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时期 ,曹魏控制西北 ,蜀汉占据西南 ,两国主要在西部地区争战 ,粮草供给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为此双方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曹魏在西部一些适宜农业的战略要地大兴屯田 ,开发关陇、稳定河西 ,每年收获大量谷物供给军粮 ,以守为攻 ,迎战蜀军 ;蜀汉占据西南之后 ,诸葛亮注意处理好民族关系 ,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 ,劝农积谷。为了解决北伐运粮的困难 ,还在汉中及渭水南岸一些地区设置少量屯田。不同的农业开发措施与双方的治乱胜败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蜀汉政权在不同时期,其军事力量的组成有所不同。刘备在荆州及初入蜀时期,主要由荆州兵和东州兵组成。士兵的来源主要由流民和将领部曲组成。其性质属于职业兵。诸葛亮时期及其后,蜀汉兵源主要依靠国家编户的丁壮。这一时期的兵制当为普遍征兵制度。此外,蜀汉政权注意征发人、青羌、斯臾等少数民族为前线常备兵。这一部分军队常以部落或“家”为单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屯田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屯田是由国家政府颁布的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的特殊政策。从炎汉到盛唐,乃至明清,历代封建政权几乎都推行了屯田政策。在历代政府的统治过程中,屯田在实边、拓土、定国、治国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屯田,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代的屯田头起于何时以及是怎样兴起的,这将有利于人们对屯田的准确认识,更好地把握屯田的本质特征并能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金朝统治者之所以要兴置西北屯田,是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以及足食足兵巩固西北边防的需要;其屯田计有猛安、谋克屯田、军屯、蕃汉弓箭手屯田和民屯四种。在猛安、谋克屯田问题上,认为这类屯田不仅遍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而且存在于函谷关以西的西北地区;屯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历史作用是增强金朝抗击西夏、蒙古的经济、军事实力,拖延了战争的时间,延长了金朝统治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明朝末年,在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山西(今山西宁武)三镇曾大规模兴置屯田。这一带又称为宣云,故此屯田也叫宣云屯田。宣云屯田是很有特色的,其详细情况见于卢象昇在主持此处屯田时先后所上的疏文中,这些上疏辑于一九八四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选  相似文献   

6.
元代西夏遗民的社会地位由其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形成差别,其社会阶层主要由官吏、民户、屯田户、军户、驱口、僧祗户等组成。西夏遗民入仕主要任武职和地方官,其中世代为宦的现象比较突出。军户在元代军户中所占数量极小,民户、屯田户、僧祗户都承担国家赋税,在社会地位上等同于民户;西夏遗民的民族融合主要是文化的吸收与融合,种族融合反而不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北朝屯田的类型及其管理系统要弄清北朝屯田的类型,必须首先明确军屯和民屯的概念。军屯必须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屯田直接属于军事系统领导,以及采用军事化的组织与管理形式;2.屯田劳动者必须是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军耕田,其中又分为单纯观役军人且耕且守的个兵屯田,和现役军人及其家口在一起的屯田两种类型;3.屯田产品直接为军事需要服务,即直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4.单纯现役军人的个兵屯田,生产所获全部上缴;带家口以户为计算单位的军事屯田,则采取租课形式。民屯则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民屯不直接璃于军队系统管辖,但不排斥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编制与管理;2.屯田生产劳动者不是现役军人,只有以户为单位计算的屯田,没有以个人为单位计算的屯田形式;3.屯田收获物不是直接属于军事系统所有,而是属于  相似文献   

8.
元代的屯田和前代相比可谓盛况空前。除少数为政府招募、百姓自愿外,元代屯田中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国家强制组织实施的。因屯田而迁移的主要是民户和军户。在元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后,屯田中人口迁移的垦荒和实边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增加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蒙古政权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蜀汉政权在三国中首先灭亡,流行的看法是把责任归咎于后主刘禅,“扶不起的阿斗”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刘禅并非昏主,蜀汉之所以灭亡,其最根本的原因乃是蜀汉在资源、人才和地缘政治等综合国力上天然的劣势。扶不起的不是阿斗,而是蜀汉。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对于汉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军事和国际贸易方面。所以,自从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实行屯田以来,随着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东汉与羌族的战争,西北屯田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又随着西北地区的作用减小,汉政府渐渐放弃屯田,并趋于废停。屯田土地在此过程中,所有制形态也就产生变化,由原属国家所有的公田逐步私有化  相似文献   

