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句法平面结合语义确立句法-语义框架Ⅰ"Np1施事+用+Np2工具+把+Np3材料+V+成+了+Np4成事"和Ⅱ"Np1施事+V+了+数量词组+Np2成事"对制作动词进行界定,规定只有可以同时进入两个框架的动词才是严格意义的制作动词。制作动词有着自身独特的句法特点,其所带宾语与典型受事宾语存在深层语义和表层句法上的差异。不同的制作动词或同一制作动词在相关句法格式中有时会呈现出句式转换成立与否的不对称现象,影响因素与动词的语义结构要素和语义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从动宾式动词分类、宾语的分类、语素意义角度分析动宾式动词结构、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认识其使用规律,以便能让"动宾式动词+宾语"能得到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问/对+NP1+Vt+NP2"结构中,介词"问"只能接"人"宾语、"取入类"动词;"对"则可接各种宾语、不接"取入类"动词。二者用法相同之处源于上古它们同处一个固定的"问对结构"中、语法化过程相似;不同之处源于二者起点词的语义、虚化后语义滞留程度和使用频度范围等不同。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动宾结构——“动词 +复杂宾语”。在这种动宾结构中 ,动词所带的宾语必须是一个名词性偏正词组 ,也就是说 ,宾语中的定语是必现的。这种“动词 +复杂宾语”现象主要是动词和宾语互相制约的结果 ,这种制约不但体现在语法上 ,而且还体现在语义、语音和语用上 ,其中 ,语义在大多数场合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代动词"来"不仅可以带名词性宾语,而且还可以带动词性宾语;在由代动词"来"构成的述宾短语中,宾语对数量词有强制性要求,不论是名词性宾语还是动词性宾语,宾语中一般要有数量词或量词,甚至用数量词直接代替宾语;数量词有使宾语有界化、指称化及标记焦点等功能,同时其标量功能弱化.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动词宾语具有丰富的语义功能,在篇章中采用何种语义功能的动词宾语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了解动词宾语的不同语义功能对深入理解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之间的搭配受一定语义特征的制约。出现在“动词 来 /去”表实指趋向动补结构中的动词 ,在语义特征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宾语在“动词 来 /去”动补结构中的位置、语义性质、语用差异及对动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选择及排除”构式义的浮现是由于宾语往往来自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语义场,语义场内成员互相对立的关系使“选择及排除”义得以浮现。“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义则是通过删略受事信息、添加事件背景信息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同源宾语构造包括谓语动词和与谓语同源的名词及其修饰语.文章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同源宾语构造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然后进一步探讨了经过整合后这一构造的语义侧重,说明了同源宾语构造和动词+状语构造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构造,具有不同的语义侧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代体宾语的语义搭配与生成机制存在自身的逻辑规律。本文从语言认知的角度,以"自主-依存生成框架"为理论模型,在相邻(相似)的牵引下,对语言"V-O(代体宾语)"现象的搭配内容进行认知识解。代体宾语语义搭配存在四重维度结构关系,即动词性成分V和代体成分On之间的目的 -工具关系,因-果关系,动作-方式关系,整体-部分关系。代体宾语新创结构的语义生成以依存成分[V+O1]为生成基础,最终回归到说话人意向的自主性,完成了代体宾语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他研究棉花是‘黑劳模'"这种句子语法上的可接受性,归纳出结构形式为"主语+动1+是+宾语"的动词连用句,并探讨它与相关句式的变换情况,着重比较了它们之间语义语用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各家考释西周金文"蔑(曆)(历)"一语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共同点是"动词+定语+宾语"句法.接着从"蔑汝(曆)"之"汝"为宾语、"穆王蔑长"和"长(田)蔑(曆)"上下文互勘、"蔑某(曆)"和"赐某金"上下文对举等三个方面来证明"蔑某(曆)"是"动词+宾语1+宾语2"双宾语句式.再从张光裕发现的新铭"加曶(曆)"一句出发,系联"加子白义"一句,以传世文献作为旁证,提出"蔑(曆)"即"加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语法学界一向认为动词"吃"、"喝"可以带工具格宾语,但文章认为动词"吃"、"喝"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带工具格宾语,"吃大碗"、"喝小杯"类的短语中的"大碗"和"小杯"实质上是数量格而不是工具格。文章从句法和语义、语音三个层面论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V1 V2 O”向“V C O”的演变,可以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来进行分析说明。句法结构中某个成分的语义特征的变化一定在功能上有表现,反过来,功能特征发生变化,必定伴随语义特征的变化。“V1 V2 O”演变为“V C O”,关键是第二个动词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可以通过对其语义特征变化的分析加以解释和证明。上古汉语有一类“结果自足动词”(“综合性动词”之一种),这类动词具有[ 自主]、[ 可控]、[ 终结]、[ 外向]语义特征,在上古汉语里,它们在句法结构中必须与其受事成分同现,受事成分或位于其后作宾语,或位于其前作主语。只有当这类动词位于“V1 V2 O”结构的V2 位置时,“V1 V2 O”才有可能演变为“V C O”。这是因为到中古,这类动词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带宾语的能力减弱并逐渐消失,同时他们的[ 自主]、[ 可控]、[ 外向]语义特征也减弱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5.
