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西汉的屯田     
屯田其名始见于武帝征和四年桑弘羊请置屯田输台以东的奏疏中,若追溯其源,则始于文帝时晁错建议的移民实边政策.它之所以出现在两汉时代,是有其社会条件和现实根源的.因此,我们对西汉屯田设置的原因、条件、性质及其作用作一考察和评述,对西汉以后屡次显现的历代屯田的研究可能有所帮助.一、屯田是弥补中央封建集权兵农分工所引起的弊症的产物历史上无论是军屯、民屯、商屯、盐屯,其名目虽各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军事性的屯田,都是为了解决当时边区军事给养而设置的.在封建领主制时期,兵农是密切结合的,《汉书·刑法志》记载当时的军队是"春振  相似文献   

2.
内地汉人在清代新疆屯田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屯田是历代政府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国策。清代的屯垦种类之全、面积之广、时间之长、人数之多、成效之大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 ,大量从内地移入汉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地汉人为近现代新疆的屯田开发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西是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北的重要地区,清政府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在河西地区兴建屯田。在兵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河西地区出现了兵屯、民屯、回屯、犯屯四种类型的屯田,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几大屯区。随着屯田的进行,土地被大量开垦,水利设施不断被修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开垦却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券军、熟券军都是活跃于宋末及元代的军事组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形成于南宋,是以会子支付军饷、从外地抽调兵士镇戍边境的军事组织,属于镇戍部队,后者则定居于当地;前者多承担战斗任务而后者主要负责屯田。元代,生券军有征伐、镇戍、屯田和侍卫职能,熟券军的职能同生券军接近;二者都属于新附军,政府对其秉持着非兵即农、不为兵则屯田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青海历代屯田垦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至清朝中期,不同朝代出于不同的政治、军事需要,曾断断续续在青海牧区开展过较大规模的屯田,近代以来则以有组织的"举办垦务""放荒"为主要形式对草原进行垦殖。本文对青海历代屯田、垦殖的史实作简略记述,并简单评价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朝末年,在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山西(今山西宁武)三镇曾大规模兴置屯田。这一带又称为宣云,故此屯田也叫宣云屯田。宣云屯田是很有特色的,其详细情况见于卢象昇在主持此处屯田时先后所上的疏文中,这些上疏辑于一九八四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选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金朝统治者之所以要兴置西北屯田,是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以及足食足兵巩固西北边防的需要;其屯田计有猛安、谋克屯田、军屯、蕃汉弓箭手屯田和民屯四种。在猛安、谋克屯田问题上,认为这类屯田不仅遍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而且存在于函谷关以西的西北地区;屯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历史作用是增强金朝抗击西夏、蒙古的经济、军事实力,拖延了战争的时间,延长了金朝统治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8.
柳永年谱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今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人。《历代诗余》及朱彝尊《词综》均以永为乐安人,故有人据此谓永为江西乐安人,实误。 崇安,北宋属建州管辖,当时即是文风昌盛之邦。据《嘉靖建宁府志》卷四称:“建州至宋而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又《崇安县志》载:南宋学者刘子翚赞家乡崇安之地灵人杰,作歌曰:“屯田词,考工诗,白水之白钟此奇,勾章棘句凌万象,逸性高情俱一时。”诗中之屯田即指柳永,考工是指北宋诗人翁  相似文献   

9.
明朝末年,在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山西(今山西宁武)三镇曾大规模兴置屯田。这一带又称为宣云,故此屯田也叫宣云屯田。宣云屯田是很有特色的,其详细情况见于卢象昇在主持此处屯田时先后所上的疏文中,这些上疏辑于一九八四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选编出版的《卢象昇疏牍》。因此,本文实际上是读了《卢象昇疏牍》后所写的一篇札记,实属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0.
一、北朝屯田的类型及其管理系统要弄清北朝屯田的类型,必须首先明确军屯和民屯的概念。军屯必须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屯田直接属于军事系统领导,以及采用军事化的组织与管理形式;2.屯田劳动者必须是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军耕田,其中又分为单纯观役军人且耕且守的个兵屯田,和现役军人及其家口在一起的屯田两种类型;3.屯田产品直接为军事需要服务,即直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4.单纯现役军人的个兵屯田,生产所获全部上缴;带家口以户为计算单位的军事屯田,则采取租课形式。民屯则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民屯不直接璃于军队系统管辖,但不排斥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编制与管理;2.屯田生产劳动者不是现役军人,只有以户为单位计算的屯田,没有以个人为单位计算的屯田形式;3.屯田收获物不是直接属于军事系统所有,而是属于  相似文献   

