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城里的人下乡找发财门路,乡下的人进城找门路发财.城里人下乡找发财门路发了财的人多,乡下人进城找发财门路发了财的人少.……  相似文献   

2.
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最为广泛的社会潮流.在此背景下,农民工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更成为世纪之交"乡下人进城"文学和"底层写作"的主要表现对象.仔细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下的农民工主题写作中,对人物的命运结局设置存在两种叙述模式,或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乡村.乡下人怀着渴望与憧憬从乡村逃离来到城市.而城市生活的碰壁与对乡村的眷恋则使他们纷纷踏上归途.与"乡下人进城"相对应,"返乡"不仅是一种现实选择,更是一种包含丰富意味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一、城里的人下乡找发财门路,乡下的人进城找门路发财。城里人下乡找发财门路发了财的人多,乡下人进城找发财门路发了财的人少。 二、城里人为“安居”发愁,乡下人为“空房”生忧。城里因“安居房”价格偏高,一般居民只好望楼兴叹,而乡村由于年轻人大量涌进城市,乡下的房子无人看守而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中进城的乡下人形象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形成了一种边际性人格.它直接反映在爱情婚姻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情感与功利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导致一场"婚变"事件.新时期小说作家套用我国传统文学的"负心婚变"叙事模式,演绎进城乡下人的爱情婚姻故事,流露出作家的传统文化情结和乡村道德立场,折射出知识者自身价值观上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乡土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转型的过程.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始终忠实地反映着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我们可以读到许许多多"乡下人进城"的故事.在新世纪,随着汹涌澎湃的"民工潮",以"乡下人进城"为主题的小说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这些小说大都展示了进城后的乡下人在乡土文明与都市文明冲突中的尴尬处境.其中有部分佳作延续了"五四"的启蒙和人道主义传统,从权力文化、消费文化与契约文化等角度对当下的都市文化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展示了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实绩.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126-133
新世纪"乡下人进城"文学敏锐地感应时代的脉动,对进入城市的"异乡人""边际人"的生命处境和身份建构表达充分关怀,同时也对现代化浪潮中乡村的命运予以深切关注。新世纪"乡下人进城"文学聚焦于"进城"的前因后果,着重围绕城市文明的弊端及乡土文明的现代转型展开叙事,拓展了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传达了作家的现实关注及人文关怀,但同时也存在叙事伦理偏执、创新缺失、类型化、符号化等局限。  相似文献   

7.
谷显明 《云梦学刊》2010,31(4):109-112
"乡下人进城"早在城乡差别产生之时就进入了文学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母题之一。新世纪小说中有关乡下人进城书写,展现了进城乡下人在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中陷入身份危机、生存两难、游荡漂泊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遇,体现出作家对进城乡下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现实关注和人文关怀,隐含着作家对城市化语境下乡土叙事的思考与探寻。  相似文献   

