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科学的结论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理论的重要基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也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邓小平以其无产阶级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我国外交制定了一系列原则、政策,对国际形势作了科学的论证和预见,为今后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文具体从五个方面论述:(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二)独立自主,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的基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方法;(四)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国际形象;(五)“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引路人.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把社会主义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适时把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的发展机遇,并在准确判断国际局势的基础上确定外交策略,实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邓小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奠定的和平崛起战略,从而继续有力地将中国和平崛起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所坚持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他倡导了改革开放 ,领导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由此打开了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的大门。邓小平领导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中国开辟并推进了通过和平发展来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领导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科学地判断时代主题 ,清醒而准确地把握中国所处的时代方位 ,着眼于世界可能和平的趋势和中国必须发展的要求 ,领导中国制定并实施了适宜的对内对外政策 ,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制定了战略、创造了条件。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开创和平发展之路的过程中 ,坚持并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指导原则和道德规范 ,把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 ,谋求世界的和平进步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为此 ,邓小平继续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并依据 80年代末以来的国际新形势 ,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探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我国外交路线的调整和对我国国际战略的理论贡献.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邓小平对发展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所作的新分析和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时代问题的理论.第二部分阐述了邓小平提出的实行不结盟的完全独立自主的全方位的国际战略方针,以及抓住有利时机,立足本国,集中力量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好的决策.第三部分探讨了邓小平对世界如何走向和平与发展所提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和新策略.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着邓小平的大思路,把我国建设好,为中国和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功绩就是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做出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的国际动因主要有五个方面:遏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政策的调整,符合国际大环境与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和指导我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时 ,始终把“两点论”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的“两点论”思想 ,是他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根据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思想所作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作为一名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他从世界战略的角度,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通过科学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战略的新思想,其中主要包括:一、对当代世界主题和国际形势的科学论断与分析。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三、关于改善党际关系,促进国际共运新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些科学论断卓有成效地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主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利用和营造国际和平大环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 ;不对抗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是邓小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主题的基本内容 ;利用矛盾、处变不惊、灵活务实、韬光养晦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 2 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关于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最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思想是 :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的根本任务 ;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永不称霸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 ,世界和平就越有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实践的教训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在实践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雄伟战略,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一些有益的东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继承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战略思维方式。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构成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外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一次次的国际风云变幻中,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把握了准确的方向,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对世纪之交世界格局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提出了正确的外交战略方针;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坚持理论创新;他反复强调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致力维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这就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争取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发展模式”为后发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现代化新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大幅提升,对外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频繁,中华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经济外交、多边外交取得显著成就,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方略在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国际吸引力;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的凝聚力、辐射力;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广泛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推行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与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国际争端,构建世界发展愿景;积极塑造和平、友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对国际形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基于此 ,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搁置主权 ,共同开发”等论断 ,这些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们的指引下 ,中国社会与经济进入了全新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和平外交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本文分三部分:一、以丰富史料回顾了从列宁到斯大林、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和工党自二战后至文革时对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的认识,并浅析了其中变化的原因,接着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同志1997年复出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二、分析了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的内容:1、世界的总趋势是和平。2、和平与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3、中国的首要外交目标是和平、而中国的发展又有利于世界和和平。4、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三、二十年中国外交的成就:1、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周边环境。2、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了综合国力。3、为世界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中国经济为目的的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 ,不仅构成了邓小平思想内容 ,而且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实施的原因 ;阐述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 ;叙述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述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周恩来所创立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在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冷战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积极开展和平外交,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其外交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这不仅是由于他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其国家利益观具有极强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外交宗旨、战略原则、策略方法等方面。其共生性渊源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利义共生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及其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共生观,全球化下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生关系。挖掘其丰富的共生性内涵,对于中国的和平外交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