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于骥 《学术交流》2008,(4):60-6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企业竞争的焦点由产品竞争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竞争,企业则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我国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推动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企业间仍处于缺乏技术创新的低层次价格竞争中.因此,建立激励技术创新的治理结构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即所有者、经营者和研发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不同作用,构建技术创新激励模型.通过治理结构对企业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分析可知:股权的集中度直接影响着企业中的大小股东的投资决策;代理链条长度影响着企业技术初始投资到最终投资的损耗程度;薪酬制度是否有效地体现创新效果和报酬的关系也将影响到经营者和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主要集聚地,高密度经济和要素集中使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学习更为便捷,反过来城市提供的大量学习机会也为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习包括技术创新与知识传播两方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创业时期面临最优生产技术的尝试性选择,选址在多元化城市会更加有利,对于生产技术已成型的企业,选址于专门化城市则更有利于生产与创新,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选址变化,导致了多元化与专门化城市经济集聚形态的共存.城市为劳动力和企业提供的大量学习机会,促进了技术知识的传播,吸引人力资本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密度不断提高,规模持续膨胀.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与城市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发展需重视专业化,发展多中心的卫星城有助于克服多元化城市因规模过大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相似文献   

3.
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获取、转化、整合、创造知识,以减少企业不确定性、适应新的认知情境,并极大地改进组织绩效的一种重要能力。机会的有效识别和创造既是创建阶段企业创业学习的结果,也是主要风险所在。从企业创业阶段视角审视,企业创建阶段的学习以创业者(个体和团队)为主,知识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主要影响因素,创业学习能力的提升会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和生存绩效;在早期成长阶段,学习主体比较复杂和多样化,知识资本构成的三个方面——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结构资本,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作用结果主要表现为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沿着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最新研究动态,认为企业结构性资本对于人力资本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是一新的重要研究课题.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转化过程对于组织结构性资本的依赖性是由企业人力资本的经济学性质决定的,由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组成的结构性资产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转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杨宏翔 《学术交流》2006,(3):97-100
发展经济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证明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比如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与政府投资和引进外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发挥劳动的比较优势;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市场换技术;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与技术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等。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得出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技术进步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有效机制而演化成增长动力的一种必然结果.中国技术进步贡献度低下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造成的.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投资转换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创新最初被界定为一种带有垄断性的技术或管理的新组合,而这种组合创新会进一步发展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长期动态的视角看,这种创新如何持续进行并推动企业的发展,则归结为一种持续的能力的增进,即企业的内生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的累积,它由企业内部独特的学习机制不断获得和形成,并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积累的转换与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转换与驱动。人力资源虽然具有人力资本的属性,但使其成为资本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数量而是质量。即通过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后天的发展中不断提高,超越人力资源的物质性羁绊,形成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层次基本一致的结构性资源,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这种转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在现代化起飞阶段,在以高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再到人力资本质量的“双重转化”,即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同时兼顾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教育肩负重要的使命。鉴于目前我国存在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的矛盾,在驱动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药企业知识竞争力是一种过程能力,影响中药企业知识竞争力可归纳为知识资源禀赋和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方面.企业知识竞争力是建立在战略性资源基础上,企业的资源禀赋与积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和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资源禀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企业能否获得强的知识竞争力,还要取决于对存量技术知识充分学习与共享,又要善于整合、创新与应用知识并将其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能力和企业的成长能力.构建了企业知识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上市中药企业的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药企业知识竞争力发展独特优势与潜力,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对其趋势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王成辽  王红卫 《探求》2001,(3):38-3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最主要源泉。我国正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作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竞争之关键聚焦在技术及技术人才上。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因此,以知识和技术为墓础的技术产业正在取代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产业结构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技术创新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成为“经济的真正主题”。技术创新既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具…  相似文献   