11.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新疆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堪称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迄今为止,新疆屯垦已历经两千余年,尤以西汉、唐、清三代为最盛。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运输多有不便,军队就地屯田,且战且耕,从而为戍边军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同时,屯垦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纾解民困和开发边疆也有积极作用。屯垦还有效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以及新疆经济的繁荣,对促进新疆地区生产方式的改进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屯田戍边"除了戍边这一主要目的之外,还蕴含着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保民"——解决农民生计问题。清代前期是清政府在新疆屯田的兴盛时期,因此该文从这一时期兴办屯田的目的、移民的转送、安置和落户后的生产安排以及赋役政策等三个方面,阐释了清政府移民屯田与"保民"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土地权益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仅靠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并未使农业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的历史事实的阐述,文章提出将土地权益关系的改革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加强土地立法、明确土地制度中的权益关系、规范土地交易、加快土地权益证券化等与土地权益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唐五代“屯田”与“营田”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唐五代,“屯田”和“营田”是封建土地制度中两项重要内容。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学界长期争议不决。本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分阶段理清了两者的关系,认为在唐前期,“营田”泛指经营土地,“屯田”是一种特殊的官营土地制度。唐后期至五代,出现户部营田务管领的营田,乃是与屯田并行的另一种官田系统。文章还否定了唐后期屯田转化为营田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在“崇文抑武”的大背景下,宋代民众只是将从军当成最后的谋生手段。由于军人社会地位低下,宋军兵源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牢城军就是宋朝为弥补兵源不足而利用罪犯组建的军队,隶属于厢军。与其他番号厢军一样,牢城军除具有基本役作职能外,也具备一定的军事职能,是宋朝主体军事力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晁错在吸取秦朝戍边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从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生活等方面通盘考虑,提出了较完整的移民实边的屯垦戍边思想。该理论中的民屯、军屯等思想对西汉后历朝历代屯垦戍边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土地作为一种基础性生产要素,其政策问题牵系我国现代化进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政策选择、城市住房市场调控都是基于土地之上的深刻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城市住房市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关键不是土地所有权问题,而是怎样处置好用益物权流转、解决好土地收益分配使用问题,通过单独设立土地收支预算、在保有环节出台房地产税等财税政策强力遏制土地和房屋投资或投机需求,以调整、完善土地和住房市场财税制度。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由于俄国与日本的肆意侵略,导致东北边疆危机愈演愈烈。为了化解迫在眉睫的边疆危机,清政府与代之而起的民国政府均以推行移民实边作为应对之策,其中包括军屯实边,清政府在吉林、黑龙江曾实施过军队屯垦,民初关于军屯实边的呼声亦此起彼伏,说明军屯实边作为一种捍卫边疆安全的重要手段备受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军屯实边成效不大,民初军屯实边也大多流于舆论层面而无法得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城市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城市土地在所有权上实现了由私有制向全面国有制的转变,在使用权上实现了从“无偿、无限期、无流动性”的土地使用到“有偿、有限期、有流动性”的土地使用制度的转变。笔者试就这种转变对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城市土地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调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1949年,王震大军在转战西北、进军新疆的途中,在西北四省共招收1万多名知识青年入伍。其中女性有1000多人,大多数为陕西、甘肃籍女性。进疆的陕甘女兵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担任各类文化速成小学、中学文化教员,从而迅速提高了部队的文化素质。在婚姻生活方面,她们中的一部分人由组织安排,与部队的干部和战士结婚成家;一部分则是自由恋爱,结为婚姻。陕甘籍女兵在新疆的屯垦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