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角度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同时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团场经济发展为中心,服从并服务于团场的经济工作,这不仅体现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也是党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而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大的物质文化基础。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  相似文献   

2.
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何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第二,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意义或者说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的自在即为自己而在。  相似文献   

3.
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何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第二,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意义或者说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的自在即为自己而在.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列宁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正确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主动性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一方面人民群众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又是通过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变革社会制度的各种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关心好、安排好、解决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的主体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他们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利益最紧要,对人类历…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民聚居最多的地方。壮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又是个酷爱歌唱的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同各兄弟民族一样,壮族人民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壮族民歌就是这些精神财富中一批光彩夺目的瑰宝。它是壮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深厚的人民思想,放射着耀眼的艺术光华,好象灿烂的万倾波光,闪烁在我国浩瀚的艺术海洋之中。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的精髓在于传承、融合与创新。大学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员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所创造、积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这部《中国回族大辞典》是中国回族有史以来最早编纂、出版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辞书。 烂灿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括汉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我国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史学、教育、哲学、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理论、思想,还包括科技成就、文艺创作、文物古迹、民俗、民风等等。回族人民的历史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自元以后,历代都出现  相似文献   

9.
先进文化的建设,要把握好其本质特征和主要内容,先进文化的建设要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发挥政府、精神产品生产者、人民群众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方法上做到扬弃、吸收、创造相结合。与此同时,要加强先进文化创造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0.
水文化初论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繁荣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沧桑岁月中,世世代代的人们不断地开发水、治理水、利用水、以兴水利、除水害的实践有力地推动着历史车轮前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这些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行研究整理,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水文化体系和水行业精神体系,对加强水利队伍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运管文化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运管文化则是文化在运管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文化的一个缩影。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民概念和创造历史伟业的依靠对象。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生产力,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合理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边界,保障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资本贡献归资本所有者所得,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制度和收入上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每个人自由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文化是农民(自然个体的具体农民和宗法共同体的抽象农民的统一)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农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农村生活方式、行为习俗、道德规范、心理情感、价值观念等。狭义的农村文化主要是指农村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强烈的规范作用,成为农村社会的驱动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大地上居住着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满、朝鲜、回回、俄罗斯等少数民族。这些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自治区成立以后,尤其是建国以来,内蒙古各民族民间文学,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虽然经历了十年浩劫,但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达斡尔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多少年来,在达斡尔族人民中间,流传着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事  相似文献   

15.
民族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为民族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民族院校在今后的发展中注重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应当十分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充分发挥精神财富在学校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为创建一流的民族大学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谁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哲学领域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解放以来我国哲学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前提和条件;第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新的社会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人现在是并且将永远是进步的主要动力,进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写照和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思想道德支撑;学习宣传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9.
税务文化作为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税务部门在税收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具有税务行业显著特点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精神风貌等。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是大学所有成员在历史时间内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独立学院文化的现状是文化不够鲜明、完整、深厚,因此,独立学院需要从文化培育、文化落实、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