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民有序网络参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2.0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公民在互联网平台发表个人观点、表达利益诉求和进行民主政治参与出现了新的特征.新的条件下,公民网络参与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在当前的电子政务系统参与路径中,存在委托-代理激励机制问题.在现有的制度下,要解决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应当建设参与式电子政务系统,建立沟通、参与机制,实现民意收集与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及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敬珊珊  刘露 《兰州学刊》2005,(4):218-219,203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社会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各种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和影响,公民参与的各种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公民参与所需的条件,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文献中确立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成分和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出现了经济利益的分化、实现的市场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冲突的加剧。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整合分化的利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亟待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要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有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网络科技高速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人们利用网络参与经济生活的同时,也积极利用网络参与政治活动。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意识高涨。但是,网络给公民政治参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网络政治参与的一系列秩序混乱问题。在我国极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充分挖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探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网络政治参与时空重组语境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定利益而结成的"团体".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主体特征是由制度环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治行为方式决定的,可以分为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公民参与,这些参与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公民参与既有影响政府的活动,也有为了直接维护参与者自身权益的活动,而有的政治性活动只是为了泄愤.根据公民参与所要实现的目的,公民参与的主体可以划分为"理想型公民参与主体"、"利益型公民参与主体"和"泄愤型公民参与主体".参与的形式有制度性参与与非制度参与.公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策转型与制度创新,并推进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公民参与不仅是确保服务型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关键要素,而且是契合服务型政府的治理模式。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对公民参与的认识误区与现实困境制约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认清公民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角色,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提升参与能力;明确政府在推进公民参与中的责任,构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性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非制度性参与.通过强化有序的政治制度建设来容纳、消化无序的政治参与现象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之路.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能够充分反映各阶层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幸福表达的权利之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坚持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公民和主权所有者的二元身份,人民既是政策执行的客体,又是政策制定的主体,保证人民参与事关自身利益的政策制定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过程,实现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力。人民的参与权与幸福感的认知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为了保障这一权力的实现和权利的表达需要政府担负起更多责任,在开放对社会行为的容忍度的同时抓紧制度建设和整改,在教育的源头加强公民的参与意愿与能力,保障与鼓舞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现状。网络扩大了信息受众 ,实现公民与政治体系的双向交流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孔道 ,培育了参与的公民文化 ,并使公民在网络生活中培养了政治责任感 ,在利益表达自由中铸造出独立的政治人格。同时 ,网络给政治参与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影响着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继续扩大.因此,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发掘民族区域自治在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功能无疑是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导向型政治参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政治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政治参与的动力和目的来自于现实的利益,理性与非理性的利益诉求交织,失地农民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改变因政策分配而产生的利益不均衡状态,当现行政治制度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利益保护机制时.失地农民会采取成本最小而收益最稳妥的制度化政治参与途径来解决自身的利益问题;当失地农民在政治博弈中的切身利益无人关注时,就可能诉诸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途径来维护或促进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重要的实现形式之一,就中国而言,协商民主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协调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合法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协商民主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依赖于共同体参与的强势民主理论的解析,有助于我们对社区公民参与治理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社区是实现强势民主所需的现实共同体,以公共审议和共同行动为核心内容的社区参与治理也是公民接受教育的过程.地方层级的政治参与在培育有能力的公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参与此过程中的个人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公共的公民,乃至这种能力意识将会逐级扩展到全国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强势民主.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行为理念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行为理念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政治行为理念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理念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进一步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然而,民主化是一个民主理念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民主的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对现代公民的逐步培养实现的。中国多数的民主建设主要突出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变动或者调整,往往忽略了个人因素的发挥,导致好的制度设计得不到实现。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培养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民主建设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具有内在关联性。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现代公共意识为社会建设提供伦理支撑;现代公共意识的建构需要公民在社会建设参与中去完成,现代公共意识有助于解决社会建设参与的瓶颈问题,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当前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培育,以此来促进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  相似文献   

18.
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也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实际运转,是现代民主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实现。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利益与权利得到实现,理性协商的公民精神得以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社区公民组织成长起来,民主不再抽象,不再陌生,而首先在社区范围内成为公民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9.
农村农民问题,长期都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表明我国农村利益冲突严峻,其根源在于基层政治体制存在缺陷,保障农民利益的机制缺位。在传统利益格局已经打破的乡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基层政府失政于民、执行人本政治的主体缺失,非政府组织为农民提供政治参与的路径缺失,农民主体性参与政治的意识缺失。为此,基层政府必须加强基层工作机制建设、农民利益诉求机制建设以及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教育机制建设,促使农村以人为本政治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了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社会政治过程,以直接、间接的方式去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投票选举、法案讨论、公民信访、举报等等,都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公民政治参与的目在于影响政治决策。我国实行改革以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且对我国的政治运行乃至整个改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对这样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过程作简单的价值判断是不科学的和有害无益的。我国改革中的政治参与所产生的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要求对改革中的政治参与进行深入地研究。这对于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和加强政治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