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基于2001—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估计八种来源技术进步偏向性,以及中性技术进步与有偏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并探析所有制结构对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技术来源的能源强度效应存在非一致性。其中,三种R&D技术、引进国外技术、购买国内技术和出口六种来源的技术进步总效应可降低能源强度,技术改造与进口来源技术的总效应却增加能源强度,有偏技术进步效应大于中性技术进步效应;(2)R&D资金的性质不同对能源强度作用差异明显。其中,政府R&D支出为能源节约型,企业R&D支出为能源使用型;(3)所有制结构与能源-资本相对丰裕交互效应、能源节约-劳动相对丰裕度是政府R&D支出为能源型和企业R&D支出为能源使用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技术进步理论纳入统一框架,测算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节能技术进步呈现正U型曲线关系,只有进入拐点右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才会促进节能技术进步,且嵌入方式、嵌入方向与嵌入类型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复杂嵌入方式、前向嵌入方向与经济嵌入类型促进技术进步偏向于节能;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演变产生的技术溢出、市场竞争、路径依赖与污染转移效应四种作用机制相互抗衡、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  相似文献   

3.
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边际效用弹性与中国能源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遵循Hicks的"引致创新"思想,意味着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能源"要素。本文从技术外生和技术内生两个层面以及"自主式"效应、"干中学"效应和"巨人肩膀"效应三个维度勾勒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系统剖析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边际效用弹性为切入点,利用2002—201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结论。研究揭示: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耗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的提高,能源消耗先增加后降低,蕴含主导力量由"回弹效应"演变为"节能效应";边际效用弹性放大了能源回弹效应,意味着边际效用弹性推迟倒U型曲线拐点的来临。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除了着力推动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和理顺能源价格机制之外,还需要合理引导社会消费观念,使得边际效用弹性维持在合理区间,从而有效限制能源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0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测算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 通过差分GMM方法研究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从东至西逐渐下降, 与经济水平呈现一致分布;另外, 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能源强度具有负相关性, 提高技术水平可有效提高能源效率;人力资本与能源效率也存在一定关系, 滞后一期受教育年限与能源强度具有负相关性。因此, 可以通过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人力资本效率、发展先进节能技术来提高社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客观上引起了人们对农业能源偏向型技术创新的重视。基于CES生产函数模型与实证分析,本文测度了2005年至2015年间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能源偏向性及其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总体上是偏向非能源要素的使用,即资本和劳动,但能源要素偏向型技术的效率高于非能源要素偏向型技术的效率,非能源要素与能源要素是互补的。因此,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开展农业能源偏向型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会使市场资源配置发生不同转变,进而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不同影响。基于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为正式、非正式两种类型并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SBM和共同前沿模型相结合测度考虑地区生产技术差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利用面板门槛和中介效应模型从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研究环境规制在促进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正式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发挥积极影响,但当其超过合理阈值时将减弱;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趋势。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可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间接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更强;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影响能源效率过程中存在遮掩效应,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遮掩效应更大。因此,应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工具,以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质量外商投资的增加,增加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7.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目前鲜有研究关注经济型环境规制将如何影响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2008—2017年黄河流域九省十示范市为样本,采用固定面板模型探究了投资型与费用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间接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 投资型和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形关系;投资和费用型环境规制通过倒逼污染结构演化,能间接协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倒逼污染结构演化,两类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且相较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的U形关系拐点到达的更早。建议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知悉各经济型环境规制手段的作用原理,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针对各地区的异质性污染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施以合适策略,从根本上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利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2000—2014年全国各省市在一般环境规制和严格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引入ML生产率指数并对其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两部分,分析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严格环境规制下的能源效率低于一般环境规制下的能源效率,环境规制的强弱程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更明显。严格环境规制下的能源效率受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更大,说明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绿色”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对“能源效率”的内涵刻画不够深刻,将资本、劳动力、能源等要素的互相替代效应纳入到能源效率的测度模型中,利用DEA的方法测算1999—2009年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环境规制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工业行业整体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环境规制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对我国工业行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作用途径有所差别。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工业行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根本动力,研究碳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异质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技术进步异质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模型,以检测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GTFP的空间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环境规制下的R&D投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碳环境规制下的DS对GTFP的影响始终为负,并存在门槛效应;碳环境规制下的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污染晕轮”效应。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当同时考虑技术进步的一致性和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相变材料的种类和特点,讨论了固-液相变、固-固相变蓄能材料的性能和优缺点.并指出该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目前所采用方法,展望了蓄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国际能源运输系统是当前实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途径,它主要由海洋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构成。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线路长、环节多、整体性强、受攻击门槛低,它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脆弱性;而来自于途经国家政局、大国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等方面的威胁加剧了这种脆弱性,并导致了国际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国际社会应当从世界经济的全局出发联手建立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消除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它的威胁,以确保世界经济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以能源为基础支撑.文章通过对舟山能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分析舟山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关系及目前能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能源、节能等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舟山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策略.  相似文献   

14.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能源不能自给,50%的能源需要进口,而且未来对外能源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欧盟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为确保能源供应,欧盟以内部统一能源大市场为依托,以扩大政策及大周边政策为手段,开展了全方位的能源外交,谋求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打造多条"能源走廊",实现能源品种、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的多元化,以减轻对外能源依赖,降低风险,确保能源安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欧盟对外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机制,以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Undesirable-SBM模型测算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能源开发相对强度与绝对强度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并且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2)人力资本未能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显著改善;(3)结构变量与开放经济变量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效应已经显现。能源与碳排放约束下,应延伸资源经济链条、坚持以运用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要大力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能源是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必须大力发展、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严重关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行可再生能源证书这一主要的法律制度和促进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法》,阐述了可再生能源证书的注册、合格发电站的认证及证书的创制、形式、登记、转让和失效制度,着重分析了可再生能源证书的运行机制,进而提出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传输基础设施、法制环境和市场运行机制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中国实有必要推行强制性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28日,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发布了《能源战略2050——清洁、可靠和经济的能源系统》报告,提出了德国至本世纪中叶能源发展路线图。本文梳理了该能源战略的要点,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和电网发展,从统一规划、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经济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和德国各自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粗放型发展模式使河北省出现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能源危机已经日益显现。在分析河北省能源消费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河北省节能降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迈向可持续能源——能源法生态化变革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机械自然论影响,传统能源法只关注能源供应安全,忽略了对外部性的管理,从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生态伦理的兴起要求改变传统的能源-经济模式与能源法律政策.世界各国能源法开始以可持续能源为法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变革.能源法生态化变革的基本制度进路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并尽量寻求成本有效的途径.要逐步促进能源法的生态化,既需要限制或扩展财产权,也需要赋予公众参与能源开发利用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