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授权管理基础设施和公钥基础设施为基础,研究了单点访问系统的实现模型。这两种技术在单点访问系统中实现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控制功能。通过中间件的方式来实现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模型,并设计了相关的安全协议,对整个体系结构的安全做了简单分析。该技术可使现有应用做较少的修改就能实现一个安全、透明的单点访问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P2P几种身份认证方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现有的P2P网络接入身份认证方案的优缺点,根据现在P2P系统的需求,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指纹技术的应用于远程访问P2P的身份鉴别方案,该方案在传统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应用K认证协议并将指纹特征融入其中,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双向认证,最后还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子采购系统身份认证的常用方式及应用;结合P2DR模型及其体系结构,得出动态身份认证P2DR安全模型;针对电子采购系统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P2DR的电子采购系统身份认证策略模型。该策略模型根据不同用户在电子采购不同阶段的不同安全需求,综合考虑政策、成本、业务范围等因素,动态调整电子采购系统身份认证形式,实现"安全、成本、效率"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自公安部提出建设"金盾工程"以来,公安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展开,并且不断细化和深入,公安警务系统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由于警务系统的特殊性与敏感性,在警务系统中对安全性的要求就非常高。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警务系统的安全,安全问题就会成为公安警务系统发展的障碍。因此公安警务系统需要有强而有力的身份认证手段和数据加密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在国际上的身份认证领域,利用PKI体系进行身份认证是一种先进和通行的身份认证手段,而且PKI体系除了能实现身份认证功能之外还能提供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企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被投入使用。这些应用系统原有的身份认证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了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企业系统中访问用户的身份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问题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系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字签名等一系列安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实用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为高校信息化办公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LDAP协议以及LDAP的四种基本模型,阐述了统一身份认证的思想,并将LDAP应用到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Canetti-Krawczyk模型构造了一个快速认证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证明。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了Canetti-Krawczyk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快速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和密钥更新,且具有双向实体认证、完美的向前保密性等安全属性,满足了认证的安全需求。该认证协议仅需进行2轮交互即可完成,通信开销小,计算量较低,为用户间的相互认证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论述了Kerberos协议的认证过程及主要缺陷,介绍了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学理论,提出了基于身份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此基础上对Kerberos协议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通过详细的安全性能分析,该方案使系统更安全,更加容易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评价是高校科技活动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对中国高校科技评价研究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近30年来,高校科技评价研究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从学科角度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仅限于较少的学科领域,研究著作较缺乏;科技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主体较单一。基于此,笔者建议拓展高校科技评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健全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和方法等策略,以期有效推进我国科技评价研究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把科技特派员制度置于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转变过程 ,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分析其未来走向 ,提出创新、完善、提升的主要对策。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直接层面看 ,是解决农民的科技需求与目前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相适应的矛盾 ;进一层看 ,是通过机制创新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更深层看 ,则是当前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要不要管和如何管的问题。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入世”的严峻挑战 ,农业技术推广的特殊性 ,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程度低 ,以及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基本集中在政府等一系列原因 ,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仍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推广体系和机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 ,正是这种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符合现实情况的新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必须朝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与政府的支持、保护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创新完善 ,实现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与转变。  相似文献   

13.
区域技术创新发展支持系统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技术创新发展支持系统是指有利于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内容涉及区域技术创新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别可称为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内部支持系统。外部支持系统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等。而内部支持系统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支撑条件和最关键环节,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业群、产学研合作工程、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市场机制等。营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支持系统,对推进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传播的目的在于实现科技成果的扩散与转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目的的实现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这既有科技传播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氛围等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树立“大传播”观念,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营造有利于科技传播的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充分运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加快科技传播事业的产业化步伐,以消除科技传播障碍。  相似文献   

15.
宏观科技传播研究:体制、政策与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传播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大力发展的一项社会事业,科技传播研究不能局限于微观的技术性研究,也要特别关注宏观层面的一些重大现实课题,例如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笔者前期研究及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概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发展科技传播事业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府(政府)两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和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体系)”的科技传播新体制,建立包括公益性发展政策、产业化发展政策、技术发展政策在内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建立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与制度关系的新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分配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对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进行简单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与制度之间关系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在全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与绿色经济的大潮流下,为促进云南省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省情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即包括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要求,界定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针对发展战略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打破军队科研体系、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和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界限,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协调各类相关主体,优化配置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满足军队需求,并促进国家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由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法制构成,体制、机制、法制的创新融合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与军队科研体系、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及创新成果的效率,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强化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既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市场经济建设、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又是完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建设自己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各高校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加强科技管理与创新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施行研究主体和产业实体并存发展 ,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 ,合理配置农业科技生产要素 ,完善以质效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建立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的农业科技管理新机制 ,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