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施宏 《学术论坛》2012,35(11):153-155,159
物流作为连锁超市核心经营技术密切关联着超市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经营更多考验着物流链的品质。连锁超市作为现今城镇生鲜农产品的主导供应平台,如何在物流供应链设计、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组织控制等方面与国际领先物流水准缩小差距,增强连锁超市物流的科学化系统建设,是确保其生鲜农产品的超市供应能力和超市社会责任和组织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山西省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却存在着物流主体素质低、物流渠道长、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网络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应采取培育第三方物流主体、积极发展环节少多元化的流通渠道、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以及完善物流信息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而农户经营组织化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文借助制度创新模型的分析框架,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讨论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市场制度环境的变化与家庭经营面临的困境、农户经营组织化的逻辑与形成机理等问题。本文认为,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了等级制和合作生产制缺乏可行性,使农业家庭经营成为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农产品市场制度环境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当前条件下还未实现的潜在收益,也使家庭组织遭遇市场和组织的双重失灵;制度创新第一行动集团的出现,使农户经营组织化成为可能,不仅保留了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克服了单个农户获得技术服务难和进入市场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世贸组织框架中,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相比较,青海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约束、基础设施落后、装备水平低,科技发展缓慢、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等一些制约因素,使青海农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为政府今后农业发展决策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如何面对农产品国际大市场,加快青海的农业产业发展,值得思考和研究。遵循WTO农业保护基本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产业经济管理方式,促进青海农业的新发展在WTO框架下,农业保护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保护,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如对科技水利、环境保…  相似文献   

5.
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从主要关注生鲜农产品的价格变得越来越关注生鲜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超市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以及产品的可追溯性比农贸市场要好,所以超市将成为未来人们购买生鲜产品的主要场所。构造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以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经营成本、高经营风险、高环境约束、低信息对称、低经营合作、低经营素质等是小农户经营困境的表象特征。造成小农户经营困境的成因在宏观层面主要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尚未得到跟进优化,国家对农产品价格尚未进行有效管控,以及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得到切实健全;中观层面主要有地方政府、新闻媒体和中间商的消极影响;微观层面主要有综合素质水平不高、销售渠道不多以及市场信息不畅。破解小农户经营困境的当务之急,是要坚定不移地促进小农户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小农户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帮助小农户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鞭策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为小农户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在现行分散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下,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大力发展出口农产品,关键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重要原因是农产品流通不畅,主要表现在流通环节多,市场主体单一,功能缺位。美国拥有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模式先进,主要包含“双(多)段三(多)元式”和“现代单段二元式”结构。在对美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分析研究下,结合我国农产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流通格局,以及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特点,新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从供应链长度、流通结构、营销渠道组织及市场运行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推动农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在分析影响发展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的基础上,探寻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建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模型.结果表明:建设大通道,联合走西口,形成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西部地区逐步引进冷链、保鲜运输;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创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是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贸市场超市化是大势所趋,南宁市"农改超"项目实施中存在农贸超市生鲜供应链不完善,价格居高不下,经营品种单一、无特色,连锁经营的管理方式不当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改造和建设南宁市农贸超市应明确农贸超市的定位;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连锁经营,降低经营成本;发挥规模效益,增强农贸超市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农改超"的发展;加强宣传与引导,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市场基础设施总体薄弱,规划布局不合理,交易方式大都落后且单一,市场信息化水平偏低,市场管理水平不到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不规范,产销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文章以2011年和2012年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为切入点,提出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层次梯度和试点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专业的电子商务做基础保障等措施,以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本应是我国的优势,但入世以来,这类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却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与我们入世前的研究预测不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消除农产品出口贸易障碍,农产品出口必须实行标准化、组织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河北学刊》2012,32(4):142-145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农产品物流中食品安全问题及原因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其模式特点,探寻中国农产品物流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区位化创新战略。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物流区位化双层物流联盟的框架创新、层次创新、路径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能够提高流通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使农产品物流系统与整个经济系统达到可持续的运作状态。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与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新环境,需要我们全面分析河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竞争力弱、农民增收减缓、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与矛盾,洞察新环境对我省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点及力度,把握有利于我省农业发展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依靠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和财产组织形态,培育发展农业市场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询 《北方论丛》2004,(1):105-113
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是农户.然而,在农民家庭与农户的一致性程度方面,中国与欧洲是不同的,由于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布较为分散,两者的一致性较高;而欧洲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农户中包括了较多非家庭成员,两者一致性相对较低.在由于制度、耕作技术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对农户间合作的需要与合作社会形式方面,以及以村落为分析范围的社会中间组织方面,中国与欧洲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销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重要性。在新的市场环境下 ,要改善我国企业营销工作的滞后状况 ,突破传统营销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全面创新成为唯一选择。探讨企业营销创新尤其是更贴近市场操作实际的营销策略创新 ,对于纠正我国企业营销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和失误 ,全面增强企业的综合营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着对产品策略创新的理论进行研究 ,在对近年来涌现的营销新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 ,融入一些个人的见解 ,并结合我国企业营销实际 ,力求构建一个对产品的策略创新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动因——资源禀赋入手,以弗农·拉坦的实证研究和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探寻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化路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提出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依据土地、劳动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应完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各地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要素禀赋结构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构建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为变量的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模型,可以揭示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态机理以及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行为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既有的要素禀赋结构下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并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而变迁。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将会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偏离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政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必须建立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前提上。当前,为促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开放、自由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农业生产单位的自生能力,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保险制度和补偿机制以降低农业规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