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阿忠 《新天地》2016,(2):6-7
2016年元旦刚过,94岁的院士吴孟超就带领助手成功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为一名患者切除了右肝上巨大肿瘤.至今,他已亲手完成了14000多台肝脏肿瘤手术,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这一系列成就,使我国肝脏外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他也创造了手术台前的不老传奇.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11,(5):6-7
1.孙兴 曾经的花花公子形象那么青春,老态已现,岁月无常啊。2.我们的布鲁斯南007啊!可以演绎不死的神话,但是没有不老的神话。3.七八十年代的都认识她吧?她以前这么漂亮,但人到中年依旧风韵犹存。  相似文献   

3.
“叱石成羊”传说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叱石成羊的传说包含了"化石"和"仙乡奇遇"两个母题,因而是一个复合的故事,它形象生动地演绎了葛洪的神仙道教思想,寄托了隐士们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4.
景颇族的传说故事类型十分丰富,有源于神话演进的,有来自古代社会生活的,有源自民族节日习俗的,等等。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传说又不断地演绎和产生。  相似文献   

5.
邓丹心 《老友》2008,(2):25-25
六十岁老不老?说老也真老。两鬓霜雪覆盖,额前布满沟道。六十岁写成一部章回小说,六十岁唱成一支古老歌谣;六十岁吟成一首灿烂诗词,六十岁描绘一幅历史画稿。六十岁老不老?说老也真老。笑迎夕阳正红,美在落霞晚照。六十岁再谱一曲青春旋律,六十岁再录一盘流行歌谣;六十岁再赛一  相似文献   

6.
《楢山节考》是以"弃老传说"为素材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以"弃老传说"为依托,成功地塑造了阿玲、辰平、阿又等典型人物形象。在日本现代文学中,堪称同类型作品里最著名的一部,有其研究价值与意义。拙论中,笔者通过作品文本分析,旨在探究日本人的孝养观。首先,对"弃老传说"做了考究,得出了"名为弃老,实则养老;借弃老传说,传孝老之道"的结论;其次,通过解读作品分析了阿玲与辰平之间的母子情;最后,统合上述分析解明了日本人的孝养观,即孝养老人是必须的,但是受条件制约,概言之,是一种有条件的孝养。拙论对于研究《楢山节考》这部作品以及通过文学作品解读日本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4年10月21日下午,时年50岁的老布什飞抵北京,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任期13个月。老布什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把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倾诉在一台录音机上,然后再整理成日记。不久前,老布什将他当年在中国的日记汇集成《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让外界得以解读当时的红色中国给美国前总统布什、以及他的家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下面是老布什日记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魏晋开始,中国文学史中便不断出现类似刘勰梦攀锦绣、江淹梦索笔等文学关乎神助的传说。其主要形态在神梦之外,还有神遇、神授等。理论界过去对这个言说系统关注不多。事实上,这些与文人才子相关的奇闻异事皆流行于文才崇拜之际,皆关乎文人才子的天资与灵气,它实则是在以一种非理论的“神助传说”形态演绎文学之才所具有的审美品质:文才虚灵而神异,可资创生幻化;文才源自禀赋,如得自天,不可更定,因而珍稀瑰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曾搜集过一些老南京的口谣,这些已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学”诠释着许多老南京“暮鼓晨钟”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民间故事与传说只是关于乡土民间的叙说。本文从这个“美丽的误会”入手,以白蛇传为例,揭示古老传说与城市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白蛇传是一部关于城市的民间叙事作品,城市成为白蛇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不断地演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地承载着民众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想象,这些对城市的想象和表达,同时也构成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1.
刘东华 《华人时刊》2009,(12):79-79
在写字楼旁的小巷口,老太太经常坐在那里。老太太是相当老了,最能说明她老的是那双小脚,恐怕是传说里的"三寸金莲"吧,尖尖瘦瘦的,或许站都站不稳。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2007,(9)
写在前面:曾经有哲人说过:如果证明你不老,首先是你的观念不老。40岁人60岁的观念——你已经老了!80岁人50岁的观念——你仍然充满活力,而且不会落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事情,与活力、年轻这些概念其实还有一段距离,还提不到那样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经典民俗学理论的研究表明,老人脱皮神话、食老传说、老人自死传说三种文本具有本土文化的根源性,其内涵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承继性。老人自死传说中,猫鼠相斗的核心情节及其反映的民族冲突具有历史线索和民族情感的依据,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本土民间文学创造的产物。来自印度佛经的"弃老"故事与受其影响形成的文本,与本土产生的口传文本处于共存状态,但成型较晚的老人自死传说逐渐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  相似文献   

14.
近日,表演艺术家秦怡出现在20集电视连续剧《特区大亨》中,她在剧中饰演一位62岁的女强人——不服老的集团董事长,与香港影星方中信、伍咏薇、汤镇宗等一起演绎一了段发生在特区蛇口的故事。 荧屏下的秦怡虽已有76岁高龄,仍是得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一身得体的套装,染成咖啡色的短发,增添了一些现代感。 “有让人激动的角色就会去  相似文献   

15.
在“老磨坊”的创始人吴佳宾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老磨坊记”,它浓缩了“老磨坊”的经营理念、奋斗目标以及这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在上海的创业经历,演绎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6.
"大娘,上街了,买佛龛啊?" "老太太不愿意听啦!'轻人说话没规矩.这是佛龛,能说买吗?得说请!'" "大娘,我不懂,您那个多少钱请的?" "就他妈这么个玩意儿,8毛!" 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启儒为我们演绎的经典相声<买佛龛>,虽是几十年前的作品,但每每提起,还是朗朗上口.通过这段子,我们可见供奉神佛对老北京百姓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位于泰国东南海域的苏梅岛,是一处风景宜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可是,在不远的过去,它还只是一座荒无人烟的无名岛屿。 传说在一百多年前,家住苏拉塔尼的一对老渔民夫妇,在一次出海打鱼时,带上他们十五六岁的孙子一起出海,想锻炼锻炼他。谁知,遇上了罕见的龙卷风、暴风雨和海潮。他们的小渔船在急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常见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T2DN患者95例,入选对象接受了“T2DN常见患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并与128例同期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未发生老年T2DN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相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 老年T2DN组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病和负性情绪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年龄偏大、患病时间长、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病和拥有负性情绪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T2DN,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非法演绎作品,各国版权法多持不保护论,认为它们虽然有原创性,但毕竟属于侵权作品,不受法律保护,演绎作者不享有该作品的版权。非法演绎作品的不保护论,既不利于保护原作者利益,也造成了对演绎作者的不公,是过度保护原作者演绎权的表现。演绎权与演绎作品的版权并不相同,原作者的授权不应成为演绎作品受版权保护的必要条件。为激励演绎作品创作,促进文化繁荣,版权法有必要保护非法演绎作品,肯定原作者和演绎作者在该作品上的双重版权。  相似文献   

20.
蛟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蛟龙神话产生于战国早期 ,系由“交龙”一说演绎而来。“蛟龙”一词本来是指生活于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 ,但是这个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异 ,有时又指鳄鱼、鲨鱼等凶猛的大鱼 ,有时还指大白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