11.
蜀汉政权是三国时期实力较为弱小的一方,其用人政策一直为人所称道.然而蜀汉政权的用人政策由于任人唯亲、忽视后备力量的培养等原因从而造成严重的失误,对蜀汉政权的衰亡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汉的屯田     
屯田其名始见于武帝征和四年桑弘羊请置屯田输台以东的奏疏中,若追溯其源,则始于文帝时晁错建议的移民实边政策.它之所以出现在两汉时代,是有其社会条件和现实根源的.因此,我们对西汉屯田设置的原因、条件、性质及其作用作一考察和评述,对西汉以后屡次显现的历代屯田的研究可能有所帮助.一、屯田是弥补中央封建集权兵农分工所引起的弊症的产物历史上无论是军屯、民屯、商屯、盐屯,其名目虽各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军事性的屯田,都是为了解决当时边区军事给养而设置的.在封建领主制时期,兵农是密切结合的,《汉书·刑法志》记载当时的军队是"春振  相似文献   

13.
明朝末年,在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山西(今山西宁武)三镇曾大规模兴置屯田。这一带又称为宣云,故此屯田也叫宣云屯田。宣云屯田是很有特色的,其详细情况见于卢象昇在主持此处屯田时先后所上的疏文中,这些上疏辑于一九八四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选编出版的《卢象昇疏牍》。因此,本文实际上是读了《卢象昇疏牍》后所写的一篇札记,实属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是曹魏屯田的发源地,也是曹魏屯田集中分布的地区.作者在深入考察淮河流域屯区分布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淮河流域屯田对曹魏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郡县经济的复兴、加强东南边防的历史作用,分析了淮河流域屯区在整个曹魏屯田制度建设中的地位,着重论述了在建安初年郡县不能正常发挥其经济职能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民屯为曹魏政权经济命脉之所系及其对于支持曹操逐鹿中原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存在过屯田制度。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关于西汉屯田,海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有军屯、民屯两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西汉屯田乃指军屯,没有什么民屯,存在着分歧意见。主张西汉有“民屯”的学者很多,其主要依据就是“徒民实边”。例如,“文帝时,晁错首先建议屯田。他主张移民实边,一面当兵,一面屯田”:到汉武帝时,“与军屯并行,民屯也大规模进行。……竟有一次达七十万人之多者,可谓‘盛矣’。”近年  相似文献   

16.
汉代利用军队屯田始于武帝时,终西汉之世为一重要的政策。军队之屯田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驻军屯田和戍卒屯田。驻军屯田往往因某次军事行动之需要而设,如赵充国在金城塞外之屯田,冯奉世在陇西塞外之屯田皆是。戍卒屯田是利用戍边的士卒进行屯田,这是一  相似文献   

17.
元代屯田的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统治者接收了金、宋遗留下来的官田,没收了旧皇室和一部分贵族、大官僚的土地,也没收了一部分大地主的土地,同时也接收一部分农民因战争死亡而遗留下来的无主之田,以及各种荒闲地,作为政府掌握的官田。元朝廷对此类官田,除了赏赐宗王、官吏和寺观外,普遍地进行屯田,以收取地租剥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经营有了相应的改变。屯田的发展与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不能相容的。元代是大土地私有制发展迅速的时期,中后期尤为猛烈,屯田由兴盛走向衰亡。本文拟就元代大兴屯田的原因和屯田私有化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考察,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8.
三国鼎立时期,蜀汉国家统治者错误地执行了不切实际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政策,使绝大多数青壮年男性长期参与战争而丧失了人口再生产的机会,直接造成了蜀汉人口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连年征战还造成青壮年男性的大量死亡,也间接造成了蜀汉十分严重的性比例失调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得其人口增殖处于停滞状态,而且还带来了兵源补充困难、社会劳动力资源匮乏和物力、财力的严重削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摆脱危机,蜀汉政权不得不加强对南中地区人力、物力资源的依赖和盘剥,并由此激化了民族矛盾,大大加速了蜀汉国家灭亡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一、北朝屯田的类型及其管理系统要弄清北朝屯田的类型,必须首先明确军屯和民屯的概念。军屯必须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屯田直接属于军事系统领导,以及采用军事化的组织与管理形式;2.屯田劳动者必须是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军耕田,其中又分为单纯现役军人且耕且守的个兵屯田,和现役军人及其家口在一起的屯田两种类型;3.屯田产品直接为军事需要服务,即直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4.单纯现役军人的个兵屯田,生产所获全部上缴;带家口以户为计算单位的军事屯田,则采取租课形式。  相似文献   

20.
蜀汉钱币探微--以武侯祠馆藏蜀汉钱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武侯祠馆藏蜀汉钱币为例,结合近年来蜀汉钱币的考古发现和有关的文献记载,认识武侯祠馆藏蜀汉钱币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蜀汉时期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蜀与魏、吴二国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