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具有反思能力之后就在追寻生存事实背后是否有某种状态是"本体".从"我"本体到"上帝"本体以及一切独断的、本质主义的本体,都是人类生存的情感追求和理性希冀.各种各样的"本体论"都在相互比照中否定了自身的本体性,所以没有普遍可接受的"本体".因此哲学的"本体"定义困难,"终极本体"的追思在一步步澄清中来到生活本身.真正的"本体"不是事物,不是可指认之物,而是日常世界的单纯和坦露着的"是".所谓的"终极"只是借生存的在场之物寄托不能出场的"是",引领我们看到它的无形大象.  相似文献   

2.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炫 《河北学刊》2004,24(2):14-19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论都是一种人为的本体论,但因"人为"这一概念无法区别人的模仿与创造、沉沦与澄明,因而最后也就不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根表特性.所以,"本体性否定"以"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展开自己的"什么人为"之思.通过"本体性否定",人并不优于动物,而是不同于动物.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亦即存在之思,它有别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本体之思,其原点是"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在前期是指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后期是指存在自身的差异.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本源其实就是"Ereignis","Ereignis"不是本体意义上的本源,而是一种生成着聚集着的差异,就是作为"之间"的命运."存在论差异"是海德格尔本源之思的原点,海德格尔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开启存在之思的境界,同时又在开启中不断深化着"存在论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论本体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家们对本体论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本体是否客观存在以及能否被认识历来存在着不一致的意见,其中认为本体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认识的客观主义和认识主义本体论观点占据主导地位。从辨析哲学史上本体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本体产生及其实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本体并不是客观自存的,而是哲学家在其所处的特殊时代根据自己的价值追求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人经验构想的事物本原系统。作为哲学思辨的构想物,本体的特殊性质体现为认识上的超经验性,逻辑上对其他事物的始基性、共相性和本质性以及构想它的价值指向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如何把握本体的存在,这无疑是一种哲学智慧的诠释。"在"与"在者"的划界是通向本体澄明之境的首要的一步。"在"与"在者"的划界也意味着哲学和科学的分野。对于"在"的把握,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人才能发出对"在者"之"在"的追问,而且由于追问方式上本身的遮蔽性,由此产生了海德格尔所谓的"在的遗忘"。直到近代以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范畴无疑给出了体认本体问题一个全新的诠释路径。  相似文献   

6.
":良知自我坎陷说"作为牟宗三哲学体系的核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该学说的根本症结在于牟氏将"事实/价值"的区分等同于"现象/本体"的区分,缺失了"事实性之本体"和"价值性之现象"两个重要的层面,由此造成了"知识上不去、道德下不来"的理论难题。因此,只有将平列性的"价值/事实"与立体性"本体/现象"区别开来,才能真正解决"坎陷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我的易学与船山的易学联系与差异并存,而此种差异与联系在本体诠释思想上的整合更应予以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船山的生平及其易学的基本时代背景,阐述了"观"卦的哲学方法与本体含义(对此我曾有专文论述)——我认识"观"卦是基于哲学方法学的认识为易学这个体系如何形成、如何建立找一个经验的、现象学的基础,找一个易学内在的,自觉的方法来说明。其次,对船山易学从整体到部分的本体诠释——船山先写《周易外传》再写《周易内传》,显示出的方法论的观点,就是由大体及于细节。《周易》透露的这个大的宇宙框架怎么建立、如何充实,是从外而内,从大而小的。如此才能够去了解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内涵。再次,在本体易学的层面,本文详细阐述了船山哲学中诸如"道器"、"理气"等一些重要范畴的本质内涵及其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船山讲,"道之枢,德之牖也",人的本质、本性彰显宇宙的"动",于是,从"动静"、"常变"出发,我讨论了船山怎么从本体易学过渡到本体伦理学。综上,我的基本结论是——船山易学承先启后,继承了宋明理气范畴,重视张载,注重"气",但没有减少对"理"的尊重,与朱子的理学仍然有深刻的内在关联。这是一个本体诠释的认识,也是一个方法论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体思维的伦理转型与生态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思维作为哲学形而上学最基本的思维路向,着眼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本体主题追问,它预设了控制自然的价值合理性,释放了人对自然的"冲动力".而人与自然的冲突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使人类文明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考验,这促使我们对本体思维进行反思,由此带来的是道德哲学范式或伦理类型的转型,促发了人类文明路径中的生态价值观觉醒.  相似文献   

9.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4,2(4):59-63
歧见纷呈的发展中的技术哲学,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在"本体"维度无不指向"技术"。对"技术是什么"之设问作应答的"技术是……",作为经验命题仅仅限定于"现象界",谓词"什么"无法企及作为"本体"的主词之"技术"本身。只有排除谓词后的"技术是",才彰显着"技术"本身。旨在充分展示其全面内涵的"技术是"命题,经"技术是技术"达于"技术如何是技术",实现对经验命题主词作前提追问的"自行展开"的命题转换。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以人的"生命活动"为现实性基础,经"思"与"反思"及其交融,在"技术"是起来"的途中,推进着作为技术哲学"本体"的"技术"的思维建构,为技术哲学奠定着历史展开之基。  相似文献   

