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独具风格的民族戏剧之一,它产生于藏族人民生活之中,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藏戏的剧本、舞蹈、唱腔、服装和面具等各方面来看,是在藏族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喇嘛玛尼”)和宗教仪式的酬鬼娱神等各类  相似文献   

2.
浅谈《格萨尔》藏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一般分为寺院藏戏(俗称"羌姆")和舞台藏戏两大流派.据我们实地调研,<格萨尔>寺院藏戏发源于四川竹庆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而<格萨尔>舞台藏戏则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将<格萨尔>故事首次以戏剧形式搬上舞台的是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业余藏戏团.<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藏戏”是西藏地方戏,起源于八世纪的土风舞,正式形成于十七世纪,流行于前后藏地区。藏戏有许多民间剧团和许多传统的优秀剧目,“文成公主”就是这种优秀剧目之一,为藏族人民所热爱,很多藏戏剧团都以能演出“文成公主”为极大的光荣。藏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幼,只要一谈起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就自然地流露出无限亲切和崇敬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丹曲 《中国藏学》2017,(2):189-191
正藏戏是凝聚着藏族文化各种社会信息的艺术形式。它既蕴含了藏族历史的年轮,又折射出藏族的时尚风俗,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在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有着突出的地位。《西藏藏戏形态研究》~((1))一书是西藏民族大学李宜教授和辛雷乾教授主持完成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凝聚  相似文献   

5.
看完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藏族班毕业汇报演出的《文成公主》归来,已经十一点多了;窗外明月当空,四壁寂静无声,人们大都进入了梦乡。然而,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别是这支藏族话剧艺术新军的成长,却久久地激荡着我的心潮,使我一时难以平静下来。《文成公主》原是藏戏传统剧目之一,也是藏族人民深为喜爱的。可是,在西藏黑暗反动统治时期,这出体现藏汉团结的好戏,不仅早被禁演,并且对藏戏也横加摧残。到西藏和平解放时,原有的十二个藏戏团只剩下了一个“觉木龙”藏戏团,当然更  相似文献   

6.
藏戏最初是在西藏、青海、四川以及云南等藏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保重了卫藏地区的“阿姐拉姆”剧,安多地区的“南木特儿”剧和康巴、安多交接地区及果洛地区的“格萨尔”剧,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在印度、不丹等多个国家,藏族聚居的地区也有藏戏在不断流传,人们将青海地区的藏戏称之为“南木特儿”剧中,在藏语的翻译中,表达的是传记、故事等含义。藏戏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区,受到百姓的欢迎有着较大的发展,现今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7.
弦子和热巴是藏族音乐歌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热爱家园、歌颂家园、热爱生活、赞美生活,讴歌时代人民文艺创造的成果,是藏族歌舞艺术中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8.
程艳 《中国民族》2015,(2):59-61
藏戏在藏族的日常生活、民族传统节庆以及宗教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藏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既是对藏戏文化价值的肯定,同时也表明藏戏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已经面临着濒危的命运,亟需要加强保护与传承。近年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西藏自治区政府,都进一步加大了对藏戏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藏族民间艺术以传统文化和宗教为根基,并经过无数民间艺人和艺术大师的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艺术,各地藏族文化艺术呈现多样性,地方特色很浓,并相互借鉴互动发展。甘肃藏族文化艺术,包括歌舞、藏戏、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等,这一切不仅是藏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甘肃藏族民间艺术赖以保存、延续的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各种高科技、传媒所带来的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传播与影响等因素,使得一些藏族民间艺术受到冲击、后继无人而走向消亡的状态。但是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任何无视民族民间艺术的作法就像没有根系的树木,无法体现一个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更无法建立一个民族与世界交流的平台。本文结合甘肃藏区民间艺术发展状况,尝试对甘肃藏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丹珍草 《民族学刊》2019,10(1):57-64, 114-116
格萨尔藏戏将口头诗歌中的“歌”化为具体的表演行为动态实践,集声音、舞蹈、仪式和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是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藏戏剧种。格萨尔藏戏表演通过对古典时代民族民间文化的重构与想象,构成格萨尔史诗更丰富宽广的表达。作为文化象征的表述符号,格萨尔藏戏是口头传统研究中的表演民族志,其歌舞形态为本的言说系统,更贴近格萨尔史诗说唱本体,并重新廓清格萨尔史诗口传与书写之间复杂的关联,还口头说唱以本原。格萨尔史诗戏剧化表演实践与创新中的复合性、融合性、新生性特征和带有实验性的探索,使格萨尔藏戏经历新的蜕变。  相似文献   

