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旨在更清晰的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然后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涵义进行了重新解读。最后,又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从时代发展的视角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思想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结晶。这决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周易》是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典籍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方针指导下,辩证分析《周易》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联系,有利于赋予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周易》的若干合理思想出发,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探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周易》思想的若干体现。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举办、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围绕着“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的当代语境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时代发展研究”、“理论自觉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提升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自觉意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一个历史事实提升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结果,本质上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性精神的反思。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整体,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思想运动的视角,通过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其他哲学和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层次的内容和它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特征。这种考察将为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各种视域皆因悬挂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本体”作为诉求的终极目标,从而陷入了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的困境。惟有确立“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才能为它们提供公共的出场路径,确保其内在融通与和谐共进,摆脱因纷争无序而带来的存在性危机并完成各种研究视域切当的学术定位和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是否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实现则决定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基本精神是否会流失,是否会教条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前者更为根本,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延伸,两者相互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一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争论、怀疑、困惑、误解和错误结论都因此一问题所引发,一切相关的研究也只有在这一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之基础上才可以顺利进行.本文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界定是否合理及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均给出了初步的答案;在所提的历史、比较、个案和解释学四种研究方法中,认为解释学似更为恰切.  相似文献   

7.
要想建构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哲学新形态,首先必须深刻地反思自身固有的思想传统和外来文化的现实挑战.我们所面对的思想传统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二者,前者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影响,逐渐丧失了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功能;后者则在当今时代风雨飘零的情况下急于复兴重建,却缺乏一种真正的自我批判精神.如何确立起一种批判意识尤其是自我批判意识,将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家思想现代化的共同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西方后现代文化在中国的长驱直入,以及基督教信仰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于信仰缺失的当代中国人无疑构成了一种现实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现实的挑战,显然也成为建构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形态,体现了深厚的哲学素养和深刻的哲学智慧,蕴含着崇高的哲学品格、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远的哲学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视野,梳理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精神历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面向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的重大时代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切中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引领和塑造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人从多元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机械僵硬的比附和漫不经心的任意解读曾-度遮蔽了它的本真精神和当代价值,导致了它的泛意识形态化和自我边缘化并使之面临丧失独特规定性的危险.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与主导方向,将其原有的先锋理念注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代文化的精髓中,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生活的光辉照耀下,重新唤醒当代学人的学术良知和对时代主题的政治敏感性及参与热情,为重塑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进行积极的精神营造.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各种义域的分析,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义域.  相似文献   

11.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外交是国家行为,每个国家的外交都带有鲜明的本国文化特色,中国也不例外.周恩来总理是当代中国外交之父.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的"上海公报"签署两件典型事件生动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和而不同、高屋建瓴、举重若轻的外交风格,从总理对这两项重大外交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特色,特别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汉语比喻与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语言具有双向互动性,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的语言哲学观,制约着该语言社团全体成员运用语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摹写。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化基因对句法单位的象似组合,汉语比喻辞格的生成都具有某种编程式的钳控。汉语比喻的构建、喻体取舍、喻点的多"边"二"柄",无不潜存着丰富的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结晶 ,包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例证分析 ,从汉民族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出发 ,探讨汉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的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义裁断,决定取舍,避免盲从;还可以在疏通文意、阐述语法、分析文本结构、阐明修辞、说明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古时的典章制度方面给予我们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谈谈侨归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的侨归词是一种特殊的、有着曾被别种语言借用的经历的本族词。译词(意译词)不管是旧词之义的引申,还是新词的创造,都得利用本族语的材料,因而都是本族词,而不是借词(外来词)。所谓"日语借形词"是个不合理的概念,这类词的主体是用汉语的材料构成的表达西语的词义或短语义的译词。当它们处在日语中时,日语语言学也承认它们是汉语借词,即承认其源头在汉语之中。它们回归汉语之后,则已恢复了其本有的汉语词的身份,成为汉语本族词中的侨归词。因此,汉语词典不应把这类词标注为外来词,汉语外来词词典则不应收入这类词。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的族裔身份(Identity)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华裔族裔身份定位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国文化对于美国华裔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国文化是理解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衍变和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 25年来,我国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表现为教育科研组织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科研投入趋向多元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科研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承担起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两大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科学,并尊重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汉字教学应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汉字教学内容应包括汉字的发展和演变、造字原理、结构分析、变易现象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语文教育要把学生塑造成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即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也就是确定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位,把握语文教育的应有本质,明了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义,从而回归“本色语文”;确立语文教育的简明目标,精选语文教育的简要内容,实施语文教育的简化过程,从而崇尚“简约语文”;创设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境,协调语文教育的各种关系,营造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构建“和谐语文”;贯穿语文教育的诗性理念,丰富语文教育的情感体验,激发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从而追求“诗意语文”;理解语文教育的生成意义,打造语文教育的绿色环境,体现语文教育的同构同生,从而呼唤“生态语文”。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呈现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有自身的探索过程.当然,受到了美国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思维的影响.这个探索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中国通俗史学、应用史学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并立,以“大众史学”替代“通俗史学”,按“公共史学”模式建设中国的“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建设名实相符的中国公众史学.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形成,是典型的立足中土、借鉴西洋.中国公众史学是中国物种,不是外来的,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