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歇后语韩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完整地传达歇后语承载的文化信息,要尽可能体现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使中韩两国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论英汉翻译过程中产生误译的几种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把原语言的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减少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误译,是每个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汉翻译工作者,了解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译的四种现象,对减少在英汉翻译实践的误译会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英语习语之语言特点谈“归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该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为了准确而完整地再现英语习语的文化信息,很有必要了解英语习语的特点.作者论述了英语习语的语言特点,"归化"翻译方法及英语习语之翻译,着重阐述了"归化"翻译方法在习语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归化"法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与反映,强调文化信息产生的对等效果,因此它是翻译英语习语的一种好方法,对我们翻译英语习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描述性方法,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来分析《佐治刍言》中的"非忠实"翻译现象。指出该译本的改写是译者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基于原文的交际特性,为了实现特殊翻译目的而有意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很好地同原文信息进行融合,使得译本被中国文人所接受。认为这种基于文本交际特性的改写,对当下的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与文化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中国著名旅游景点“黄山”一词的翻译,反映当今旅游景区和景点译名的不规范,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指出旅游翻译要注重文化因素,译名要尽量表达出景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作为语言之间信息转换的桥梁,不仅是一种符号传递行为,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传递行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世界文明交流的手段,不能单纯强调翻译中的翻译等值标准,而更应注重弥合文化差异,实现翻译的相对等值。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有不同客观事物文化意象相同、相同客观事物文化意象不同和相反的微观层面的文化错位现象,也有宏观层面的文化错位现象。其跨文化翻译中文化错位现象归因于地缘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差异。避免跨文化翻译中文化错位现象的应对策略有,促进翻译学观念现代化,保持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语境;推进文化转换娴熟化,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等值;增进翻译策略技能化,发挥跨文化翻译中的再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实际交际中占有很大比重,许多语言不能表达或者不便表达的隐含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传递的,能否理解好非语言交际传递出的意义,对于思想的正确完整传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将非语言文化交际准确地表述出来成为了翻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结合日本文化中非语言文化交际的特点,对日语翻译中的非语言文化交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但要注重语言 ,更要注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原文本身的语言价值 ,还在于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体会其文化涵义。文章在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比喻词时的不同效果 ,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其外宣翻译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再次准确地进行意义重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和译本"多元共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用本土的翻译理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文本翻译,提出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多模态性,达到准确的信息传递,达到生态平衡,实现真正的"译有所为"。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但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原文本身的语言价值,还在于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体会其文化函义。文章在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比喻词时的不同效果。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社会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尤金.奈达寻求“动态对等”,讲求社会效应的翻译标准,提出了界定欠额翻译与超额翻译的标准——译语读者的反应,并进而从准确理解源语和运用规避策略两大方面探讨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尽量减少欠额翻译与超额翻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影片字幕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自身特点以及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其翻译策略不同于文本翻译。本文从变译论角度,结合实例探讨影片字幕翻译中的一些变译手段,从而使字幕翻译达到传递信息、文化及满足其艺术性和商业娱乐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用翻译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等概念,着重对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进行探讨,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几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名。怎样让外国读者看懂并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外语工作者肩负的重任。文章从介绍反映安徽古代建筑书籍翻译中的特点入手,阐述译者应采用直译与意译互用的手法,把安徽古建筑的风貌展示在中外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5.
从翻译主体角度谈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是显而易见且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进而通过对英汉诗歌翻译个案的分析,从翻译主体角度探讨和阐释了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读者的创造性叛逆等若干问题,以期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起文化转移现象。这种文化转移渗透到从表层文化到内层文化的各个层面,有时各层面之间的文化转移可能呈立体交错状态。文化共性、文化差异、译者分别是文化转移的基础、原因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发展谈直译与意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其理论的发展的分析和阐述,认为翻译实践中直译与意译方法的运用是对立统一,缺一不可的。交际翻译以传译原文的信息为重点,意义优先于形式,此时用意译。而语义翻译既要试图涵盖所有的原文意义,又要尽力保留原文的形式,此时则要采用直译方法。直译是基础,意译是直译必不可少的辅助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翻译日益受到重视,体现了对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更高要求。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经过一定时期的翻译训练,学生的翻译水平有所提高。因而高校英语教师应改变翻译教学边缘化的现状,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9.
翻译政治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前提下揭示了文化霸权操作的特征 ,但是作为一种政治话语 ,它忽视了文化创造过程的经济与政治霸权 ,因此它既没有彻底坚持认识机制的形式普遍性 ,也没有考虑内容的具体性。而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可以把认识的形式普遍性与内容的特殊性结合起来 ,从而在知识学前提上实现知识分子反霸权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化语境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从四个方面:1)历史化语境及其翻译方法2)地域化语境及其翻译方法3)习俗化语境及其翻译方法4)宗教化语境及其翻译方法,来探讨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从而说明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化语境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