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山族是我国台湾的原住民族。因所表现的文化面貌上的差异,高山族又分为十个支系:泰雅人、赛夏人、曹人、邵人、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阿美人、雅美人。各支系在文化上的各具特点,主要是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彼此间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近,表现出文化上的共性多一些,否则就少了。从文化人类的角度考察,文化是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结果。因而,不同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2.
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个从自然生态即自然环境因素、文化生态即社会人文因素认识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视角,剖析了自然与人关系演变史的三个阶段上民族文化的相应特征;列举了政治组织形式、战争、迁徙等文化生态条件对民族文化的规约。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背景论证了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弱势语言生存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社会环境有着强烈的依附性,任何语言都要依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拥有固定的使用人群,使用者内部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共同的文化基础,语言社区要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的社会动荡出现.此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群体之间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对方的语言.以上是一种语言,尤其是弱势语言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其中任何一项缺失,都必然会导致语言出现生存危机,并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是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热土,鄂温克人的一切都与大自然紧密地交融在一起。鄂温克人在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自然崇拜的审美个性。他们以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作为艺术的追求与目标。自然崇拜是鄂温克人世代崇奉的萨满教当中一个十分普通、影响深远的内容之一。这种宗教观念对鄂温克族的舞蹈、绘画、雕刻、造型等艺术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一、舞蹈与自然崇拜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生活习俗中形成的。鄂温克族舞蹈艺术也是如此。纵观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同世界上的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事项都有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种民族文化事项产生之后到底能够存在多长时间,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民族文化事项传承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保护活动,如果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者自身的愿望,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轮廓,在不同人眼里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画。当人们透视社会生活时,必然就会意识到“家庭”的存在。家庭不仅是两性结合的生物组织,而且还是一个以经济基础为关系网的社会组织。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还是哪一个民族,“家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支点。正因为如此,“家庭”很早就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所关注。西藏作为藏民族聚居地,“家庭”不仅指以共同血缘为基础的下传或上承的同居一户之人,同时还体现了藏民族所特有的民俗、伦理、宗教等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7.
设计作为一门与一切领域密切相关的学科,其相关性就赋予了设计一种其他知识领域不一定具备的中心性.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特别是文化、经济、科技等因素,他们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兄弟链.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要素的经济,实质上是已被制度化了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的中心问题在于每种生产方式都是和自然的一种交换.本文以生产物质基础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社会关联、生态系统的动态关联3个方面的分析.表明生物物理条件中的有限性、复杂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之间相互关联的因素,制约着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指出生态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和本质精神所蕴涵的一个更为深远的重要贡献在于:既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体生存中不可扬弃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生态的多样性及其本质联系,也就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多线性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身体和疾病有不同的理解,导致求医行为和治疗方式的多样性.基于身体认知和“自然”、“非自然”论病因观的文化逻辑,红瑶人形成了系统而严密的“神药两解”民俗医疗知识体系与实践,嵌入红瑶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分类体系和宗教信仰中.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家族:塔吉克人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会有一定的影响.当一个人类群体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又处于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时,这种影响就较大,他们就只能选择那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抵御自然环境所带给他们的重重压力和灾难的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族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所处的环境与其传统的社会组织,正可以说明以上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丁俊 《回族研究》2002,(4):34-37
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都属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文化之列,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二者同属东方,相互毗邻,共处千年,同盛同衰,有着非常相近的内在精神和极其相似的历史命运。在新的世纪,中伊两大文化的对话交流将会日益加深,因为两大文化在对话交流方面有着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动力。 一、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中伊两大文化有着共同的任务和一致的利益,深化双方的对话交流,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没有任何历史的积怨,而今又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群,有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非洲很古就开始了活动。大约在冰河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在非洲大陆出现了。在非洲,气候和环境对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有决定性的影响。多种哺乳动物在非洲大陆上发端生息,其中包括与人类相近缘的某些类别,如古代的猴类和类人猿。人类也受到了同样的影响。目前所存在的人种的多样性就表明,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才产生了这些不同的类别。这种情况既表明人类作为生物而存在,也表明人类存在的社会性。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气候的逐渐干旱,无疑在人种类型上也发生了变化。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目前非洲社会中反映人类社会综合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自然禁忌等造就了高原藏族灿烂而神秘的传统文化,他们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本文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拉布寺的"避杀生"为例,解析了神秘的藏族文化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价值,同时探讨了藏族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价值得以实践的法资源应包括国家法、佛教教规以及以道德和民间风俗习惯为主的乡规民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伦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关于人类社会善恶标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阶级和从事任何职业的人,以及婚姻家庭关系中,都有人们自己对善恶的评价准则和道德观念。因此,文学艺术在再现社会生活时,就不能不在作品中表现出道德意识和伦理观念。作为世界上最长、最伟大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更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大国发展 的优势,同时也“大也有大的难处”,也面临一些不利的因素。一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资源,很长的边界线和海岸线,众多的民族以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这些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特点,是一般中、小国家所不完全具备的,从而也就使中国具有了一般中小国家发展所不曾具有的优势。 1.中国具有发展的自然优势 首先,中国具有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人口居民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人口的21.3%,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类学的生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要素的经济 ,实质上是已被制度化了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的中心问题在于 ,每种生产方式都是和自然的一种交换。这样 ,一系列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种类和自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由此形成经济人类学生态模式的分析。本文以生产物质基础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社会关联、生态系统的动态关联三个方面的分析 ,表明生物物理条件中的有限性、熵和复杂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 ,制约着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指出生态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和本质精神所蕴涵的一个更为深远的重要贡献在于 :既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体生存中不可扬弃的一个基本因素 ,那么 ,生态的多样性及其本质联系 ,也就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多线性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吊脚楼的源流、构造及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吊脚楼是鄂、湘、川、黔毗邻地区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人们在大自然的家园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建造的生活空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从自然走向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的。俄国文豪果戈里把建筑称为“世界的年鉴”,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呢!”土家族吊脚楼民居建筑,犹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生态伦理得以诞生的决定性原因.生态伦理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审视和反思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其深层的哲学、宗教和文化根源,进而使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得到调适和改善,在自然和人类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青藏高原藏族民间宗教信仰中——诸如图腾崇拜与禁忌;对神山的崇拜与禁忌;对土地的崇拜与禁忌;对神湖的崇拜与禁忌等的观念,渗透着或隐性或显性的生态伦理意识,不仅在客观上达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同时这种古老的智慧也许真的会成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王丽君 《民族论坛》2013,(5X):40-42
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烙在区域地理环境上的文化产物之一,其构成的设计理念中含有显性的结构和隐性的文化,是两者的统合,是地域观念的表达。无论人们采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其业已形成的观念,总是伴随着某种立体图像,沿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留下的标符,可以描绘出一个地形学图谱。身体是认识世界的母体,作为生物实体,有一定的文化符号铭刻其上。因而,我们探索多样化自然的同时,也应审视与之相伴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在文化较发达的国家和民族中,一般都存在相对立的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这两种文化汇合起来,就构成了整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方面,这些方面不仅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作为这个民族的成员,我们理应充分认识到,它是我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赖以生存的源泉,但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其落后的一面,藏民族也不例外,其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就是把人分成三等九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