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情简介申请人某物业管理公司于2014年12月11日向被申请人胡某发出《录用通知》,该《录用通知》记载胡某"入职薪资人民币4000元/月;培训生津贴人民币1000元/月"。胡某于2015年7月14日与该物业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15年7月15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止;约定胡某的工作岗位为PMT(管理培训生),每月工资由基本薪酬2800元加岗位津贴1200元组成。胡某于2015年7月15日入职某物业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2.
邱婕 《中国劳动》2005,(1):55-56
某大型超市需招聘一位采购部经理,经过多次面试决定录用陈某,并向其发出了一封Offer Letter(录用信).其中载明了职位、月薪、工作地点、入职日期等内容,答复期为一个月.陈某接到通知后即表示同意,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准备与超市签约.然而此后不久,公司了解到,陈某曾向客户索要好处,公司认为陈某不符合公司一贯的用人准则,更不符合采购部经理要求的职业素质,不愿再聘用陈某.可是,Offer Letter已经发出,公司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几种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简介某公司经过面试考察决定聘用孙某,于2012年7月27日向孙某送交一份打印的书面录用信。录用信述称:"我们谨代表J Cafe Bar,很高兴的向您呈此聘用书",并对孙某的就职部门、职位、开始日期、工作地点、工资构成及金额、合同期限、试用期、个税、社会保险等做了明确约定。在录用信最后结尾载明:"一旦您通过邮件或传真确认并接受了此聘用通知,我们将与您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期望您能够在J Cafe Bar获得成功的职业生  相似文献   

4.
正七月,高校毕业生开始告别校园,走入职场。经过几轮笔试、面试,终于得到一份工作的年轻人,要应对的第一件事就是签订劳动合同。为此,我们专门为应届毕业生解析职场中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各种"潜在风险"。缴纳培训费方可入职?【案例】:经过两轮的面试后,小李收到了某公司面试过关的通知。通知中载明,为确保小李能够胜任入职后的工作,公司将对新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小李为此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高某于2006年7月17日到某制药公司工作。2006年8月6日双方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2006年7月17日至2007年7月16日。合同中未载明试用期及工资报酬的具体数额。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聘用通知函写明,高某的月薪为7200元,试用期工资为5800元。  相似文献   

6.
<正>案情简介2009年11月9日,刘某入职上海某商贸公司,上海某商贸公司通过上海某企业管理公司广东分公司在广州为其缴纳社保。2012年12月17日,上海某商贸公司电子邮件通知刘某因违纪解除其劳动合同,并于2013年1月25日通过快递书面告知刘某,双方劳动关系于2012年12月17日解除,但刘某称从未收到该邮件。2013年1月10日,上海某  相似文献   

7.
<正>案情简介杨某主张其于2014年9月初就入职北京某咨询公司一事与北京某咨询公司进行协商,双方于2014年9月12日达成协议,公司分别于2014年9月12日、9月15日以电子邮件方式给其发送员工入职通知书,并确定以9月15日的入职通知书为准,该通知书载明北京某咨询公司决定聘用杨某为拓展总监,试用期为一个月,转正后月薪为14000(岗位工资)+500(饭补)+500(话补)+1000(交通补助),另根据每月业绩核定绩效工资4000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原告马某于2007年1月17日入职被告某科技公司,任销售部经理,实际工作至2008年7月11日。2007年12月24日,被告与原告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从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2月31日,原告担任销售部门的销售工作,每月工资为8000元,并按照销售业绩和公司营销部门激励制度享受销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遇有这样一案例:马某入职某酒店并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从2007年8月19日至2008年8月18日;马某任酒店客房部领班;月工资1300元.2008年4月30日,马某因管理的布草、床单交接盘点问题,与客房部经理陈某发生争执.5月14日,陈某签<人事变动单>将马某从领班调职成本部门楼层服务员.同日,陈某签<员工违纪通知单>以"马某不服从部门调配并违反<员工手册>规定不服从上司指挥,任意拒绝或无法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为由解除与马某的劳动合同,并将该<员工违纪通知单>送达马某.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黄某于2010年7月19日入职某外服公司,签订了期限为2010年7月19日至2013年7月19日的劳动合同,约定将黄某派至某汽车公司工作,派遣期限同劳动合同期限。黄某在某汽车公司工作至2012年8月7日。当日,某汽车公司以其工作期间存在旷工,已经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为由向其发出《解聘通知》。同日,某汽车公司亦向外服公司发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原告马某于2008年5月12日入职于被告某服装公司,任导购信息员,于2009年8月7日正式离职。2008年5月12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书,约定:该合同自2008年5月12日生效,于商场售卖季节结束或所在商场下达的撤店日期为准,马某从事导购信息员工作;第十一条约定:双方  相似文献   