10.
大小乘佛教对于"心"的论述极为丰富和复杂,遵循着即破即立的逻辑,即从缘起上安立"心"的功能性本体,又从体性上破斥"心"的实体性本体,是为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双重维度之整体。大乘佛教的唯识学不仅有着系统的安立"心"的功能性体与破斥实体性本体的理论,而且有着系统的"转依"理论。而这一切,落实到佛教道德的本体问题,则构成道德本体的层次性、复杂性,解决的实质是道德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何中华 《河北学刊》2003,23(4):66-73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问题。它不是认识论和狭义历史观的,而是本体论的。马克思在该文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其本体论意义的实践观的(1)由“物质”到“实践”哲学逻辑起点的重建;(2)对“抽象的个人”进行批判回到历史本身;(3)以实践为基础扬弃人的存在及其历史的二律背反实践唯物主义的真谛;(4)由“说”回到“做”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方法是道德教育的内在因素,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对道德教育方法本体的探讨,弄清道德教育方法的涵义、分类和功能,会更加明确道德教育方法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价值的本质和本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星凡 《学术研究》2003,4(4):44-47
本文从创造价值论的构想出发 ,集中探讨了价值的本质与本体问题。价值即意味着人们生活和实践的目的性 ,意味着人对自身生存需要、愿望和理想的追求 ;意味着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结果 ;也意味着与人们的目的相一致的实践活动和手段的必要性。价值的本体也就是人自身。就价值出自人类认识和理解到的包括人自身及其活动在内的世界万事万物的意义而言 ,它必须以人的意识或精神的活动作为前提 ,价值本身即是人的意识或理解的产物 ;就价值在于符合人的活动目的而言 ,人即是最终目的 ,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讨论价值的本体 ,必须区分本体和主体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李燕 《晋阳学刊》2007,(2):65-69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人的社会性、自然性和心智性等各种属性和本质,只有在文化本体的基础上,方能综合成为一个人有机的整体系统。因此第一,“以人为本”必须基于合理的“文化本体”,第二“以人为本”与“文化本体”相互作用,文化认同与人的同一性,“人本”即是人之“文本”,第三,中国人必须对中华文化本体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曾海军 《殷都学刊》2008,29(1):131-135
儒家学说是一套具有宗教性超越品格的价值信仰系统,其立“人”知“命”达“天”至“圣”的内在超越理路是基本清楚的。圣人之境作为一种超越的本体境界,它具有基督天国一样的绝对完美性和一劳永逸性。对于这样一种整体化的圣人之境必须予以打破,彻底破灭这种境界所给出的终极完满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超越传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预设,以时空仿真和灵境互动在赛博空间里演绎虚拟真实,以实现艺术本体的诗性创生。网络文学的学理构建需要探析符号中介与艺术本体、技术语境与诗意创生、数码生成与主体创造等层面的异变方式与逻辑关联,以廓清“虚拟与真实”的艺术边界,解决其艺术存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形式问题是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国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本刊去年第10期编发了苏宏斌教授的《形式何以成为本体》一文。该文认为,西方艺术和美学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形式观念:一种是质料—形式模型,认为艺术作品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体,形式乃是作品的本体;另一种是内容—形式模型,认为形式只是现象,是由作品的内容所决定的。西方现代艺术抛弃了内容—形式模型,采用纯粹的质料—形式模型,因此走向了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骧先生与苏宏斌教授就该文所涉及到的问题,以书信的形式展开了争论。我们认为,发表这些通信,对于推进有关形式问题的研究、加深对现代艺术的理解,都是不无裨益的。同时,针对当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那种抱团混战、党同伐异的不良现象,我们十分倡导这种以探求真理为目标的、同志式和商讨式的健康学风,也欢迎更多的学界同仁就此发表意见,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传统认识论美学仅注重“结果” ,并将“美是什么”的解释实体化、可见化 ,从而不能真正接触到“美” ;现代存在主义美学又将“美”作“可能性”和“不可见性”的解释 ,从而忽略了我们是凭借什么来把握“美” ,这样也就不可能将“美”的不可说性与“美的符号”的可说性阐释清楚。否定主义美学认为 :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美是一种未占有的、未完成的、尚未成为“共在”的存在。对否定者而言 ,“未完成”是指否定结果尚未诞生时的一种情境、一种境态。在这种境态下 ,“美”是以一种孕育着的、还未视觉化的状态被否定者所想往、所追求、所体验着的。“未完成”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有缺憾的状态 ,但在美学意义上却是一种让人沉醉的状态。对“本体性否定”而言 ,美学是源 ,哲学是流 ,美学内在于哲学并且是哲学的根。只有“本体性否定”意义上的“美” ,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真正个体”的审美冲动。“美”的特性在这里 ,“美的意义”也在这里。在“本体性否定”意义上 ,“美”不可说而“美的属性”可说 ;“美”作为存在的潜在具有“未占有性”和“混然性” ;“美”在“美的符号”前后 ,体现为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但长期以来却出现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并产生严重危害。建立主体人类学和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是今天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解读自己、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具在极其重要的价值。主体人类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包括:主体人类学概念与研究对象,主体─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构想,人类学方法论建构以及主体─人的生存价值前提等系统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