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少不了编者、作者、读者。这三者相互联结,相互推动,结成一张沟通的网络。读者拿到一本好书,会称道编辑点子好,作者写得好,却偏偏忽视了自已在书的诞生过程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书,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产品,总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第一目标的。编辑计划、书稿选题、作品等,应读者需要而生;书的价值也只有通过读者和社会的检验才能体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青年信箱》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社会将赞美的眼光投向编辑部,然而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没有大量来自读者生活的信件,信箱必定毫无生气,再高明的编者、作者,也难于施展自己的才能。读者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它影响和推动着编者和作者的创作情绪、意向和抉择。读者作为社会一员的这种需要必然是群体性的。饱经  相似文献   

2.
书讯     
读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印刷品和传播媒介的影响,但是调查表明,许多报道或研究成果在不同时期是自相矛盾的。《真相与谎言》一书通过大量统计资料向读者们介绍了如何衡量研究成果的可信程度。作者指出,公众对作者的畏惧和敬仰心理很容易使读者误入歧途。报刊上登载的署名“××博士”的文章很难使读者们产生疑问。因而,知识贫乏或头脑不灵活的人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江春媛 《社科纵横》2013,(1):270-271
审美愉悦是小说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实际,思考当下意义,获得审美享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读者对作家和作品的肯定。作家通过多种方式可以带给读者审美享受,这需要读者去了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象征寓意和主题意义等等,分析的过程是读者走进作家作品的方式。一部作品的成功有多种原因,本文从小说美学的视角,通过对理查德·赖特《土生子》的赏析,探讨赖特的写作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凸显《土生子》背后的美学意义,指出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是《土生子》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本·作者·读者——文学批评在三者间的合理游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批评中,存在着"作者中心"范式、"文本中心"范式、"读者中心"范式.在三种范式间合理游走,就像文学活动中以作品为中心一样,在文学批评中也要以文本为中心,兼顾作者和读者;在批评活动中,把作品的原典意义和解释意义区分开来,注重对作品原典意义挖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小说作者的全部努力都为着一件事:感动读者.小说读者的孜孜不倦也只为着一件事:被小说里的人物感动.读者在被小说人物感动的过程中,是受到小说作者的个人意图、叙述技巧和叙述者身份与地位的引导和制约的.英国现代小说<印度之行>的作者通过叙述视角来达到控制读者情感意向,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这说明距离和主体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经典叙述学向后经典叙述学过渡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将我们推出的精神产品置于读者的监督之下,同时也为作者的“题外话”提供一席之地,我们开辟了“读者·作者·编者”这一新栏目。欢迎社会各界朋友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跨入了后工业化,与此相悖的是,明显背离科学的种种通俗文学却盛行不衰。这个尖锐的矛盾迫使我们将目光从作者移到文本的实现者——读者身上,对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或许有助于解开这个谜。阅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维系生命的基本形式。这一形式由二大部分组成:阅读心理和阅读行动。前者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动力,后者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方式及其实现过程。人类通过阅读能够满足一些心理需要。通过认知性的阅读可以解除人类由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无知而造成的不安全心理;通过阅读还可以补足现实生活中爱和尊重的匮乏;当然,阅读最能满足的是人的发展需要。那么,通俗文学的阅读能满足人的哪些需要呢?  相似文献   

8.
我很爱读贵刊《读者·作者·编者》栏,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里,也想借这一栏篇幅,谈谈我个人在阅读、翻译外文书刊中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及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和同志们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叙述从佛陀到阿育王这段印度历史的一部专著,作者崔连仲。全书共32万字,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引论部分首先回顾了从印度河文明到恒河文明的整个历史,从印度的史前文化到婆罗门教的产生都分节做了说明,可以使读者对整个印度古代文明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本  相似文献   

10.
本刊启事     
《学问》2015,(5)
<正>一、中国知网收录通知《东北史地》杂志,自2008年起,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该库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该库收录,请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我们将在向该库提供电子版时从中撤出。二、2016年《东北史地》订阅1.邮局订购我刊为邮发刊物,邮发代号为12-84,每册定价10元,全年6期共60元,读者可以通过各地邮政局(所)订  相似文献   

