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第1卷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是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西北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经济增长与计量研究所主办的“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讲稿为主体的一本文集,由任保平教授、安立仁教授担任主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理论的重建使经济学进入到了新的经济分析时代,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日益规范,面对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为…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学教材是农业经济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农业经济学的形成及演进趋势,主要有从农场、庄园管理起源到重农思想演进、从唯苏教条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吸收国外有益成果到自成体系几条路径和向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方向演进的趋势。探讨国内已有的农业经济学教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研究体系的、有经济管理体系的、也有三农研究混合体系的,可以说各有千秋和特色。笔者认为,从农业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学理出发,借鉴现有各种版本教材的体系和特色,一本真正能反映农业经济系统专门知识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主要设立农业现代化的组织与现状、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农产品市场供求与调节及消费、农业生产宏观环境和宏观调控四个部分,力求沿着农产品产业链体系,从农业生产的发生、发展到产品的流通消费全过程来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结论;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和目标指向,因此,现代经济学能够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理论分析工具,中国经济改革与现代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现代经济学将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发展,正在酝酿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改革必将为现代经济学的革命从理论到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青睐经济学帝国主义。从表面上看,经济学帝国主义冲击了各门社会科学之间原有学科的划界;实质上它却反映了社会科学日益趋向学科交叉的特质。同时还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互动发展的趋势。认清这一实质,对解决中国经济及经济学的现实问题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经济学发生了重大变化 ,广泛运用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使得经济学的概念和语言变得比较精确和完善。宏观经济的研究在过去的 10 0年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相当多的时间里 ,经济学家更加注重宏观经济研究 ,这和经济学从纯理论的研究转向政策性研究、从规范研究转向实证研究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经济学则从空泛的抽象概念研究转向主要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 ,一批中国经济学家正在用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复杂的中国经济问题。在新的世纪中 ,无论是国外的经济学 ,还是中国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工具研究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将会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同时 ,新世纪的经济学将会更多地从全球的视野关注现实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就是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的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发展的走向,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的经济学正在形成。中国风格或特色的政治经济学要处理好,经济学一般原理与特殊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经济合作”的定义出发,论述这门学科的定义域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边缘学科的三重身份,并从现实学科的发展动态、国际经贸事务的综合与分化趋势,探讨“国际经济合作”分别作为这三重身份是如何实行的。指出:本可以成为学科群的“国际经济合作”,实际上是以“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研究作为理论经济学;而应用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则成三足鼎立;作为边缘学科的“国际经济合作”将以“国际经贸关系”的名称出现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经济学60年:演化逻辑、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学的60年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60年是相互共生的60年.1949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中国经济学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学习苏联、东欧经济学,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形成了从学习、批判、借鉴到自主创新的中国经济学之路.在建国60年到来之际,总结中国经济学60年的演化逻辑、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对推进经济学的中国化和中国经济学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 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助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到2 0世纪5 0年代,从经济学与生产布局学脱胎而发展起来现代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说有多种名称,如“空间经济学”、“空间科学”、“区域科学”、“区域发展规划学”等。目前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区域经济研究领域被一些学者称为“经济学最后的前沿”。在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升温、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炼区域经济学的新的…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经济学的兴起、发展和我们的使命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言之,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 关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墨子就曾论及。在西方,早见于亚当·斯密的某些论述,在他著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的若干观点,曾得到马克思的肯定,但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则是在五十年代后期首创于美国。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创建的人力资本论,成为资产阶级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自六十代以来,又在西方学术界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二十多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国家,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已形成高潮。