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不断扩大的城乡贫富差距以及农民的制度外诉求表达行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疏通农民诉求表达渠道,缓和社会冲突,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冲突的实质是农民经济利益被侵蚀后寻求经济诉求表达的外在表现形式,制度利益的缺失、公权力的强势、规则的缺位等原因致使农民经济诉求无法得到及时、规范、有效、和谐地表达,农民发展利益受损,与社会公正严重背离。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变革农户主体制度,实现农民经济诉求的法治化表达,是农民利益特别是土地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促进社会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3.
农民政治权益保障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现行理论对农民政治权益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这在实践中导致了农民政治权益保障的缺失。由于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冲突的复杂性以及博弈的多元性,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通过政治权益的充分保障来有效表达政治诉求、影响政治决策,以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明晰农民政治权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既是有效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农民市民化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分配关系不合理、社会保障权利缺失、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利益诉求表达不畅等现实困境,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逆向流动。认为通过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增加制度有效供给,助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民主体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把实践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但目前,农民对现实的评判力不够,主体意识性缺乏;主体性诉求不能充分表达,自觉能动性未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历史推动者的创造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更好地发挥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从分析农民主体性入手,挖掘农民自我解放的力量,保障农民在农村与城市间合理流动的权益,满足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教育需求,推进农民享有社会服务与社会地位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不仅对农民健康权和财产权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导致农村返贫率上升,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大量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将如何保护农民环境权益放在社会转型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与贫富差距--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尼系数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农村居民之间、城镇居民之间、城乡之闻、地区之间以及单位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原有差距的基础上有所扩大,调控贫富差距的理论依据是贫富差距必然论和功能论,而调控贫富差距的现实选择是努力增加财富和适当转移财富.  相似文献   

8.
农民利益表达意识的缺失及矫正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改革的进程是农村社会不断分化的历程,农村社会分化导致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为了维护与增进自己的利益,多元利益主体会以一定的方式向一定的对象表达利益诉求,追寻自己利益.囿于利益表达意识的缺失,农民经常无力表达、消极表达,不仅影响到农民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就需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公民身份意识、参与意识与法制意识,以矫正其缺失的表达意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江都市部分镇村的调查,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利益表达与诉求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问题主要有表达意识不强、表达失真、表达非制度化和表达的影响力不强.问题原因既有制度层面的,如法制建设不完善、政府职能异化等;也有非制度层面的,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政治和经济地位缺失、文化素质不高等.要排除这些障碍,必须建立农民及时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机制,并通过相关组织建构,将农村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利益表达与诉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农民阶层分化引发农民在利益诉求、社会心态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对农村干群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阶层分化导致相对剥夺感的滋生,加剧了底层农民对干部的信任危机;利益诉求多样化与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的矛盾,增加了干群矛盾甚至冲突的可能;阶层固化引发的社会问题,造成了农民对干部心理的疏离。面对农民阶层分化给干群关系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要采取健全各阶层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培育和扩大农村中间阶层、加强对农村各阶层的利益整合、加大对底层农民的扶持力度等策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