12.
"隐孕"已经悄悄成为了一些职业女性的生存策略.尽管《劳动法》规定,在录用职工的时候,除了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和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现实当中,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怀孕女职工太多,必然会影响企业正常工作,在招聘时或签订劳动合同时,便直接要求女职工"N年不准怀孕",甚至还出现过"女教师排队怀孕"的情况.而从女性角度来讲,怀孕影响入职、加薪、升职,因此,会有人在面试时隐瞒婚姻、怀孕的真实状况,即便在入职后怀孕,也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实情.那么,女性职工客观上在入职后怀孕与主观上"隐孕"是否都受到法律保护呢?那么国外会有"隐孕入职"的事情发生吗?用人单位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简介■案例1:刘某主张,其于2012年7月6日入职A公司,任销售总监职务,2013年4月30日离职,在职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交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进行证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均载有A公司公章,其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中载明:"兹有本单位职工刘某……2012年7月6日入职……于2013年4月30日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收入证明》显示了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刘某的实发工资情况。A公司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可。  相似文献   

14.
[案例]: 2008年2月,北京某广告公司完成了一次外部招聘,经过层层筛选,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王某成为他们的录用对象之一.录用名单确定后,公司按照内部招聘程序向王某发出了录用通知书,其中标注了他的工作岗位、工资报酬等.王某接到通知书后便到公司办理了入职手续.双方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2008年12月26日.公司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决定实行经济性裁员,王某不幸被列入裁员名单.  相似文献   

15.
<正>案情简介孙某于2014年7月2日入职江苏某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单位"),从事保安工作,单位与孙某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2016年4月1日,孙某在休息日与案外人夏某喝酒后发生争执,无意中将矿泉水瓶砸在巡查警车上,孙某和夏某被巡逻警察带至派出所。后单位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将孙某领回。2016年4月2日,孙某正常去单位上班,被单位以调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简介2012年10月11日,周某进入某洗涤液销售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期限为2012年10月11日至2015年10月10日,约定在销售部门从事洗涤用品销售工作并担任某门店纵队长,月工资标准为7600元。员工龚某于2010年12月17日入职,属于周某管理门店销售工作人员。2015年2月,该洗涤液销售公司查实龚某在门店同时为其他公司销售产品,存在兼职行为。2015年4月15日,公司向周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载明:因周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周某于2010年7月10日入职某家具厂,任木工。某家具厂没有为其参缴社保。2010年10月22日,周某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经认定为工伤。2011年9月28日,中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周某为十级伤残。同年11月11日,周某申请仲裁,请求某家具厂支付相关工伤保险待遇。某家具厂不服该十级伤残鉴定结论,于2011年12日1日申请复查,复查结果维持原来十级伤残鉴定。某家具厂仍不服,向广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申请重新鉴定。2012年3月27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某家具厂发出《省级鉴定通知书》,通知周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A于1996年进入某区某街道某居委会工作。某街道办事处于2002年起为A参加社会保险。2016年9月19日,A无故收到某街道党工委出具的《关于免除A同志社区专职干部职务通知》,通知载明决定免除A的社区专职干部职务,但没有任何依据和理由。争议焦点  相似文献   

19.
<正>案情简介赵某于2011年7月21日至某餐饮公司工作,双方签有自该日起的三年期劳动合同,约定前六个月为试期、赵某任储备店长、月工资1.2万元等。双方另签有服务期协议,约定某餐饮公司为赵某提供自入职日起三个月店长训练营专项培训,包括资料费、讲师费、交通费等在内的培训费用由某餐饮公司提供;赵某若三年内因自身原因离职需退还全部培训期间所得的工资。2011年11月,赵某因个人原因向某餐饮公司申请职。某餐饮公司起诉,要求赵某退还已付的3万余元工资。另查,赵某入职后跟随某餐饮公司总部的一位长进行现场学习,一个月后被派至某分店从事自助餐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2001年10月22日,王某入职某人力资源公司,担任猎头部经理,双方签订期限至2004年10月21日的《劳动合同》,并于2004年10月22日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3月18日,王某被聘任为该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2011年7月27日,该人力资源公司的母公司作出《免职通知》和《待岗通知》,前者决定免去王某总经理职务,另行安排工作;后者称鉴于目前无合适岗位安排,请王某自即日起回家待岗,待岗期间工资按每月5000元发放,并要求办理工作交接。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