学语文的张老师。在他的书房里,看到墙上挂的条幅上写着两个道劲醒目的大字:留余。张老师告诉我.这就是他一辈子奉行的人生哲学,什么事情都留有余地,决不做尽做绝,给自己,给子孙,也给他人留点生存空间。回来后,我细细品味"留余"二字,顿觉意味深长,对于做人处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读研究生,我爸就一直迷惑不解,总想问我是研究什么的。他看我的通知书上写着"教学论",误以为我是研究"数学论"的,觉得这是很高深的学问。后来我告诉他,我的专业是"教学论",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他很自信地说,"哦,其他我不懂,教育我懂。"父亲是不是真的懂教育学,我不好说。他对教育持一种民间的立场和民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1)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到监狱探视他,临别时递给他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一句话:"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但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相似文献   

11.
微笑的力量     
一次期中语文考试,临收卷时我发现,语文科代表小Y同学最后一道大题目一个字也没有写。虽然跟往常一样,他仍然帮我收完了试卷,但脸色明显不太对劲。我要他到我办公室里,想了解是什么回事,顺便把那两道题目跟他讲一下。但因临时有事,我就请他把试卷送到我的办公桌上。等我回来时,他已经回教室上课了。我先翻找他的试卷,却赫然发现,那道题目已经做好了,且与我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我脑袋一嗡:趁我不在时,他竟偷看了我放在桌上的范卷,并把答案抄了上去!真是胆大妄为!这一作弊行为可比一般的"抄袭"还要严重!  相似文献   

12.
说“送”     
王竞 《中华魂》2012,(5):38
八十五岁生日时,老战友茂老送我的贺礼是一幅中堂,上面写着"求阙"二字,他见我似有不解之色,就说:"在古文中‘阙’与‘缺’同义。你现在没有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但世界上的事,总是祸福相倚、顺逆相随、圆缺相生的,这是一条客  相似文献   

13.
那天去超市买东西,听到一个女孩在和同伴抱怨:"我和他吵架了,从我生日到现在一直没理他。那个小气鬼,我过生日就送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还说什么对我一心一意。呸!我想要的钻戒他就是舍不得买,还让我嫁给他,没门!大不了分手!"我疑惑了,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足够表达心意了吧,可那个女孩一脸的抱怨,让人觉得她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记得我和老公恋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礼物。一张普通的卡片,上面写几句热烈的情话,就足够让人  相似文献   

14.
爷爷离休后,专心写起了回忆录。他究竟写些什么呢?他从未给我讲过他的战斗故事。我只从奶奶那儿知道,他负过五次伤,立了八次功。这天上午,爷爷在客厅里接待老战友吴爷爷,我趁机溜进了他的书房。 写字台上摆着一叠手稿,我急切地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快乐什么样     
马明博 《可乐》2008,(12):25-25
一天,请朋友为我题"快乐"二字。他先以篆书写了一遍。铁线篆,笔道很细,曲折婉转,古朴大方。我看着很好,他却摇了摇头,将宣纸团成一团。之后,他以隶书再写了一遍。粗放的笔道,很大气。写完,他却又团成一团,扔到地上。后来,他又以楷书写了一遍。方正稳妥、不温不火的字,想来挂在墙上,会让人心平气和。他放下笔,端详起来。我想,他这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曾说:“我十几岁参加革命,从来就没想当什么官。”在参加党的八大期间,他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大意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字写得漂亮,北京检察院要了 "那时进入检察院不需要什么考核,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考核项目的话,可能就是要求字写行好看吧."宋军的开场白很简练,当记者进入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在挥毫泼墨写着毛笔字.  相似文献   

18.
小平和小林同时被一家面向少年儿童的报社录用,两人学历相同、能力相当,然而表现却不一。小平脚头很勤,新闻跑了不少,而小林整日郁郁寡欢。小林的志愿是当一家市级报社的记者,应聘时已经过五关斩六将,但最终还是没被录用,才屈就一下进了现在的单位。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水平没问题,肯定是有人开后门将他淘汰,而眼下的"小儿科"报社,跑不出什么大新闻,所以也懒得去采访。他经常想,要是我进了那家大报,肯定能抓出几条"大鱼",而在这里是干不出什么大名堂的,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笼罩在他心头。一次,为配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市里要求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小平熟悉基层情况,一连写了几篇好稿,其中一篇还得了市一级的好新闻奖,而小林本来就认为这类文章是"小儿科",不屑一顾,此时当然拿不出什么好作品。领导看出了小林的心思,同他谈了办好少儿报刊的意义,并根据其简历中介绍自己善于写评论、还能主持大型活动的特点,请他对报纸刊登的科学育儿的案例逐篇进行点评,并告诉他最近准备同少年宫联合搞一次  相似文献   

19.
《可乐》2006,(8)
我的一篇文章发表后,没过一个月,又在南方一家报纸上刊登出来,但署名却是别人。我看了很生气,就打电话询问那家报社,报社的人却说:"全国的报刊那么多,我们怎么知道是你写的呢?"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登这篇文章的人的地址或者电话?"他们倒是挺痛快的,告诉了我那人的电话。于是,我就和那人在电话里联系上了。我问:"那篇文章是你写的吗?"他说:"怎么了?"我说:"那是我写的!"他在那边笑了,说:"看你这话说  相似文献   

20.
在火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直在不停地写东西。坐在他旁边的中年男人凑过去看了看,原来他在给客户写短笺。中年男人开口说话了:"小伙子,我注意到了,在这两个小时里,你一直在给客户写信。你很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小伙子抬头微笑着看着中年男人:"是的,如果不是出差在火车上,现在正是我的上班时间。是我应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