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既不在于用一种本体论替代了另一种本体论,也不在于逃避或者拒斥了有关本体论的一切话题,而在于彻底改变了本体论的提问方式和立论根基,实现了由传统本体论向存在论的现代转向。马克思所创建唯物史观,为历史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存在论视域,在存在论的视域下,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被消解,人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始源性结构——实践、感性对象性活动——成为历史思维的出发点,历史的本质被给予了一种合理的解答:历史是生成的,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社会、世界历史、人向人本身的生成,是以人的创造性活动向人的存在的敞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唯物主义”的?它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何区别?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概念入手,能够获得满意的答案。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感性”理论的批判,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直观”,确立“感性活动”的原则,并把感性活动看作人的生存方式;从感性活动观照物质,从而建立“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感性活动本体论“,它开辟了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来追寻“存在”意义的道路,从而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凸现了新唯物主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3.
以抽象性、超感性和神秘主义为本质的形而上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哲学之谜.马克思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或实践,看到了感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人在发展物质生产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本质的同时,又由于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而沦为非社会的存在,沦为非存在.所以人又要否定感性,到超感性领域去寻求想象的实在性.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根源.只有消除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重建社会化的个人,重建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克服形而上学和类似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世界观理论的谱系,它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意识形态归结为感性世界只是马克思克服形而上学的第一步。回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陷入虚无主义的批评,就要回答马克思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结构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不只是把超感性世界颠倒、归结为感性世界,而且是诉诸具体的作为感性活动的物质生产的二重性来克服虚无主义问题。感性活动作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中介,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表征着人的生存方式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因此,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具体的感性活动在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才避免了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的厄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的形式去理解对象或现实,把对象或现实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建立的东西。他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实践的、现实的批判;与之相适应,他所批判的是由感性的人的活动建立的、真实的对象或现实。这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谛所在。改变哲学漠视真实的现实和真实的生活的传统,把哲学的关注点从“天上”拉回到“地上”来,具体从革命实践的角度批判和反思真实的现实——即运用马克思在新的哲学观基础上创立的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论来批判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现实,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使命,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感性确定性是《精神现象学》的开端。马克思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那么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则是黑格尔哲学“开端的开端”和“秘密的秘密”。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考察,以近代意识哲学的内在性为其隐性立场,用思维的辨证法清洗掉感性丰富性及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是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根源。黑格尔哲学解体后哲学走向两个不同的发展路向,重新肯定感性在人的存在中的基础地位,是黑格尔哲学以后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不仅展开了对蒲鲁东的系列辩证法和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的双重批判,而且对其进行了感性改造。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在于彻底揭露和批判其形而上学性质。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范畴抽象方法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经济范畴的感性来源,阐释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伪历史主义的披露,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关系赋予了辩证法真正的历史性,彰显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主义原则;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伪批判性和抽象实证性的揭露,马克思阐明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门“革命的科学”和“历史运动的科学”,凸显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革命向度。立足于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探讨了哲学方法论的问题,又在哲学方法论视域中考察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质问题,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初融汇。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身份——哲学的非哲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史上,从柏拉图起,“哲学”一词就意味着召唤人们追求超感性的实在而疏离现实的感性世界,“哲学”成了“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柏拉图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中世纪的基督教形而上学和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的主体性形而上学(主体性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变种。但是,同此种意义的哲学之发展相伴随的,是对形而上学的不断批评的历史:从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起到近代哲学家休谟以至康德、黑格尔,都对这种旧形而上学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批评。黑格尔所提出的现象学观念“关心事情本身”和“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著名命题,使他成了以反传统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的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代现象学的先驱。海德格尔以时间为存在的本质,宣告了崇尚超感性世界的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哲学”的终结,强调今后的“思之事”(与旧的“哲学之事”相对立)应是崇奉时间之内的现实有限性,而又注重“有限的超越”。哲学从此由疏离人生的超感性的天国下到了具有诗意的人世,西方现当代哲学正以不同形式实现着传统意义的哲学之非哲学化,亦即哲学的现实化,哲学在其他非哲学的人生活动如科学、道德、审美等活动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哲学的仙女,作为对人生各种凡俗活动的理性反思和追问之学,既来自人生,又高于人生。哲学永远在仙凡之间翱翔。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开启了由纯粹的自我意识到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实践转向”,“生活 决定意识”思想在此一转向中得以问世。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它源自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对象性活动并随之改变。我们认为,马克思以“生活决定意识”的思想突破了意识的内在性,以对象性的“感性意识”消解了思辨哲学的“纯粹意识”,贯穿了社会生活 的实体性内容,实现的是唯物史观的生成。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感性意识的历史,感性意识在由对象性活动建构的同时,也确证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感性意识作为“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自觉表达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对象性关系的实体性内容。正是在批判思辨哲学意识的内在性与虚无性中,“生活决定意识”思想切中了社会现实,其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价值也不可遏制地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理解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根基。通过对人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方式、内容、形式、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探讨,马克思形成了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实现了"形而上学的颠倒",形成了他"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否定和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使哲学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体现了马克思哲学观念变革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