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30多年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看到一个事实,较发达地区人口在不断流入、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且负担小。以人口素质、人口流动聚集、年龄结构等为表征量的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准确判定这三个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具体作用和对要素效率的影响,本文从多维度将三个因素综合为一个指标——人口活跃度指数,并将此指标引入生产函数,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口活跃因素无论内生作用于资本,还是内生作用于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较大影响。表明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总体上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生产要素的效率有着显著影响。因而在未来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年轻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区域人口有效流动,提高人口素质尤其劳动力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生育水平来分析影响当前我国生育的因素,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探讨生育影响因素的未来变动与趋势。影响生育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以及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的政治因素与人们的生育意愿变化等都有抑制生育率提高的作用。生育政策变动、社会保障、人口健康和安全有促进生育率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吉林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吉林省流动人口的规模也日益壮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吉林省流动人口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相应地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是吉林省流动人口收入水平也存在差距。吉林省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不仅收入状况上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影响收入水平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本文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的分析法,分别对吉林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收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别从流动人口的自身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比较影响因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市化率以及家庭规模等人口因素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人口因素与CO2排放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特征有关,而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且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使得影响我国全国CO2排放的人口因素不同于各区域内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甚至不同年份,导致省际CO2排放差异的人口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小康建设是目前农村总揽全局的工作,是一项涉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诸方面的系统工程。要在本世纪末实现这项伟大的建设事业,就不能忽视影响其顺利进展的每个重要因素,人口就是其中之一。人口因素对小康建设的制约,既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经济中间变量,又同时对小康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人口问题与小康建设的关系出发,探讨当前我省农村小康建设中的人口问题,并提出推动小康建设步伐的有关对策。一、人口问题在小康建设中的地位1.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倾向。比如,人口数量相…  相似文献   

6.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口自身和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人口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影响人口过程诸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因素。一般说来,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经济和人口大体上是按相同的方向发展的,如果经济发展速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试图对25年来中国经济与人口变化过程尤其是人口因素在经济转变中的作用加以评估。在回顾与总结了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介绍和使用两个“人口红利”的概念与方法,就过去25年中人口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作用做出估算,并对未来人口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与机遇加以评估。最后,对中国近期人口变迁所产生的几项社会后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五普”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0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虽然少数民族整体人数相对较少,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因素法模型对我国人口数量较少的门巴族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分析未来50年门巴族人口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少数民族人口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国家制定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由于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意义,因此不同类型的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类型、速度、劳动年龄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很大不同的影响。本文以三次人口普查与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以及联合国1982年《世界人口展望》的预测结果为主要资料,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特点及其对我国目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综合因素与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对政府行为、百姓生活等有着重要影响。房地产分为住宅用途和商业用途两种。当前,我国已经频出重拳对住宅用途房地产进行调控,试图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但是调控的效果还有待评估。针对《中国统计年鉴》的住宅销售价格指数(HSPI),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分析当前我国综合人口经济因素与HSPI的关联程度,从人口规模因素、人口素质因素、人口生存因素和人口抚养比因素四个维度测度综合人口经济因素与房价变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玉福  周成平 《西北人口》2009,30(6):110-114
青藏铁路为西藏人口流动创造了便利条件,2006年通车以来,西藏的流动人口剧增。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西藏的社会治安、就业、生态环境、文化保护等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针对流动人口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西藏发展面临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口少子化与养老金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红 《人口学刊》2006,(6):30-33
少子化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人口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其中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对日本少子化发展趋势及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分析,透视日本人口少子化对养老金体系的冲击及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3.
许静  郭杰 《西北人口》2007,28(1):111-115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两个重大问题。老龄化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战略。因此,如何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使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辨正关系着手,结合我国老龄化发展状况,运用2000年最新“回填”数据对未来人口发展进行百年预测,以此为依据分析老龄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为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S Ding 《人口研究》1983,(6):18-23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is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jor factor in determing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cial progres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scale and leve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re not only influenced by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but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receive an education. In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upon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everlasting influence of education up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ocial mobility. Since 1949, because of a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has suffered severe damage and destruction. There have been an insufficient number of schools and a shortage of funds for education for quite some time,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has caused great pressure on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in a modern society is a rather complicated problem. A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nd a backward education, China needs to develop its education and promote its population quality in order that favorable conditions may be created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相似文献   

15.
Z Zhang  Q Yang  H An  D Fang 《人口研究》1984,(2):28-31
Shenzhen was originally a town in Guandong Province. In 1979, it was made into a Special Economic Region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Becaus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pulation has also been growing rapidly. Before 1979,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Shenzhen was only 20,000, both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were backward,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was low. After it was made a Special Economic Region, its population figure reached 200,000 according to a 1982 report.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is young, and there are more males than females. In the last two years, because of family planning measures, the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 has shown an obvious downward trend.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ha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1) the pace of population growth is very fast; 2) the educational level for the population is high, and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emphasized; 3) population mobility is strong, and it has an extensive impact on the local market, transportation, and social order; 4)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of Hong Kong have a special influence on it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pecial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concerning how to control Shenzhen's population growth, how to determine the trends toward change in age structure, and how to promot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新疆人口增长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出生和人口迁移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会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人口增长又受政治、历史、经济和自然等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新疆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过程,有助于全面了解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不牢固,人口素质、结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人口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采取综合措施,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探索新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我国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由上世纪70、80年代的部门和户籍地管理为主阶段,发展到90年代的"以块为主"和单位负责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展开,一种新的"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模式开始显现。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工作融合、资源整合;共同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这种居民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是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发展 ,会引起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直接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推进 ,劳动适龄人口规模趋于缩小 ,其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由此造成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负担沉重问题、劳动力老化问题。对政府储蓄总量 ,近期会增加 ,远期则会削弱其增长趋势 ,对个人储蓄 ,近期和远期都将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