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特色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是晚清最早的"洋务学堂",也是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学不但有系统的外语以及西学课程,而且还将课堂外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试图对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西学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师同文馆设立于19世纪60年代,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等级性质对于我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以及教育比较史学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界至今对此却无定论.大量史料和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表明,京师同文馆比天津中西学堂早30年成为高等学校,而且是中国独立按照欧美大学模式建立的近代高校.从设学目的与培养目标看,同文馆主要培养能与外国人交涉国家事务的高级文官;从学校管理与组织建设的角度看,同文馆是一所总理衙门的直属高等学校,具备了当时最大规模的机构和设施;从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看,同文馆的教学内容与19世纪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是一致的;从教师学养和学生素质上看,同文馆师生的素养较高,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开始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在京师同文馆引进了自然科学知识,形成了与传统人文教育相区别的自然科学教育,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京师同文馆的自然科学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它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外语教学界对外语教学方法的探索早已有之,在西方,早在1793年,德国就出现了最早采用语法翻译法的英语课程;在中国,1862年,满清政府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绵延几百年,前人对外语教学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二、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简析 1.十九世纪末以前的外语教学,翻译法(the Translation Method)占统治地位。翻译法用母语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在与列强交涉过程中,语言成为了最大的障碍.于是要求开办语言学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各类外国语学校应运而生.以南北最具代表性的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为例.从两馆的基本概况、教学特点、南北学校的差异以及影响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旨在探明作为近代外语教育开端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的外语教学和翻译活动.从中总结出其对我国近代外语外交人才培养和对近代科教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京师同文馆在当时尽管是被动开放,但它率先将近代科技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历史启蒙意义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7.
1880年京师同文馆翻译出版的<富国策>,是近代中国首部经济学译著.其翻译者是同文馆副教习汪凤藻,后经总教习丁韪良鉴定而成.该书并非完全按照原书翻译,而是有所取舍,采取补充说明、增加评论、调整、不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富国策>对近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旨在落实培养“学生—译员计划”的京师同文馆,一般也被视为晚清洋务运动的一部分,有人甚至将其作为洋务派更为宏大的教育改革、政治改革计划的开端。但是,同文馆努力试图在外国语言学校与西方化的近代学院之间、在西学与中学之间保持的平衡,并非从一开始就呈现了出来,也不是所谓的在语言学校的掩护之下来试图对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官制度进行的“改革”,而是有着它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性。探讨同文馆在自我定位和实际处境之间的不断谨慎调整之原因并对其过程进行解读,对于同文馆与晚清“学生—译员计划”的重新认识,乃至对于十九世纪后二十年所发生的中学、西学之争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同治元年(1862),经议政王大臣奕欣提议,清王朝在京设立了京师同文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自海通以后,与外国的交往就已经成为清政府的至关重大的政治事务,在此期间,西方各国派驻中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大都重资聘请中国人为其讲解中文,可是,清政府却一直没有留意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于是,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只能依赖于民间的通事,《清史稿·选举志》在陈述五口通商以后清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情形时说:“自五口通商,英法联军入京后,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先是交涉重任率假无识牟…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来华传教士文化活动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他们一方面进入洋务派创办的各种官方机构,如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西方史书编译;另一方面通过教会出版机构,把大量西方史学著作译介为中文。传教士引介西方历史的活动旨在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西方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京师同文馆1866年增设天文算学馆,开设科学课程,用英(外)语教学科学,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提升了英(外)语教学层次,增强了洋务学西学运动的实用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迈出了我国英(外)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复合型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实现两者的融合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借鉴多元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将“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融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并就如何构建这一新的培养模式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既有研究往往注重西方文化和教育体制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冲击之外部影响,而对中国教育自身的演变过程关注不够.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为研究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自身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以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及1866-1867年关于添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论为例,重新分析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形成的内部关系,可以发现西方科学教育模式的可学习性、中国有学习西方教育模式的强烈功利性动机以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自身分裂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教育模式的三个必要条件,而这也正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形成的认知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4.
洋务运动时期正是中西文化不断冲突、整合的特殊历史阶段。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清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翻译机构,系统地出版介绍和传播西学。这些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都发展成为晚清重要的西学传播中心。洋务运动时期的英语翻译和出版活动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媒介,促进和推动了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中国传统的思维和语言方式的转变。同时,洋务运动时期的西方科技图书的译介出版活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17至18世纪,基督教第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国,由此导致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接触跟当下的跨文化交流与对话,跟当下学界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一脉相承。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当今跨文化对话的起点,当今的跨文化对话,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继续。明清间两种文化传统在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面临的问题,在当今的文化交往中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说,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基于此,仔细审察、反思这段历史,对于今天的跨文化传播,对于比较文化研究,都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更加密切的培养机制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机构以此加强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历史转型,并逐渐从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本文从外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将对全日制教育类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以及相关资源建设和自主发展等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硕士是我国近年来新设置的一个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学位。本文运用模式研究方法 ,具体阐释 :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模式的课程优化设置 ;经济学分析基础上的模式选择及模式评价 ;模式培养水平的衡量尺度等几个问题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1880年京师同文馆副教习汪凤藻将英国经济学家法思德的<政治经济学提要>翻译为<富国策>出版.1896年,陈炽与朋友合作将其重新翻译后发表在<时务报>上.与原著相比,<富国策>比<重译富国策>更详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之意,<重译富国策>在行文上比<富国策>更简洁流畅易懂,但内容删略较多.  相似文献   

19.
京师同文馆既是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产儿,也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推动者.同文馆在对近代西方外交观念的传播,参与对西方的外交考察、驻外使领馆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外交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洋务运动的其他事业的命运一样,同文馆并没有改变晚清外交被宰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高师院校现行的公共外语教学两年制的课程设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构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2 2”课程设置模式的观点,并对此模式的内容构成、核心、指导思想以及在构建和实施中所必备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