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共通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追求。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和今天的社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方向的不安.本调查依据此现状和社会现实,以大学生职业意识变化为背景,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将来的职业动向进行了研究.为此,本研究从各角度,对宁夏地区三所大学的在校男女大学生,就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用价值尺度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探讨大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将发放的问卷调查表汇总统计,并将男女大学生共通的8项高负荷的项目选出进行了因子分析.  相似文献   

3.
影视文化的勃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影视文化的认识、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视观众的文化心态不仅受生活方式、观念的制约,还有社会的、体制的、现实的、历史的因素,更有诸多哲学上的思考.剖析观众的文化心态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当今中国的影视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清前期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大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廷对西北少数民族封建领主制主要形式实施改革政策 ,使其地权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成为当地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大转换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统一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成为当地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大转换的有利条件。对市场经济萌芽成长而言 ,前者为体制基础 ,后者为有利因素 ,以便发挥其对封建领主制的解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北回族生活在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通过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发展,形成了西北回族文化,并且通过各种传承方式使其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对其自身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不断适应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与西北社会发生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的贡献,除了在对世界图景的基础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基础性的思想、在对生活形式的一致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普遍性的思想以及在对原始人与现代人区别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特殊性的思想外,还在于对家族相似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发展同传统决裂的思想。如果说世界图景论告诉人们文化可以发生与传统决裂的变化,那么家族相似论则告诉人们这种同传统决裂的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视域中的先进文化--关于文化观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文化地转型中,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既要反对"统制主义",也要反对"放任主义";在价值观的视域中,确立与当代相合的文化评价观念、评价标准,以确立适时的文化策略,从而建立我们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服饰,渗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语言,一种符号,它连接着人类的内心与外界,塑造、润色、传达着人们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生活。服饰亦是一种文化形式,其所表达的文化是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变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泰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如家长制、权威崇拜 ,等级观念等不仅仅是一个观念问题 ,更成为人们日常行为所公认的准则 ,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威权政治是这种价值观的必然产物。 80年代末以来 ,泰国和其他实行威权政治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仍处于支配地位 ,根植于其中的威权政治的本质性特征将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随时代而变异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着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地理环境制约了雅典国家农业的发展。从量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在城邦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据支配地位 ,难以维持城邦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质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化了 ,属商品经济范畴。因此 ,雅典国家的农业不足以说明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 ,不足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之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发展将呈现出七大趋势:民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城市社区将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单元;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重要变量;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国际移民新群体的身影逐渐显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构将进一步走向深化.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民族纠纷.  相似文献   

13.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频发,死亡人数和惨烈程度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该地区较为复杂的气候和地质、地理环境外,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则是农民的耕地不足与普遍贫困、频繁的战争、政治腐败以及鸦片的大量种植,导致西北地区百姓防灾、救灾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6.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确立共青团工作的一般原则包含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共青团工作自身作为系统的内部条件。二是构成共青团工作环境的作为系统的外部条件,即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宗教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的人,也不仅仅是现实的人,而是现实人和抽象人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和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都是从人出发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和人类的解放。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大量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从实践上看,其危害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20.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后两类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后,特别是晚唐的小说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走向衰败过程中士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