从国外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英文文献统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学在近代西方曾是社会知识的总汇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 ,它是这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 ;它关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拓展了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范围 ,是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缘经济学是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轴的理论。当今学术界 ,研究地缘经济学的学者寥寥无几。张丽君博士不仅是学习和研究地缘经济学的学者 ,而且是结合中国的地缘关系系统研究地缘经济学的第一人。《地缘经济学导论———从民族经济到地缘经济》就是她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的20世纪初,是指二十世纪前三十年,即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以后,到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前的那一个时期。这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中承先启后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地位,可以归结为: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完善时期;二是原有的关于宏观问题的理论被动摇,新的、公认的宏观经济理论突破出现前的理论探索时期;三是比较经济学的开创时期。西方微观经济学奠基于19世纪下半叶。在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基础上,马歇尔在《经济学原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新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这门学科的基础,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城市土地经济的研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语系国家对城市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代城市经济学与地区经济学有更密切的联系,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才真正从地区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有关城市经济的早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与伦理,在哲学的层面相通。“经济冲动”,不应当只是经济学的概念,更应该是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法哲学概念。将经济冲动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学视野,不但导致了现代经济学的诸多理论困境,也导致了现代文明的诸多现实缺憾。作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冲动以意志自由为本质,它逻辑地包括通过创造和分配财富满足人的客观自由和外在解放的需要,与通过摆脱情欲束缚的主观自由即内在解放两方面。以意志自由诠释和规定经济冲动,可以使经济发展摆脱“自由的悖论”和“恶的发展”的厄运。对现代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可以成为直接的理论资源的是19世纪的三种关于经济冲动的理论模型,这就是巴斯夏、黑格尔、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冲动的法哲学模型是由动力结构、行为结构、目的结构构成的有机体系。“经济冲动”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实现由经济学向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转换(1)从“需要”到“需要的体系”,从价值体系与社会体系两个结构概念地解决经济冲动的动力结构中的客观自由与主观自由,以及经济与伦理、道德内在一致性的难题;(2)从“劳动”到“集体行动”,概念地解决如何将由“需要的体系”产生的“个体活力”凝聚为“集体合力”,以及“集体行动的逻辑”的难题;(3)从“财富”到“幸福财富”,使财富成为幸福的对象,并与幸福相统一,概念地解决现代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经济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规模庞大、分支众多、体系严谨的经济学体系,其发展是以方法论的变革为线索的。从动态上看,现代经济学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特征: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可分为4个内涵、6个框架,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应不断创新经济学方法,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创新经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来理解这个重要论断,要想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和平的世界格局,需要中国继续快速发展。要判断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会有多大,最重要的不是看绝对收入水平,而是看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从这一指标看,中国后来者优势的潜力还非常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我国的经济自主理论创新带来了重要机遇。在提出新理论时,倡导要回归到亚当·斯密研究问题的方法,即“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研究”。经济要发展,必须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而决定产业和技术水平的决定因素就是要素禀赋。新结构经济学从各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点上给定、随时间可变的要素禀赋结构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来内生经济结构、扭曲和运行。新结构经济学把结构引进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实际上是对现代经济学的一场结构革命,不仅对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会有新的见解,并且对关系到经济运行的主流经济学的各个子领域都会有很多新的见解,这些新见解都是理论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应顺应贫困研究国际趋势其中国贫困走向进行相应调整,即顺应贫困演变趋势,从研究绝对贫困向研究相对贫困转化;改变政策取向,从关注集体贫困向关注个体贫困转化;拓宽研究范围,从研究物质贫困向人文贫困转化;转变研究方法,从一般经济学分析拓宽到制度经济学分析。在对策设计上,应从加强反贫困制度建设、实行瞄准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和关注人文贫困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分析不能不处理时间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这一重大问题。然而,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进展十分缓慢。现代主流经济学以自然时间或逻辑时间来定义“经济时间”,使用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无差异度量方法,并据此建构越来越精致的分析模型。然而,经济学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并未相应提高。从思想史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考察,重点是研究20世纪杰出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关于历史的“经济时间”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罗宾逊认为当经济学逐渐从静态分析走向动态分析时,对时间的处理应当采用历史时间的方式,即在经济分析中有过去、有未来以及有时间的单向前行。在经济分析中引入历史时间,不仅可以使经济分析过程更加贴近现实情境,也更有可能得到符合现实的结论。经济学家都应当重视时间因素,重视罗宾逊所强调的历史时间,从而构建和发展更加贴合现实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1、从批判经济学转向建设经济学;2、从对经济政策的理论解释转向科学分析;3、从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排斥、否定转向分析借鉴;4、从生产关系的研究转向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5、从经济关系的一般研究转向经济运行机制的具体研究;6、从经济的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7、从理论经济学转向应用经济学;8、从微观经济转向宏观经济,从短期规划转向长期战略的研究;9、从孤立的单向度的经济学研究转向综合的多学科的社会经济研究;10、从线性知识结构转向复合型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