11.
唐卡巨作:民族瑰宝现人间文/孙宁海李作文西宁市南行170公里处的隆务镇,既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区首府,也是藏族文化荟萃之地。建于元代的隆务寺比著名的塔尔寺还要早200多年。它不仅是传授藏族语言文字、研习佛教哲理的学府,还孕育并传授了藏医、藏戏和包括唐卡...  相似文献   

12.
藏族曲艺     
藏族是一个歌舞的民族,几乎人人能歌能舞,不但在喜庆集会时歌舞,就是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也要歌舞,借以增强劳动的节拍和减轻疲劳。这些,早已为大家略知或熟知了。然而,藏族中也有曲艺,并且还获得过文化部创作、演出一等奖,却是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藏族的曲艺是很丰富的,它历史悠久,流传很广,象汉族曲艺一样,是群众自己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财富。在这里,介绍几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藏民族通过生产生活寄情于歌舞,以歌舞形式述说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崇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美好理想.藏民族歌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它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著称.由于藏族的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区民间歌舞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相似文献   

14.
藏戏,是西藏古代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艺术品种,也是祖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艺术珍品。藏戏艺术,同祖国其他兄弟民族的戏曲艺术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独特的艺术形式,浓郁的民族风格,奇妙的想象和动人的故事,并披上一层佛教色彩的轻纱,吸引着世世代代的僧俗百姓甚至上层贵族;直到现在,它仍然是藏族人民酷爱的传统艺术之一。藏戏艺术,早就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并对其进行探索。特别在国内,西藏和  相似文献   

15.
藏族自古以来就是喜歌善舞的民族,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灿烂的高原农牧文化和劳动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瑾 《中国藏学》2002,(4):79-84
"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它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传统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跳锅庄"的探析,试图探讨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变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过程和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格曲 《西藏研究》2005,(4):84-89
流传在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卡尔被称为西藏的宫廷歌舞音乐,但是西藏的宫廷卡尔却源自阿里民间的卡尔歌舞音乐。阿里民间卡尔是藏民族积极吸收、融合周边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并不断创新的产物。阿里民间卡尔歌舞音乐既保持了伊斯兰歌舞音乐的基本形式、特点,又融入了大量阿里歌舞音乐的风格和内容,形成既有别于中南亚伊斯兰歌舞音乐又不同于藏族传统歌舞音乐的新的艺术形式。它与阿里普兰、日土、札达等地的各种庆典、迎送仪式和民俗活动相结合,成为阿里地区独特的民间传统歌舞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在对我国藏区民族戏曲的介绍和零星的论述中,一般都只说有藏戏,或称藏剧。包括1980年问世的新版《辞海》还是说“广泛流行在藏族地区的”只有一种藏剧。其实不然,在我国西部和西南五个省区广阔的藏族聚居地域内,因各个藏区的方言语音不同,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特别是音乐曲调基础不同,以及流布地域和历史发展渊源不同,已经形成多种民族戏曲剧种,如藏族的和门巴族的不同剧种。  相似文献   

19.
藏族人民的喜爱的优秀藏戏艺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藏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藏戏与宗教跳神之间的区别藏戏与宗教仪式上举行的跳神,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已为多数学者所公认。由于需要,在此简略地叙述如下:宗教跳神是专门在寺庙里表演,其来源是从前释迦牟尼传播密宗时,根据密宗内容,显示了各种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有做成塑象的,有画于壁上的,也有做成面具的。无论哪个教派,都在密宗坛场修行时所用。有时正修行时用之,有时修行完毕了,穿上喜怒神群的服饰,进行火祭。烧铁堡、抛食子伏魔、驱魔、消灾招福。这些神群的步法要随密宗仪轨内容击鼓敲钹吹号,诵出的词句要和韵,不能各行  相似文献   

20.
青海玉树地处偏远,居住于此地的藏族人世代信奉藏传佛教,玉树藏族人民十分喜欢歌舞,他们的歌舞闻名遐迩。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树民间歌曲内容极其丰富,而盛行于玉树地区的歌舞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玉树对卓曲的发展,卓曲的分类及音乐特点这两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其曲式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