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生态意识”/樊美筠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第28卷第9期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古人的生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仅仅保存在抽象的哲学中,而是更多地保存在具象的美学与艺术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领域是中国古人生态意识最理想的栖身之地。这种生态意识具体表现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戴之心;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以及生而不有的崇高情怀。与今日西方从人的物质生存层面出发的、强调人如果一味地掠夺大自然将会遭到报应的消极性生态意识不同,中国古代美学家与艺术家的生态意识所传达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视野 ,对现代美学研究加以反思 ,认为“天人合一”所涵溶的整体意识、人文意识和生态意识对现代美学的建构 ,仍具有一种当存即下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统美学是意识美学,它以主客对立的二元设定为哲学基础,因而近代意识美学是主体性美学.现代发生了意识美学向身体美学的转向,但产生了片面强调身体欲望、抹杀精神性的偏向."健全的身体美学"必须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从根本上突破心身、心物对立的哲学框架,建构主体间性的身体美学.这样,具有古典主体间性的中国古代美学就具有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美学:萌芽、建构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环境美学经历了应用领域专家发出环境美学呼声的萌芽阶段和美学学者借鉴国外学者理论、立足中西美学、现实探讨环境美学的建构阶段.既有学者融中西马美学为一体建构环境美学体系,也有学者以环境美学的视野重新思考中国美学,还有学者比较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而以中国古典美学为资源建构具有普世性的环境美学,并以之反思美学,则是中国环境美学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都是在西方意识美学的理论视野下进行的,以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真正精神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近年来有别于意识美学的身体美学的出场,为我们体认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别于西方美学的视觉中心主义,中国古典美学是心身兼修、身物一体的美学;这种与物一体的美学通过道家之"忘"、儒家之"养兴"与禅宗的"禅定"等方法,在道家之"妙"、儒家之"兴"、禅宗之"悟"中得以实现。从身体角度透视中国古代美学,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美学思想对建构现代中国美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有美学。然而,不同的国度和民族应建构具有自身特点的美学,对于我们中国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这是美学界的共识。怎样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呢?经验告诉我们,既不应照搬西方的体系,也不能抛弃我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必须将现代美学安放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第 28卷第 9期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古人的生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仅仅保存在抽象的哲学中,而是更多地保存在具象的美学与艺术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领域是中国古人生态意识最理想的栖身之地。这种生态意识具体表现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戴之心;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以及生而不有的崇高情怀。与今日西方从人的物质生存层面出发的、强调人如果一味地掠夺大自然将会遭到报应的消极性生态意识不同,中国古代美学家与艺术家的生态意识所传达的是一种远为积极的信息:如果尊敬、爱戴大自然,它将给你无比丰厚的回馈。 (叶普照摘编 )  相似文献   

8.
当代德国民族主义理论基于自身理论框架,在对近代德国民族精神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将德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文艺作品作为其理论支撑,遮蔽了该时期文艺作品背后的美学基础。实质上,德国古典美学基于对历史意识的建构,通过对东方的审美想象,最终确证了德国民族精神形成的合法性地位及其路径。德国古典美学与民族精神形成间的理论关系,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形成理论关联,为中华美学精神提供重要的西方美学资源,另一方面基于美学与历史思维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对中国美学与民族政治共同体间的正向关系予以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形态,长期被局限于儒家美学理论领域中,带着深厚的道德理性色彩,强调雅正之美。本文在生态美学视野下对“中和之美”重新解读,恢复其完整的美学内涵。“中和之美”包含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轫,其大道本源性的思维模式和对待自然的审美化态度,具有现代意义,在实现古典美学形态现代转换的过程中,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资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研讨当代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在梳理美学、艺术学、电影艺术学、电影学与电影美学等学科的复杂学术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电影工业美学相关研究的体系构架,省思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科建设意识,探讨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布局特点。研究认为,电影工业美学是在国际电影学术理论学术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在当代中国现实和电影产业土壤中生长的“中国式”电影理论体系,是对新型电影观念和生产原则的总结和提升;电影工业美学的学术建构,要坚持立足中国本土,直面电影生产创作、体制运作、格局生态、工业化程度等境况与问题,既有哲学、艺术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学术、学理的依托,也基于电影发展的现实问题及电影人创作、生产和工业、产业状况,在理论/实践、继承/创新、传统/当下、外来/本土、工业/美学、艺术/商业等“二元张力”间丰富、重构着中国电影理论;在当下新文科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电影工业美学的思考、探索和争鸣贯注了学者们关于电影学、电影美学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具有相当的学术前沿性和学科建构意义,是中国电影学派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11.
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媒介的版图与生态意识,是基于当前国内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意在强调在共时空状态下,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媒介制品,或者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媒介机构有机配置与组合,也就是构建一个富有生机的多样性的媒介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是以整体的舍力而非单一的形式对人实施具体的影响,此项倡导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媒介的生态与版图意识还可以帮助梳理、调整当前媒介设置与媒介批评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这正是其紧迫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境的空间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山水诗意境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山水诗是由意象的不同空间组合而产生意境的,所以意境在山水诗中表现为空间感。空间感是通过诗歌意象间的节奏、数量的组合以及动词的运用实现的。同时空间感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分为突破型和层次型。空间感产生于中国特有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唐诗积淀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为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实现理想的顽强意志、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培养“物吾与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其生活活动中需要不断地跟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此交换是以可持续的模式进行的。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的现代社会,通过对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充分了解而树立一种生态意识是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必要的前提,这种生态意识对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定其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力量型"科学,它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可以为克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作出贡献.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对于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这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程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发掘与利用关涉到中国现代和谐科学体系的建立与传统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的小说《天狗》是一出用现代意识复制的古典式爱情喜剧。作者表面上是对古典爱情模式的消解与颠覆 ,实质上采取民间文学还原的方式 ,又建构了一种新古典爱情模式 ,最终实现了他的地域文化和地域风情特色的所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美感意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中所体现出的美感意识上的差别及其成因。文中以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为代表作比较并指出,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中采取的是一种"以物观物"的观照方式,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与变化的姿态,景物直现读者眼前;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则将美感的主位放在诗人的智心中,以智心的活动而不以山水景物自足的存在为依据。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两种审美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国诗歌创作因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和佛教"妙悟说"的影响,强调形象的直觉体验,接近了自然天然的美学理想。而英国浪漫主义作为当时理性思潮的反叛者的姿态出现,诗歌中时刻流露出对主客观之间的分裂竭力加以弥补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北五所高校100余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阅读的类型、目的、获得信息等,分析她们的阅读与其主体意识中性别意识、竞争意识、独立自主性、期望值等层面的相互影响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期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运用萨特的"自欺"理论,分析了中国文人对死亡从认识走向认同,从"自欺"走向直面的过程,同时批驳了关于古典文人死亡意识的两种错误观点,进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现代死亡意识的建立对于新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