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和巩固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持续达四百余年之久的封建的统一王朝,其所建立的制度影响及于此后的二千余年,对世界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亚洲;其所表现出的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在以后的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一再重复出现。因此,秦汉时代可以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奠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概括地说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有其存在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也是如此。探讨它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存在形式,可以为当今的历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经历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阶段,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的繁荣和嬗变阶段。本文旨在阐述这一发展大势,以就教于同人。  相似文献   

3.
傀儡戏四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黎国韬 《西域研究》2003,(4):98-103
本文主要论述四个有关傀儡戏之问题,且多与西域民族及其乐舞有关:第一,用象人这一崭新切入角度,论证傀儡戏至迟汉代已分为假人戏与假面戏两途,这将为下面论证打下基础。第二,通过舞具(?)、翳等证据,论证《文康乐》原为傀儡戏。第三,结合《文康乐》与《上云乐》之关系,推证老胡、文康亦为傀儡,从而说明胡乐对中国古代傀儡戏之影响。第四,从“康老”问题出发,讨论胡乐对中古戏剧、乐舞之影响,并进一步论证匈奴之偶人对中国傀儡戏曾发生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纵横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具特点的思想与文化流派,战国是它的鼎盛时期.秦统一六国至西汉武帝时期即秦汉之际这一百余年,是继战国之后纵横家发展的第二个时期.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秦汉之际纵横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对其研究成果作一爬梳整理,可以对今后学者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是我国区域农业开发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这一高潮的形成,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思想文化层面而言,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发展、重农思想政策化、世界地理观和秩序观的转变以及兼容并蓄、功利务实、崇大尚多的秦汉文化风尚,对秦汉时期区域开发模式、进程和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朴民 《河北学刊》2004,24(2):164-169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崭新的特色,体现了独特的时代精神。概括地说,这种时代精神表现为:“大一统”理念作为秦汉文化的灵魂,贯穿于当时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确立了秦汉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阴阳五行思想作为秦汉文化的哲学基础,起着联系、沟通秦汉文化方方面面精神纽带的重要作用;而学术上的兼容博采、融会贯通,则成为秦汉文化得以顺利发展并创造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因及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秦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曾有过四次分裂时期,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 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和南来西夏金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四个时期横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构成了统一与分裂交替演进的历史脉胳。在这个发展脉胳中,中国始终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阶段。显然,统一与分裂的交替运行和相互作用,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分析统一与分裂的历史条件和原因,必须同中国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结构和特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乡村政治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乡村社会可以划分为传统时期、晚清民国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乡政村治时期四个阶段。运用“国家政权建设”这一理论框架分别对这四个阶段的中国乡村社会进行分析,可以透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的特点和发展的轨迹,从而为了解中国乡村政治的真实面貌提供一个学理层面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理性观念的整体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传统中存在与西方哲学经典概念理性相对应和意义趋同的概念,这就是中国本土的"理性",也存在哲学理性观的历史演变。这种历史演变经历了先秦时期理性观念的分型确立、秦汉时期理性发展的伦理化取向、魏晋至隋唐时期理性发展的本体化取向、宋明时期理性发展的本体化与伦理化相整合的取向、近代时期理性观念的转型与新变五个发展阶段。中国理性观念的本质特征表现为道德理性主义,这与西方理性观念的科学理性主义本质特点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0.
王青 《江海学刊》2014,(2):196-201
海洋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影响来自濒海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第二个层面的影响来自因海洋环境而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三个层面的影响则来自基于海洋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精神文化。中国的涉海小说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的作品主要展示的是神话性的想象,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宗教性的传闻之辞,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纪实性的奇遇故事,明清时期的表现出自觉虚构意识的长篇白话小说。海洋文学的总体审美特征是崇高,但由于中国的涉海小说往往是由从未出海的文人根据别人的讲述而转录,所以更多地表现出荒诞奇幻和恢诡谲怪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3.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结合民办高校特别是浙江树人大学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