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奥尔森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自身也存在“困境”,意识形态对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实际上是从影响个人的效用函数出发,改变其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结果。本文通过大路前村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的案例介绍,分析在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的过程中,该村村民的意识形态在集体行动中发挥的作用,初步检验了意识形态可以促进集体行动,从而使集体行动走出困境。大路前村长期形成的包括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在内的意识形态,有效地影响了村民的成本-收益比较,较好地解决了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困境中的休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关于事实与价值分裂的问题缘于现代意识形态的内在困境。现代意识形态核心是抽象的个人观,它以自利的理性人为出发点,把社会与价值体系视为个人理性筹划的产物,当西方理性观念从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的转变时,现代意识形态陷于内在矛盾。抽象的个人观是市场行为模式的一般化,同时也是启蒙时期知识分子观念中共享的文化前提。马克思的实践观指出了走出休谟问题的思想之路。  相似文献   

3.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尔森是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论述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在奥氏看来,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指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它说明了共同利益并非集体行动的充分条件.由于没有明确地论述集体物品的非竞争性对集体行动的影响,集体行动的逻辑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奥尔森是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论述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在奥氏看来,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指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它说明了共同利益并非集体行动的充分条件。由于没有明确地论述集体物品的非竞争性对集体行动的影响,集体行动的逻辑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从分析M·韦伯合理性概念入手,通过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观点的批判继承,系统阐发了科技意识形态论,提出只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成为意识形态新形式,认为科技意识形态有别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交换的基础意识形态,作为技术统治的隐形意识形态为统治合法性提供基础.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论不符合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总体上属于科技悲观主义;但是它不仅深化了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反思科技理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意识形态的矛盾分析表明,意识形态深陷理性与价值、理论与实践、普遍形式与特殊利益的矛盾之中,这些矛盾关系表明意识形态已经越出意识边界。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关联性、总体性、相对独立性特征分析表明,意识形态深深地嵌入生活世界中,表现了政治对生活世界的总体渗透。意识形态具有的政治认识、合法性及经济变革功能是其实现政治嵌入的具体形式。意识形态的超越不可能通过理性批判实现,超越意识形态只能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历史实践,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中必然包含意识形态因素,关键是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中的比重是否符合理性的标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国外交的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外交的三个时期,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相同,这是与各个时期的客观环境,以及毛泽东为领导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认知有很大关系的.毛泽东外交中意识形态因素地位不同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内制度因素、国际环境的原因,以及毛泽东个人性格等方面.对毛泽东外交中意识形态因素是否理想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从不同的时期,依据意识形态在外交中的比重是否能正确地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来判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使意识形态概念获得了理论上的重大意义,也为学者们研究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新路径。近代启蒙理性为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科学认识的保障,而拿破仑开创了意识形态概念的贬义史,德国古典哲学则使意识形态概念拥有了历史哲学的框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主要有4种方式:虚假的观念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以及一系列由日常风俗、行为和信仰所构成的传统的象征形式和价值观。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理论在理性与价值批判两个维度获得了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具有多重的存在论维度;结合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座架"思想,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其意识形态学说的存在论意蕴;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座架的运行机制是把个人询唤为主体;他的意识形态学说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与时代意义,也有诸多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对中国具有高度关切度,必须对意识形态进行时代性制造。其逻辑机理是:测度和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升华和弘扬民族文化主义,整合时代性意识形态;寻觅和搜寻意识形态历史轨迹,借鉴和汲取国际经验教训,塑造时代性意识形态;理性正视和积极参与全球化,掌控和驾驭社会转型的现实平台,统帅时代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叙事介质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意识形态具象化有着一定的思想基础,并通过图像、仪式、数据等典型的叙事介质把抽象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以及政治立场等"形而上"的观念具象化为可感知、可识别的载体和资源,最终实现意识形态的输出、认知与接纳.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叙事实践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既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困境.为此,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内容确证、科学指导、价值引领、制度保障以及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对我国理论界和决策界共同关注的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理性人出于个人理性的选择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悖。摆脱不了集体行动的困境,解释了农民合作组织为什么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也解释了发展较快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往往有"能人"带头,并进一步指明了促使集体利益的实现是对合作原则修订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超越科技意识形态,建立生存论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当代社会和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需要。人类生存的二重结构是确立意识形态的依据。生存理性是生存论意识形态建立的理性基础。共产主义是扬弃科技意识形态的现实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文艺意识形态不但具有认识性,而且具有实践性。从实践性角度来看,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主要体现为一种实践理性功能。通过对人的思想行为所起的定向与调节作用,它确证了人的自由自觉的以及超越的本性。情感体验是它的基本方法论特点。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支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不同哲学派别的意识形态、个人意识形式与集体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分工、人的活动、世界历史性交往、物质利益等是最主要的方面,统治阶级的立场、社会革命和未来社会形态也起到很大作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与科学如何作为“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认为其内在根据在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理性的片面发展 ,即工具合理性压抑了交往合理性的发展 ,合理性标准被狭隘化为目的理性活动系统的工具合理性标准。在此基础上 ,哈贝马斯试图揭示技术与科学作为理性的产物是如何作为意识形态排斥其现代性基础 ,努力把人类从偏见中解放出来的理性为何并未必然导致人类解放的秘密 ,从而找出现代化合理实现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社会体系与国家形态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发展受到意识形态刚性的掣肘,使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趋弱。要摆脱意识形态刚性的困囿使意识形态理性回归,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履新。在当前社会,亦需对意识形态刚性予以理性思辩。  相似文献   

18.
由刘明君教授等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建构>一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最终成果,主要包括:构建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坐标,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研究综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曲折发展,多元文化冲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转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和谐社会思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多元文化冲突下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构建对策等问题,共21万多字.  相似文献   

19.
民生政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学角度出发,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改造社会的计划,是特定社会集团的理论体系及价值追求。民生,即民之生计,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民生政治就是改善民生诸种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从民生主义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原创的意识形态,对于统合政党与民众集体行动起到重大的引导作用。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是对阶级斗争及专政的意识形态的救赎;目前,改善民生在中国成为最为广泛的政治共识,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执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科学如何作为"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其内在根据在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理性的片面发展,即工具合理性压抑了交往合理性的发展,合理性标准被狭隘化为目的理性活动系统的工具合理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试图揭示技术与科学作为理性的产物是如何作为意识形态排斥其现代性基础,努力把人类从偏见中解放出来的理性为何并未必然导致人类解放的秘密,从而找出现代化合理实现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