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而伴着风险社会而来的灾难又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新问题,因此反思现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从加强立法、完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等多个方面来构建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鉴于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高校经济财产的损失,限制了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通过搜集并总结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的成果,基于COSO报告,结合高校自身组织特点,从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系统构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一步研究分析形成评价模型.通过实地调查,采用评价模型,对某省高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据此分析得到健全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审计职能,促进风险识别评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岛市个人信用消费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市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凸现。分析青岛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总量及内部结构,可见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来自于消费者、银行和制度三方面。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为:从银行自身角度建立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外部环境角度建立青岛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健全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的贯彻实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农村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现实问题.由于传统观念、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造成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关系复杂,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发展,应针对造成双方矛盾的原因入手,达到化解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社会保障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政府在其中责任重大。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障问题由来已久,而且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政府对于建立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负有重大而复杂的责任。在建立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调整中,我国政府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发挥主导推进、兜底投入、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在观念转变、制度设计、财政投入以及法制健全等几个方面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村委会的选举是现代化在农村推进的政治产物,其完善和发展必须纳入到现代化的视域来进行考察。社会转型引发的格局调整使得制度体系处在一种变动、整合的状态,再加上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村委会选举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以现代化的视域审视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是实现农村治理民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要坚持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动力、以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为基础、以深化选举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以健全选举法治体系为保障、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领导力量,实现村委会选举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摘要]我国要实现十七大报告所提到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农村短期内只能构建独立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必须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通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内容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常态化供给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系等路径,逐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管理操作流程不规范、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控制评估、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等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格局基本形成,但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制度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期待。各地实践表明,我国基本具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但这一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进行,其基本框架应由养老、医疗、就业、工伤、生育、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制度体系构成。当前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点在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体系等问题的突破。同时也将面临以下难题:实现全覆盖难、保障资金的筹集难、保险关系转移难、保障功能扭曲效应的消除难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持续进行了18年,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还未完全放开。通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实际为例,在分析评估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和变化趋势基础上,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提高定价能力和发展中间业务等建议,将利率风险降至最低,不断完善银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及其现实困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最广泛的社会民主,加强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当前,此项工作正面临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不顺畅、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权利边界模糊、宗族势力、贿选现象以及村民素质低下等诸多现实困难,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此项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民族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传统的社会管理组织,它们在村委会或基层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职能薄弱方面能发挥惊人的作用,配合村委会对民族地区村寨进行有效管理,促进村寨稳定和发展.“寨老”组织就是侗族地区农村的一种社会管理组织,在侗族地区村寨中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对村寨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以及农村的社会管理创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社会性作用,成为侗族村寨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和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村委会选举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委会选举中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正成为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重视对村委会选举中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适应税费改革后农村社会矛盾变化,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和重塑政府形象,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当前,学界对村委会选举中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尚未给与足够重视,缺乏较为专门系统的研究。研究村委会选举中的群体性事件,要从一些旧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要与保障和落实农民的政治权利联系起来,与农村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新情况联系起来,将其置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之中,合理定位相关法律应对机制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两票制是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制度创新。起先 ,它是应对农村党支部权威危机的偶发产物 ,是党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技术 ,随后在解决两委关系的脉络内发展成为一种组合选举模式。文章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两票制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 ,以及从组织技术到选举模式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 ,讨论两票制对于解决两委关系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观念、组织体系、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构建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一致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同时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以及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统,为全面实施新协议操作风险资本框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村委会和党委会的功能不清晰,其成员之间的交叉任职直接导致了村级管理中采用的分权制度变成了村干部的双重授权制度,由此造成的村干部双重职务人现象,又引发了村干部的业绩替代行为和职位权力向个人权力转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村干部激励和制约的双重失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若能建立有效的单一授权制度似可消除以上弊端,从而达到对村干部业绩的准确评估和权力的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中国新闻传媒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由于中国新闻传媒的特殊性,目前中国新闻传媒的市场身份兼备经济和政治的二元内核,它是"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双法人"主体。这种"双法人"主体身份的获得缘自中国新闻体制变革中国家主导下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它通过我国新闻传媒社会主义影响力经济市场竞争"义"、"利"的二元取向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论媒体传播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进行科技推广具有一定效果。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农民受众的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媒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受体对科技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和理解度普遍较低;(2)对科技类信息的赞同度、支持度较高;(3)不同收入地区的不同类型农户对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有较大差异;(4)电视媒介在传播新技术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5) 人际传播科技的效果好于大众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9.
新农保操作风险范围大且性质复杂。通过风险评估发现,新农保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以及外部事件引发的操作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为此,针对这些风险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层次;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惩挤占挪用新农保基金的行为;调整或新增县级新农保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提高经办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实行"问责制"等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在市场经济不断渗入和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背景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多中心的乡村治理格局正在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方式。农村社会组织作为治理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推动农民集体行动和孕育基层民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简要回顾乡村治理变迁历史过程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地区一个典型的乡村组织个案,具体阐释农村社会组织在当代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各类农村社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村民个体等治理主体间合作协商是解决目前乡村社会治理困境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