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分析湖南省1995-2007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的综合承载力、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以全国为参照区,经济资源对湖南省人口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略高于土地资源;但以中部五省为参照区,经济资源对湖南省人口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却低于土地资源。因此,提高土地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是保证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且湖南省内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有效协调省内区际关系保证整体可持续发展也是湖南省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从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技术承载力、社会人文承载力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德镇市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经济技术承载力与人文社会承载力低,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较低承载力等级.其原因在于景德镇市水土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缺乏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力资源投入.据此,提出景德镇市应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快经济转型与技术发展和加大人才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约束下建设用地需求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对其需求推动和制约因素的合理分析是准确预测的前提。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把城市可利用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初步建立了水资源约束下建设用地需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人口、经济和建设用地供应3个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流图,阐明了各子系统内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建设用地需求的推动和制约因素。为进一步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确定建设用地需求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上海公墓土地需求,并对该系统进行一些相关的政策实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单位墓穴占地面积和缩短公墓用地使用年限,修改相关政策法规,可以大大降低公墓土地的需求量、节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地级城市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土地资源为基础数据,从土地对经济影响的角度研究土地资源经济承载能力。通过对土地资源总量评估值、城市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土地潜力、土地资源经济综合承载力等指标的定量测度,山东省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可分为由高到低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长沙市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的互动关系,探讨了长沙市经济与建设用地利用协调发展等相关问题,为促进长沙市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提供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2年长沙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并与GDP总量增长趋势保持一致;长沙市建设用地规模与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与第二产业规模呈高度正相关关系;长沙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推进长沙市经济与建设用地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实地调查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长沙市人均GDP、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三项指标分析了长沙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研究表明:长沙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其工业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土地需求冲动大,人地矛盾尖锐。提出长沙市在土地利用中应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出发,全面开展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积极尝试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走集约用地之路。  相似文献   

8.
预测干旱区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能满足多少人口食物需求的问题,是分析干旱区人地关系是否和谐的首要问题。从农作物供需差的角度建立景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预测分析干旱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以看出内陆干旱区张掖市未来20年里人口将日趋超过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要促进人地关系和谐、提高人口承载力就必须调整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全国和山东省作为参照区,计算分析了1981—2003年烟台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烟台市的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自然资源,是烟台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1981年以后烟台市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一直处于相对富余状态.(3)烟台市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山西省1978-2004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山西省的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是山西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1978-2004年,除1995、1996年外,山西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富余状态;(3)山西省主要地市的相对承载力有较大差异。且每个市的相对承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山西省相对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强调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强化政府的行政化管理。行政级别作为国家政治权力在地理空间上的体现,对城市的资源配置、社会治理、政策规划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城市可以凭借行政级别的优势在中国的行政区经济发展模式下获取正反馈效应,因此从行政级别的角度理解城市发展也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的行政区经济模式的关键。研究首先对我国行政级别的制度背景、演化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展开系统性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对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与土地产出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展开研究。分别从权力职能、财政能力、资源配置三个维度分析城市行政级别对土地产出效率的推动作用,由规模集聚、过度积累两个维度分析城市规模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倒U型结构作用,再从行政区与经济区发展协同的角度分析城市行政级别与城市规模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协同作用。在实证研究部分,研究通过对我国特色政治制度下行政级别设定的分析,将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规模、土地产出效率纳入统一的面板数据模型中进行定量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并通过内生性检验对模型内变量之间的干扰问题进行控制。为进一步探寻城市规模对土地产出效率倒U型作用下存在的最优区间值,研究利用门槛效应模型以全社会资本存量作为门槛变量通过500次自抽样门槛效应检验对城市规模存在的结构变化点进行探寻。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行政级别对土地产出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第二,城市规模对土地产出效率呈现倒U型作用,城市在387万人时处于最优城市规模;第三,行政级别、城市规模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协同作用较小,现阶段城市行政级别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最后,研究在着眼长远发展展开行政区划设置,强化行政区划设置在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作用、通过行政区划制度协调行政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体系的良性健康发展、促进行政区划设置与土地产出效率的协同作用,提升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与城市发展的匹配程度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土地储备结构和供应时序是城市土地储备的关键环节,对于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反规划”理念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建设用地先行、以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土地储备与供应方式,倡导“先底后图”的城市规划理念。将土地价值捕获和城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方法运用到土地储备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不仅能够带来生态、社会效益的提升,从长期来看,其对周边土地的价值捕获效应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为城市带来长远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以及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出整体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对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 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在2011年——2015年整体上处于较安全状态。其中,长沙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呈上升状态,趋向安全状态;从子系统 来看,压力、状态和响应系统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波动幅度较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然保护区面积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影响长沙市土地生态 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系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发展来说,其总人口规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交通系统与人口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城市交通的各项功能,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交通人口合理承载量进行了理论界定,运用系统工程中的PS多目标决策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对长春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交通系统人口承载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由国务院批复,其中对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北京地区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土地资源作为可以调控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在城市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问题的逐步显现,国家开始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从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北京角度出发,解决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乐山市五通桥区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五通桥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003年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赤字2.001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己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2)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3)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