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音乐剧唱段是剧作者与作曲家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营造戏剧情境而创作的综合性戏剧片段。音乐剧唱段演绎应根植戏剧表演要义:准确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戏剧情境。从音乐剧唱段演绎要把握戏剧、音乐、语言、演唱、形体等五个因素,理解人物形象典型性格及音乐剧的情境,辩证思考“技术与内容”“音乐与戏剧”“演员与角色”“歌舞与故事”之间的关系等维度,分析音乐剧唱段演绎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解决音乐剧唱段演绎中出现的“人保音乐”“人保词”“人保戏”等失衡问题,确立“音乐保人”“词保人”“戏保人”音乐剧唱段演绎路径。  相似文献   

2.
《回忆》是音乐剧经典之作《猫》中的经典唱段,以其优美动听、感人至深的旋律风靡全球。本文对《回忆》的旋律、曲式结构、调性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体会对该曲的演唱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唐璜》是莫扎特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而歌剧中的人物采琳娜的唱段,更是作曲家的经典之作。文章以《鞭打我吧》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采琳娜这个角色唱段的演唱技巧、演唱难点等,探索应如何唱好、表演好这个角色。  相似文献   

4.
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我国歌剧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本文针对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人物韩英(女高音声部)主要唱段的演唱处理作尝试性的分析研究,分析了两个主要唱段《洪湖水,浪打浪》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从音乐分析、情感把握、风格特色、演唱技术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全剧的演唱艺术处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音乐剧与西方的话剧、歌剧都属于舞台戏剧表演体系,综合性、多样化的舞台表现形式是其艺术特征之一。奥斯卡叫、哈姆斯坦认为,音乐是音乐剧必不可少的元素,“歌唱”又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可以说是艺术永恒的规律,演唱风格又是属于音乐风格领域的范畴。本文就音乐剧的演唱风格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引用经典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际,对歌唱发声思维过程和方式进行比较、归纳、浅析.揭示出歌唱发声思维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丁蜀还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3):53-56,87
人们一般认为,歌唱情绪只是表达歌曲内容的一种方式,与歌唱方法关系不大。然而,通过教学和演唱实践,我们发现歌唱情绪与歌唱方法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直接影响着歌唱技巧的训练、歌唱水平的发挥和歌唱艺术的表现。因此,探索歌唱情绪与歌唱方法的内在联系,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歌唱方法在学习中的复杂过程,并在提升歌唱方法(歌唱技巧、歌唱心理和艺术表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音乐剧是一种风格轻快,擅长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歌、舞、剧三体成分并用;娱乐性很强的音乐表演艺术门类。一部经典音乐剧的成功往往与其中歌曲是否广为流传息息相关。音乐剧类歌曲如《老人河》《雪绒花》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朗朗上口的经典。21世纪的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正在飞速提高,在各类文化活动、艺术交流过程中音乐剧歌曲越来越多被大家所采用。怎样演唱音乐剧歌曲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跃萍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53-55,66
《歌剧魅影》是现代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伊德·书伯创作的经典音乐剧,描写了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传奇故事。本文从剧本、音乐、舞蹈、舞台场景等几方面来研究《歌剧魅影》,分析其成功原因,仔细揣摩音乐剧的三大要素在此部剧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我国音乐剧发展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8月2日,梅葆玖大师逝世百日,北京京剧院及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等四单位,假座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梅派经典剧目中的经典唱腔,以传统乐器伴奏与中国电影乐团大型交响音乐结合演唱,这当然并非首创,昔日的一些样板戏,大都引入交响音乐伴奏。但将传统剧目的优秀唱段,特别是像梅氏父子两代百年来的经典唱段,融入西洋交响乐中,这就不能说不是一个创举,这也是梅葆玖生前的强烈愿望。于今,他的单位--北京京剧院,在其院长李恩杰的策划下,联络一批领导和志士仁人,克服一切困难,推出了这样一台以一个旦角流派--梅派的在社会上经久传唱的新旧经典唱段的交响音乐会,以此来纪念和缅怀梅葆玖大师仙逝百日,可谓用心良苦,并获得圆满成功,既满足了葆玖大师介入交响音乐的心愿,又让更多的青年人步入京剧的圣洁殿堂。  相似文献   

11.
提起音乐剧,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悲惨世界》《猫》《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这些经典音乐剧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2.
运用《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经典观点,对音乐剧艺术形式的本土化创作进行阐释,以一部具有浓郁本土色彩的音乐剧《牵手》为例,分析如何通过“时空转换”,把一张在网络媒体上传播的牵手新闻照片,融入地方民俗,创制为本土音乐剧,完成从“画”到“诗”的转换过程,探究音乐剧本土化创制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歌唱欣赏是歌唱审美实践的基本环节。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对歌唱欣赏活动审美价值功能的过分强调和重视 ,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歌唱欣赏审美创造功能认识的某些欠缺。本文从歌唱欣赏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出发 ,对蕴涵其中的审美创造机制作研究和探索 ,以期填补这项研究中的某些空缺  相似文献   

14.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晋剧《含嫣》里刘雪梅"采桑"时有一唱段——"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黄",习惯上人们简称"四月里"。这个唱段,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王爱爱首唱,一炮打响,想不到一唱就是五十多年。"四月里"早已成为三晋大地家喻户晓、广为传唱的名段之一。不知是唱腔奠定了演唱美,还是演唱美成就了唱腔美,应该说,唱词写得美,唱腔写得美,演员唱得美,三美合一,汇成了"四月里"的美  相似文献   

16.
大型泗州戏唱段《秋月煌煌》是泗州戏这一剧种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是泗州戏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并在黄金时间全段播出的一大力作,是泗州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剧分为六场,结构庞大。本文试以第一场和第二场为着眼点,对其进行简要的创作分析,包括创作背景、全剧的主题——开场的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幕后伴唱、不同板式的交替使用、老腔过门的使用、民族调式中偏音的强调、特殊节奏节拍的编排、转调的运用、新腔的创立等方面,对这一作品进行简要的创作解析。  相似文献   

17.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继《妈妈咪呀》轰动京沪之后,又一部纯正的百老汇音乐剧即将登陆中国高大的金发女郎、30年代的车站大厅、深情款款的俊男靓女,这些情景会让熟悉好莱坞电影的观众们迅速回想起《出水芙蓉》、《罗马假日》等经典影片中的一组组镜头。《42街》,这部原汁原味的百老汇音乐剧,不但能带给你纯正的美国式欢乐,更能让你在其中重新找到对成功的渴望——经典的、振奋人心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来,音乐剧《音乐之声》为何有如此多的"粉丝",这部剧叫好又叫座的核心秘密究竟何在?本刊采访北京上海两地的资深的音乐界及专业人士,对整部剧中的经典场景做一次通俗解说,剧中这些令人难忘的场景,将可以让你更好走近这部万人迷音乐剧——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舞台演唱的经验,认为歌曲的不同情感和速度对歌唱中咬字发声有直接的影响,并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指出其影响歌唱咬字发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