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探求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发展是理想和现实、事实和价值、目的和手段、类和个体的统一。一方面,人是一种独特的目的性的存在,目的性、价值性和理想性是人的自成的条件和证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是全部社会存在的根本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从人的现实的生存和发展过程来说,人又是一种时间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营口港是中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东北地区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是营口市、辽宁省和东北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是营口市、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转运港和集装箱支线港,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沿海港口的发展正在形成三个梯队。第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法律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研究和制定舆论监督法的总体框架的基础和必由路径,也是深入探讨我国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基石。我国舆论监督法律关系即我国舆论监督法在调整新闻媒体与政府、公民、法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新闻媒体、新闻记者、政府、公民和法人是其主体;物、行为和智力成果是其客体;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视域中的"人"是超越一切对立面的"总体人",他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个体、群体和类的统一,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具有全面丰富性、健康和谐性、开放发展性的特点."总体人"理念是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执政理念,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行动中得到了生动诠释和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5.
葛长龙 《社科纵横》2008,23(9):147-149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集情感、思想和意志行为于一体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团结、凝聚国家和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的规范,是每一个公民对祖国的无条件的忠诚和热爱.它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也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更是一项神圣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闫顺玲 《社科纵横》2007,22(12):103-105
普通话是中国的国语,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标志和宝贵财富;她是中国推广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是炎黄子孙赖以联系情感的纽带、交流沟通的桥梁;她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数千年,经过了上百个民族的交流、融合、提炼,是我们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创造和传承了中华文明和灿烂文化,体现、承载和浸透着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因此,普通话不但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之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萍 《学术交流》2005,4(12):151-154
和谐社会之和谐是和而不同.从宇观视角观之,和谐是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是人、社会、自然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状态,这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选择.从社会视角观之,和谐是差异性事物的统一,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协调统一,这是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理性选择.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观之,和谐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社会主义既追求效率又追求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观之,和谐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文明的界定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凡  马毅 《学习与探索》2006,(2):192-194
文化的主体是人,它是人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工具体系的创造、积累和传承,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人类知识的系统化。文明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体,它是由文化成果凝聚而成,是人类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社会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客观实在和外观显示。文化既产生、传承于社会,又能动地推动着文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创造力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创造力要素的外在相干性是提出创造力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属性。创造力要素的内在协同性是提创造力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动力系统是指个性中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中的情感、意志和勇气和自我意识系统,它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起意向作用。控制系统是指思维品质和创造环境,它影响个体观察问题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深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操作系统是指创造目标,创造知识和创造方法三个方面,它在创造活动中承担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任务。  相似文献   

11.
唐健君 《唐都学刊》2011,27(6):60-66
"身体问题"是现代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是"现代化-现代性"的社会历史进程的产物,通过对"身体问题"研究的缘起、知识学传统中"身体问题"的梳理以及对这一问题的现代意义的讨论,反思身心二分的问题,探问身心合一的可能,阐明植根于劳动实践的人的身体的"是-应是"结构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iece, I argue against the Cartesian trend of seeing persons, selves and mind as something distinct from the body. It is claimed that Descarte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nk between body and mind, but never pursued this connection, and this then becomes the aim of the paper. Another effect of Cartesian modes of thinking is to divorce human knowledge from its material contexts, driving a wedge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Some forms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ppear to fall into this latter trap and instead I argue for a view of persons as embodied beings whose selves are intimately connected to the body. Using the work of Bourdieu, Elias, Merleau-Ponty, and Ilyenkov, I also suggest that thought cannot be disengaged from a human body active in its world and that knowledge not only partly separates us from the materiality of existence, but connects us to it in deeper ways, as another dimension of human existence. Human beings can then be regarded as bodies of knowledge – active thinkers and persons engaged with the multi-dimensional world around them and capable of producing change.  相似文献   

13.
江怡 《求是学刊》2006,33(1):39-45
身心问题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也被看作形而上学问题的主要内容。但自从20世纪初的一场哲学革命之后,随着形而上学的被抛弃,身心问题也被英美哲学家们看作思辨哲学的最后堡垒而被抛弃了。由于语言哲学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因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工作,哲学家们愈加关注语言使用者的心灵活动对语言使用所产生的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对心灵问题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英美语言哲学发展的最新形式,“心灵哲学”被看作是语言哲学的核心。而在这个领域中,他心问题则是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The self is conceptualized in a multitude of ways in different scholarly fields; at the same time moral agency appears to presuppose a unitary conception of the self.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tension by introducing ‘moral senses’ which inform the normative evaluations of a person. The moral senses are featured as innate dispositions, but they inevitably recruit discursive categorizations in order to function. These senses forward both an ‘individual self’, by experiencing a unitary body, mind and character, and a ‘social self’, that is similarly experienced as a body, a mind, and a character. This social self is enabled by the capacity to internalize other people's feelings and intentions and the need to have otherworldly explanations for observable reality. This integrative framework of moral senses provides an understanding that help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moral heterogeneity and plurality.  相似文献   

15.
邓福舜 《求是学刊》2001,28(3):87-91
东晋兰亭诗的创作源于一种新的山水审美观念。山水之本体是“道” ,兰亭诗人以“玄”应对山水 ,把山水之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表现了诗人的逍遥之趣。兰亭诗的审美经验主要表现在 :将身心共融于山水 ,求得身心俱畅的状态以及对山水景物的独特体悟。兰亭诗矫正了玄言诗理过其辞的情况 ,对山水美的进一步发现与开拓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在探索通过诗歌艺术在山水文学中表达情感和人生感受方面提供了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苏宏斌 《阅江学刊》2011,3(5):136-143
梅洛—庞蒂绘画美学的核心,在于把身体确定为绘画活动的主体,认为画家不是靠心灵,而是靠身体在绘画。身体之所以能够绘画,是因为身体能够使世界变得可见,而绘画的目的就是要揭示世界的可见性之谜。身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能见的,又是可见的,这种两重性使它能够与世界进行内在的相互交流,正是这种交流构成了绘画活动的基础,诸如色彩、线条、深度等"存在的枝条"对画家来说才变得可见,并通过绘画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17.
This comment addresses some of the critiques of “Quantum Mind and Social Science” by the other contributo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hallenge that the mind‐body problem poses to conventional, classical thinking about social science. A quantum social ontology transcends those challenges, and in the process could transform social scientific thinking across the board. As an example the essay concludes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physics of soci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 attacks the practice of "quoting authorities" in science, and cites the need for an open mind to new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the facts they disclose. Literaturnaya Gazeta, February 24, 1962; slightly abridged.  相似文献   

19.
许先文  赵娜 《阅江学刊》2013,5(2):131-136
语言具身认知具有语言学的思想渊源,与近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有着内在关联。语言具身认知的主张和观念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所遵守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有着内在的传承性。系统的整体主义观念影响着语言认知的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将身体、环境、脑纳入语言认知系统中,强调身体、环境、心脑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既是开创国家民族未来的战略工程,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的最大希望。本文指出了当前城市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同伴群体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无疑对城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