公式N_s+[给+N_1+N_2+VP]中,N_s代表主语,“给”是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它要求带两个宾语:N_1代表直接宾语,主要指人;N_2代表间接宾语,主要指物,有时也可以指人。VP代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例如: ①他给孩子们茴香豆吃。 N_s N_1 N_2 VP ②妈妈给小王一块布料作裙子。 ③组织上给老张三天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④我给他一只猫捉耗子。 ⑤学校给老教授两个年轻人作助手。 N_2 本文似对该句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该句式的语法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把"的宾语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平面的理论,分析"把"的宾语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许多新的特征."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后结构主语,它就在"把"后,是介词"把"的宾语;"把"的宾语是受动词支配和影响的成分;它不应当分析为主题.  相似文献   

17.
从合作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表征经济原则、句法规约等视角考察宾语无修饰语的同源宾语构式在英语语言中的生存性,讨论同源宾语修饰语的多种语义功能,可得出结论:同源宾语构式在其宾语无修饰语时生存性极低,完全可以由简单、自然的"主语+谓语"构式替代;同源宾语构式中宾语的修饰语具有提供主语的认知信息、提示谓语的实施方式、提高宾语的语义价值、提调构式的语义重心等多种语义功能.同源宾语构式中的宾语修饰语是此构式在英语语言中赖以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老挝语母语者中介语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得出老挝语母语者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同时基于泛化
理论分析老挝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类型和习得难点。在将老挝语母语者的习得顺序和其他非汉语母语
者的习得顺序二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指出老挝语母语者习得“动词+ 处所宾语+ 来/去(本义)”的顺序比其他非汉语
母语者提前,这一差异体现了趋向补语习得的非线性。针对老挝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的以下难点:(1)简单趋向补语误
代复合趋向补语;(2)“到”作趋向补语;(3)回避使用“把”字句;(4)“动词+ 处所宾语+ 来/去”句式的习得;(5)同类
补语之间的误代;(6)动词后同时带复合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和补语的错序通过例证说明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描写了宾阳话的述补结构和体标记的分布特点和语序特征,并通过与近代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成果相比较,指出宾阳话的述补结构仍使用"动词+宾语+补语"的"VOC"为基本语序是近代汉语语法特征在宾阳话中存留的结果。同时,进一步指出宾阳话体标记使用"动词+宾语+体标记"的"VOA"语序是宾阳话述补结构仍以"动词+宾语+补语"的"VOC"结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顶峰.通过对<红楼梦>中 "被"字句的句法结构、使用频率、运用特点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展示<红楼梦>中"被"字句总体特征,并得出"被"字句的应用特点.一是主语+被+宾语+动词;二是主语+被+动词;三是主语+被、为+宾语+所+动词;四是主语+叫、让+宾语(+给)+动词;五是"被+动词+之+名词"组成名词短语做主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