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医改后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后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了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指出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高校医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智敏 《社区》2012,(18):32-3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像医院手术室那样神秘,也不像医院ICU那样紧张,但却同样有它存在的意义。在医疗转型时期,人们都知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其实很多人·辈子都很少生大病,所以快捷、优质、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更受居民欢迎。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工程营社区为例,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诺“560天的真诚服务,560度的贴心照料”,使辖区居民方便就匠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级医院常见手术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术是否便捷、低耗,有无保留的必要。方法:调研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级医院常见手术的单病种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级医院的费用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病种手术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与各级医院。结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级医院手术费用差别很大,在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基本的手术功能是符合社区居民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自身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杨国良 《社区》2009,(34):37-37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予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2006年获“省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称号,2007年获“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称号。创新推行的“责任医生团队服务”、“双向转诊数字化网络服务”、“大医院和民营医院进社区”等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行列。目前,在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88个社区中,已经建成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5.
高兰  刘丽明 《社区》2005,(3):6-10
“看病贵、看病难”一直以来都是令市民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低收入人群,更是怕看病,怕得病,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这一问题得到缓解。“居民从住所步行10-15分钟就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卫生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的要求之一。但是,这里真能成为社区居民卫生生活的“中心”吗?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调查一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吗在社区看病72岁的乔大爷:以前我屁股上生了两个疮,疮割掉后去某大医院换药,病历上明明写了是2个,我也提醒医生是2个,当时他头也不抬,对我说“知道了”,等我交钱拿药后让护士换药,护士只换…  相似文献   

6.
黄琪  朱素芳 《社区》2012,(12):31-32
搞病人满意度测评是每个医院的“常规动作”,但大都是“自测”,而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自2008年初就成立了社区卫生工作协调管理委员会,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委员会的监督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上门的,专门为社区卫生机构“把脉”。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医院正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后的服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为师生员工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舒适、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其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成栋 《社区》2008,(28):26-27
家住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街社区的刘奶奶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很少去医院,有个头痛脑热的她都挺着,或随便吃点止痛药,因为她嫌去医院太麻烦。最近,刘奶奶一改过去小病不去治的习惯,经常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跑,甚至有时只是去做个常规检查——“下楼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不舒服就去找社区医生瞧瞧,比上大医院方便多了。”刘奶奶还说:“医生告诉我,老年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生了病就得治,不能硬抗着。”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6,(6):F0002-F0002
在江宁区秣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惠于民,服务于民”的服务宗旨演绎出实实在在的“救死扶伤”行动,获得群众交口称赞,在“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口号下,该中心倡导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调整药品结构,让利于民,全面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2005年底,“中心”被区卫生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中心主任李民进还被评为“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0.
彭炜  巫小佳  梁浩材 《社区》2004,(14):29-29
2003年广州市统计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社区服务项目需求量最大的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应当说,社区卫生服务是温馨的、高质量的、整体的服务,较医院门诊医生每次接诊15-20分钟效果更好。所以“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是一个发展方向。研究认为:80%的“社区病”(指一般病伤或慢性病确诊后长期巩固用药治疗以及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可在社区防治,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是经济、方便、有效、综合和连续的服务。它省钱、省时、省心。  相似文献   

11.
甄玮 《社区》2012,(33):50-51
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名真新地段医院,以下简称“中心”)是真新地区唯一的一家公立医院,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无不将全心全意为真新地区13万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视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在平凡的医务岗位上,他们以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和高尚的医德,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李煊  肖开金 《社区》2005,(19):21-22
核心提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近年来,国际流行的社区卫生服务(CHS)开始进入我国;河南省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从1998年启动。但是在包括郑州市在内的河南省大多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都因财力不足而举步维艰。对此,卫生部门给出的理由是,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不合理,且有“非法行医”现象存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得不到政府的投入,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然而就在2005年8月4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被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在有限的的经…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的决策以来,在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推动下,社区卫生服务已由个别城市的“星星之火”逐步扩展到众多的城市,到2001年底,已有308个市启动了这项工作,设立了25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作为卫生改革的新事物,经过几年的初步实践,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盂谦 《社区》2005,(23):24-27
2005年,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宣告中国的医疗改革大体不成功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点)却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近期的一项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38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87.3%的居民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存在;82.3%居民使用过它提供的服务;84.3%的居民对它的评价是“满意”的。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如何异军突起,成为医改的成功之举呢?  相似文献   

15.
何慧芬 《社区》2014,(7):24-24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居民健康厨艺大比拼”在苏坡街道中鹏社区广场举行。台上20名选手都是医务人员,来自青羊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医院。这次,“医生大厨”们同台竞技的却是谁炒的回锅肉更加营养健康。经过角逐,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道青椒回锅肉,最终在专家和大众评审中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16.
王世义 《社区》2005,(8):25-25
“大病上医院,小病上社区”,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在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上做出决定,全区拟新建立3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15分钟可到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海珠区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智敏 《社区》2012,(12):3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像医院手术室那样神秘,也不像医院ICU那样紧张,但却同样有它存在的意义。在医疗转型时期,人们都知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很少生大病,所以快捷、优质、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更受居民欢迎。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工程营社区为例,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诺"360天的真诚服务,360度的贴心照料",使辖区居民方便就医,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殷菊 《社区》2007,(11)
澳大利亚的卫生服务供给体系主要由医院与社区两大部分组成。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康复中心等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主要有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师诊所、老年护理院及其他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是澳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出了家门,步行10分钟就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价格按正常标准下调10%,医 生会根据建立的“家庭档案”制定个性化的保健和治疗方案,并有上门的按摩、针 灸理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走出医院,走入家庭,服务个人”,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提出的响亮口号。广州市 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已近200家。  相似文献   

20.
一、医疗保险双向转诊的现状 1.存在问题。第一,相当数量的参保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对大医院存在心理依赖,无论大病、小病还是急性病、慢性病都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大医院“门庭若市”,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可罗雀”。第二,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往上级医院的向上转诊占大多数,而经上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手术后的康复等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向下转诊却极为少见。第三,各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对什么时候应该向上转,什么时候应该向下转,应该怎么办理转诊手续,转出后还需要做哪些后续工作等方面的认识和做法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