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北美的领军人物,福斯特对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了深刻剖析。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解决途径在于实现社会结构的变革。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对我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场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热潮.阿格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消费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异化消费论;奥康纳试图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列,进而提出了二重矛盾论;福斯特从马克思理论本身出发,在生态学视域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将马克思的生态观归结为新陈代谢裂缝说.生态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呈现出一种地位不断加强的发展过程.但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过度突显,导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淡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当中给予生态观准确的理论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生态文明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社会思潮。有机马克思主义倡导马克思与诺斯·怀特海的“联姻”,通过批判“现代性”来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以诺斯·怀特海哲学为基础并建立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出发,在批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对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自然观也提出了否定,它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二者在理论基础、哲学立场、思维方式上存在根本不同,对这两种自然观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还可以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关于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福斯特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解决环境问题的荒谬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活跃在当代美国的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都对生态危机给予特别的关注.福斯特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反生态的本性,并提出了通过生态一社会革命实现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世界,从根本上引领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以怀特海的有机思想为基础,深刻反思和批判现代性,认为正是现代性使人类陷入生态危机等困境,所以必须建立生态世界观,引领人类走上生态文明之路.显然,两者的生态危机理论既一致又有分歧.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本化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关键命题。在他看来,自然资本化无论如何被"包装美化",都绕不开资本的反生态本性,其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乌托邦与资本狂妄症。对此他分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刻批判:自然资本化实为商品拜物教的流变形态、驱迫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致使"人—自然"之间新陈代谢断裂。当前阶段,中国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载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空前双重压力,福斯特批判自然资本化的思想能够带来一些有益启示:"与自然和解",避免"拜物教化"自然;正确看待资本与管控资本的"深层不道德";正确处理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构和践行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其《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中鲜明地表达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制度替换之路。福斯特坚持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并开始注意生态运动中的阶级问题。近年来,对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新帝国主义抨击以及对社会主义复兴的期望,尤其是对阶级斗争等革命斗争形式的强调表明,福斯特正在超越生态社会主义,并尝试进行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福斯特在其标志性的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马克思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基础,致力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重建,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最为全面的辩护,恢复了马克思作为生态学家的本来面目,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下国外研究领域中较受关注的两种生态文明观分别是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以克莱顿为代表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它们皆以生态文明关怀为价值旨趣而存在共性,但因其理论批判武器不同,对危机根源分析的侧重点以及解决危机的措施又存在不同。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论作为思想根基,将生态危机根源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并主张生态社会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将生态危机根源指向现代性并主张建构为了共同福祉的有机共同体。两者凭借各自的研究路径所进行的理论尝试对于拓展马克思的生态视野具有时代意义,特别是有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勇气以及积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家园的努力,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理论参照和现实借鉴,也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不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要分支,也是欧美绿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欧美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挖掘、对生态唯物主义的建构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学批判,在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福斯特生态社会主义构建的思想更是从生态批判的角度提供了新时期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早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奥康纳生态危机理论的两个来源。奥康纳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发生逻辑,其关于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从"分配性正义"到"生产性正义"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认为,生态学是反对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他批判了“经济增长有限论”和“自然资本化”理论,批驳了生态帝国主义的错误观点,驳斥了“技术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仅仅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生态技术的发展是不能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和批判精神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对生态危机的原因追溯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并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因的理论剖析,试图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生态化解之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危机理论。笔者主要对国内生态哲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呈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多层次剖析和多维度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阿格尔是从反思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入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消费危机产生的根源,以生态、需要和消费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来建构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理论的缺陷在于他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消除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异化,其结果就无法找寻革命的主体,显示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15.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从自然与社会关系入手,通过阐释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发展历程和重新建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形成自己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其理论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学思想,而且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深化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对我国现阶段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将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具体劳动从属于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为了交换;资本的求利本性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围绕交换价值而展开,因而环境破坏与生态危机不可避免。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和平环境下的无政府地域的成功范例为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建构起生态社会主义——它的远期生产目标是为了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它代表着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又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要;其特征是以生态为中心的快乐生产,使用价值和质量高于交换价值和数量。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这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改变人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当时流行的关于生态危机性质和根源的观点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威廉·莱斯对生态问题的根源和出路作了积极探讨。在他看来,控制自然的观念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最深层根源,并由此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即变革经济发展模式,实行一种稳态的经济模式;重新评价人的物质需求,发展一种新的需求观;改变现有的消费方式等,从而在理论上奠定了以生态危机理论为重心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威廉·莱斯的思想不仅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而且对于我们当前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也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是资本逻辑违背生态正义而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人们再次求教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人类第二次正义危机即劳动者不拥有基本生存资料的经济生态危机时代,它的主要理论是把人类从第二次正义危机中解救出来的理论。但是,一则由于这一历史任务遗留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和资本逻辑依然统治世界),二则由于马克思哲学构建的深广历史内涵触及人类学生态学的根底,从而它也能够解救人类面临的这第三次正义危机即生态危机。马克思生态思想与西方生态思想的不同,主要在于马克思首先从社会生态考虑问题。他直接间接提出了社会生态的四大生态原理:其一,人与自然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其二,人与人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其三,人自身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其四,"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健康发展原理。这四大原理是马克思社会生态思想的基石,它为从社会立场解救生态危机、开辟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根源不在自然界,而在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伴随生态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诉诸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使用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建成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这也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大卫·佩珀从现代主义的立场出发,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并进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生态中心主义,实现红绿联盟的重要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他主张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把生态危机的出路与社会主义前景密切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以社会公正为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佩珀的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对于我们当前解决生态危机,实施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