8.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在通常所说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划分出"百年国难"(1840-1937)与"八年抗战"(1937-1945)两个时期,提出了"百年国难文学"与"八年抗战文学"两个范畴,认为1840年后的中国百年史的时代本质是"国难",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则是"国难文学",应当将一般文学史所忽略的、由外来入侵所造成的历次国难事件为题材的国难文学,作为一段相对独立的专题文学史加以研究,对其中所蕴涵的国难意识、生存危机、心灵震荡、世界观念、爱国情怀、民族情感、反省与批判精神等,加以分析阐发,并以此对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中的相关史料与叙述,从文学的角度加以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独特性在于它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乡下人"的文学世界.这个文学世界与左翼文学不同,也与五四新文学革命开创的主流启蒙文学有别.根植于湘西乡土文化经验的沈从文,发现的是一个"全新"的"乡下人"的文学世界,经验的本土性与乡土的原生性是其与前两者的区别."故事美"是这个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占彪(<社会科学报>编辑,上海杜科院文学所文学博士,文化研究博士后,以下简称"陈"):能否谈谈您对大陆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热的观察,您是如何评价与评估的?   林安梧("后新儒学"建构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以下简称"林"):对大陆传统文化热的观察,我以为这是从所谓的文化知识分子热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沈琳 《江淮论坛》2007,(4):124-127
早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一直被评论界所忽略.本文以鲁迅的经典性文本《阿Q正传》为个案,通过解读阿Q进城的描写,分析早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策略:一是以城里人的眼光去审视乡下人的愚昧,一是书写乡下人对城市的仰视、惧怕和拒斥心理.由此作者实现“揭出病症,以引起疗救注意”的创作动机.书写乡下人城市感觉的方式对后来的乡土小说包括一些城市小说都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自我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年,中国哲学界在深刻反思过去一百余年"以西释中"的实践中,作为对西方哲学解释强势的一种反制,提出"以中释中"(本文称"自我诠释")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多数学者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黑龙江省提出了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经济带")的规划设想.大庆市的农业发展在黑龙江省举足轻重,我们有必要对大庆市农业产业结构开展深入研究,优化其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带"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京派小说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和小说艺术理论,他们认为"创作不是描写'眼见'的状态,是当前'一切官能的感觉的回忆'"(沈从文),"小说是回忆"(汪曾祺),"创作的时候应该是'反刍',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梦"(废名).他们对文学创作持"回忆"观和"梦"观,实际上就是把创作看成是一种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意义上的审美现象;而具体到创作主体上来说,"回忆"和"梦"文学观的主旨又是为了培养作家与实际生活的心理距离从而造就一个审美的心胸.如果我们把京派小说家的这种文学创作观和小说艺术观放到中国古典美学历史发展脉络里,就会发现,它的源泉是老庄的"虚静"论.  相似文献   

15.
"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下简称工宣队)1968年7月底进驻清华大学是"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且不带引号)的重大事件之一,并且标志着文革初期的重大转折.本文结合清华工宣队的个案情况,评述下列有关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蔡云(以下简称"蔡"):1999年,您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一书出版,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到目前还在不断引起国内学人的许多争论. 张一兵(以下简称"张"):<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这本书,实际上概括了我之前许多年的不懈追求.从1989年前后开始,我花了很长时间踏踏实实地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力图在与马克思的直接面对中,实现从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向马克思真实哲学视界的历史地回归,我认为这种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断代文学形态的"延安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迄今为止的历史进程中,既具有显著的历时性的价值和意义,又具有隐含深切而又独特无二的共时性的价值和意义。在前一个方面,其根本体现并不仅在于改变或逆转了"启蒙"与"救亡"双重思想主题的关系,而是在于延伸和加强了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以及苏区、左联文学中贯穿下来的本土功利主义的文学价值倾向。在后一个方面,"延安文学"事实上是作为基于知识分子群体"进城"和"下乡"的双向社会流动而成型的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场域的历史时空的共时缩聚体,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其中最值得深究的核心问题是围绕"语言"与"阶级"这组文化、政治范畴的关系所展开的多边复调"对话"。  相似文献   

18.
王伟在《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12期撰文《再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向外转"》(以下简称"王文"),就我对张光芒发表在《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上《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向外转"》(以下简称"张文")商榷问题进行了反驳,认为我对张文存在着误读和扭曲。通读全文,笔者认为王文在文学理解上存在着诸多"非文学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时代、文学批评与理论建构等问题上,从而对我所主张的"个体化世界建构"观点充满了误解。  相似文献   

19.
杨剑龙 《江汉论坛》2007,5(9):82-87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本性不断改变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作为以人为本的文学,正是以形象来反映记载人类不断改变与不断认识的历史,在文学史的记载中蕴涵着人性思想的发展变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从最初的开放到走向封闭、到回归开放的轨迹相似,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性的呼唤与认识也几乎呈现出一种"U"形轨迹.  相似文献   

20.
鲁迅早期曾在日本思索中国文学问题,日本文学作为一种氛围、一种场地背景引起过他的关注.在其文学生涯中,厨川白村、芥川龙之介、菊池宽和有岛武郎等人的观念曾激起他的共鸣,支持了他对于文学同现实、历史、未来以及创作主体等关系的思考.然而,他与日本文学之间不是简单的"被影响"关系,而是跨文化语境中的潜对话.日本文学在鲁迅那里作为一种知识已失去了原有的语法地位,转化成了新的言语单位,参与鲁迅的话语活动,承载着新的结构性使命,佐证、强化或推动了鲁迅的某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