11.
书讯     
由法国鲁迪尔出版社出版的12卷袖珍本《法国思想史》是一部通俗易懂,深受广大学生、教员和读者所喜爱的书。作者在编写本书之前,搜集、阅读了大量有关的书籍和资料。因此,本书涉猎广泛,叙述真实,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思想史。第1卷《时  相似文献   

12.
期刊编辑过程是作者的文化创造、编者的文化选择与读者的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读者、编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对期刊文化属性的认识给期刊定位研究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它涉及全球化背景下期刊的文化根基、读者需求多元化背景下期刊的文化取向和产业化形势下期刊文化竞争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社会》1994,(2)
本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四方的各界读者朋友大量热情的来信。内有批评、或有赞扬、更有值人思索、有利本刊工作改进的警策良言。 为加强编者、作者、读者的三方沟通、交流,本刊拟不定期开辟《编读往来》一栏,集中传播读者、作者们的声音,兼作编辑部同仁广交各界朋友,互诉衷肠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谢延秀 《学术交流》2005,7(10):155-158
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以及艺术文本与作者关系的非直接性,对同一审美客体或阐释对象,不同的读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戏剧《牡丹亭》中三位人物对《诗经》卷首的《关雎》的解读,可以总结中国古代大致有三种文学批评方法或阐释模式:“教化”模式、“会意”模式和“断章取义”模式。对此进行分析,对如何做一个现代的理想读者,如何把握文学批评或阐释的规则,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论“公共空间”中的“文学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空间"是多元存在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个文学空间.媒体所营造的公共空间中的文学空间是由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共同参与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公共性"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进行自由的讨论争鸣,媒体改变了作者的创造状态.在新文学的传播中,这一空间改变了读者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这又反过来影响着报刊风格,及审美趋向.本文试图理清"公共空间"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契合之处,对文学公共空间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岛崎藤村的《家》无疑是岛崎藤村小说创作中的一部重要的长篇。濑沼茂树称之为“构成藤村文学一大高峰的独特的杰作”,“自然主义文学的纪念碑式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里 ,作者为读者叙述了走入近代后两个旧式大家族的崩溃 ,同时又展现了两个与传统大家族在结构上不尽相同的小家庭 (或者可以称为“新家庭”)。其中还穿插描写了存在于旧家族与新家庭中的一个觉醒者的理想、苦痛、感慨和悲哀。在作者笔下的旧式大家族中 ,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的威严和权力 ,可以读到家族兴亡在每个家族成员心目中的份量 ,可以体验到家族制度对于人的个体自由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由于读者的文化素质不同所致。本文称之为读者群的级差性。作者提出划分读者群落应以如下三方面为依据:内在图式、审美期待和阅读行为。据此将读者划分为研究型、求知型和消遣型三种类型,并分析了各类读者群的基本状态及对文学创作与接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在人类精神领域无不具有相互丰富补充和综合性启迪作用。诗人在读达尔文的著作时可以从审美角度去欣赏伟大自然科学家的风格和文笔,科学家同样可以从科学方面(如心理学)去分析文学作品。这一相互补充的结果会更加深入和更加全面地发掘人类各种精神活动相互联系的共性。本文作者从认知和启发意义的角度探讨了侦探体裁文学作品对读者(观众)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倪  茜子 《学术交流》2012,(1):164-166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通过对《今昔物语集》的改写,体现了作者在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手法设计和新主题发掘方面的个性。《竹林中》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以及尖锐而透彻的剖析;贯穿整篇小说的怀疑主义情绪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怀疑主义思想,也使改编后的故事脱离了肤浅的愉悦功能,真正使读者有所得;借助大盗之口所表现出的黑色幽默,强化了作品的社会批判价值与现实意义,彰显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20.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体现在该部作品的语言、结构和叙述策略上.通过精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我影射性结构的构建,精妙的叙述策略的运用,纳博科夫创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小说世界.该小说世界的创造,体现了该部作品浓厚的自我意识,使读者认识到纳博科夫一贯的创作思想-艺术性是他文学创作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说明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是由读者发明的,作者在作品中寄寓意于读者,而读者自己也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中探讨小说理论,通过严肃的自我探索,借助语言创造更符合主观心理现实的小说世界.因此,<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反映了该部作品的独特性及其文学价值所在,同时也展现出<洛丽塔>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文本,正是由于该文本的这种特性才使得很多对<洛丽塔>的评论都体现了一种双元性,特别是在审美和道德问题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