11.
在高技术已成为在全球企业竞争主体的环境下,高技术企业风险控制也成为财务监控的趋势.按照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各阶段的融资特征、人力资本属性以及政府作用,构建了高技术企业财务监控主体系统.以银行借贷资本的介入为一临界点,将高科技企业财务监控归纳为无借贷资本模式和有借贷资本模式.在无借贷资本模式下,政府、股权投资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具备风险投资的属性,愿意承担企业的高风险,并强烈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强调构建力量制衡的内部监控系统.银行借贷资本具有强烈的规避风险属性,在其加入监控体系后,内部监控逐渐向外部监控转变,强调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文绪 《学术交流》2007,(6):187-189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高端技术和低端技术进行重新划分与利用,不仅是实现我国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为未来我国科技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所谓高端技术的二次划分,即在原来既定高端技术领域的基础上,深入开掘,总结技术结构中的共性规律,使技术内部的潜力成为技术创新中的支点,并带来爆发性的重大突破;所谓低端技术的二次利用,即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对现有技术资源进行有效的二次利用,并从中不断发现新的技术价值和创新路径.高端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技术为之服务,因此,对低端技术的二次利用是对高端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尽管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但通过不同时期的求同、会通、创新等阶段实现了理论上的互动融合,并且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三元一体”文化格局.三者的互动融合除了知识精英的理论探索与努力外,现实的需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因祭祀祖先这一实践需要而出现的“寺观立祠祭祖”现象成为儒释道互动融合的路径依赖之一.本文即选取“寺观立祠祭祖”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士僧道交往”和“祭祖仪式的彼此影响”三项内容具体分析儒、释、道互动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不同绩效取决于其技术知识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取得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是有效地吸收和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发展中国家能否有效地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将受到要素结构、资本水平、市场结构、贸易分工等因素的影响和约束.通过扩大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改善要素结构,提高企业进行技术模仿的投入,采取适合的市场结构安排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吸收.扩大贸易量和引进FDI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吸收有积极影响,但由于贸易分工模式和技术水平的差距,也可能对技术吸收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对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幼稚行业和落后部门进行适当的保护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企业接纳、吸收和应用大学转移来的知识,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在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任务、目标与具体的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并且校企知识转移受到被转移知识特性、知识来源方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及组织情境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特性,提升校企知识转移的策略为:把握系统整体,协调各子系统关系;坚持动态思考,遵循系统运行规律;抓住关键变量,调整系统运行决策.  相似文献   

16.
将技术的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对于理解中国近代以来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度的框架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式和内容,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与中国近代技术发展过程相伴的制度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记忆”。在中国两千年“官僚集权”的社会中,“官—民”二重结构的基本制度环境始终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重农抑商”政策下的“禁榷”、“官工业”等制度安排“暗示”了洋务运动中的企业制度和技术激励制度的内容;官本位的文化积淀决定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能力配置。制度壁垒导致中国近代技术引进的低效率。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今天和未来做出正确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学术交流》2001,(5):70-73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技术创新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立国之本.哈尔滨在国内外新的挑战面前,应从市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有效地搞好企业的技术创新,这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可达 《探求》2011,(2):68-73
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中国在低碳技术创新中处于不利地位,低碳技术创新存在一系列瓶颈。必须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低碳技术政策、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培育低碳技术人才、取得重点技术突破等方面选择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知识观其非确定性的理论来源,在古代、近代、现代等传统知识观中都有迹可循,特别是继承和张扬了现代知识观中一些主观性和相对主义等非确定性的思想.它并非完全摒弃了以往的知识观,对近代知识观有一定程度上的继承,不仅在发展中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较多的吸收了现代主义中的因素,在早期以否定性面目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也有继承性一面.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的共同倾向是对力图构建一种有着确定性和统一性的理论和知识大厦的基础主义进行批判.后现代知识观和传统知识观之问是一种否定性的继承关系,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某些继承,继承的结果是远离了现代性,表现为一种断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寻求技术创新的源泉、改进技术创新的绩效而言 ,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对技术创新的单一因素的解释 ,以技术推动说与需求拉动说为代表 ;对技术创新的双因素的解释 ,以演进理论为代表 ;对技术创新的多因素解释 ,以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为代表。本文在描述了技术创新研究这种综合化趋势之后 ,对今后的技术创新研究趋势进行了简短的评说。其隐含的意思是 :要推进技术创新 ,必须创造出有利于知识流动的制度与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