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校报编辑排版是现代出版工作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高校校报编辑排版艺术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是校报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美的版面可以愉悦读者心灵,提高传播效果。从本质上讲,好的排版形式,就是读者透视校报的第一扇窗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传达,是一种无言的形式美,最终以达到愉悦读者心灵和美化版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校报编辑工作特点和双重角色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相关量表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所获得资料,编制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问卷。对测试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校报编辑的压力主要来自职业发展、工作特征、领导支持、工作负荷、生活保障、行业竞争6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6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编制的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量表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今后测量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学校校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美术编辑工作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是校报编辑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影响校报质量。高校校报美术编辑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以美的形式,生动活泼,美观和谐地把校报要反映的大  相似文献   

4.
副刊是高校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精品副刊,就必须要把握其思想性、新闻性、文学性的特点,在“校”字上下功夫,突出校园特色,讲究编排艺术,加强编辑和作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校校报的特殊性,其总编的编辑思维应不同于地方报总编的编辑思维。地方报总编以管理和新闻思维为主,而高校校报总编则应作多视角思维,如新闻思维、教育思维、文化思维等。校报总编的编辑思维中只有新闻、教育、文化等多元并重,才能充分发挥校报的多重功能,弥补校报的一些“先天不足”,把校报办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校报如何更好地发挥喉舌、桥梁、纽带和舆论导向作用,在读者群中产生理想效应,需要校报编辑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校报编辑的主体意识应体现在把客体的信息渗透在编辑思想中,然后通过具体的编辑过程把自己的目的、理想、价值观念、审美追求物化在报纸上,内化为客体的品质和动力;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看,编辑主体意识应体现在对文章和版面编排的美学理念中,即在编排版面时,必须首先考虑稿件的内容,同时恰如其分地估计版面形式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校校报编辑活动与文化学的内在联系,以及高校校报编辑活动现存的问题,从文化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文化学与编者活动的双向建构以及文化中介对校报编辑活动的支撑力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得出重视校报的人文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学传媒品质对校报编辑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5种河北省高校文科学报的对比分析,发现很多值得借鉴的编排经验,同时也发现有些学报在实施编排规范过程中还存在版面设计、标题分级、摘要撰写、关键词标引、文献标识码标注、参考文献著录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学报质量和计算机检索。结合多年编辑实践和体会,对如何解决这些编排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校报编辑五要王立家目前,全国高校校报已发展到800余家,编辑3000多名,每位编辑同时都是校报记者。高校校报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校报编辑人员要有过硬的基本功,特别在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等方面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所有机构、教职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报、校报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识、科学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载体,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报、校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舆论宣传作用、了解社会作用、了解学校作用。从总体上说,高校学报和校报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学报、校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包括增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增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衔接力度,强化高校学报、校报编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注重学报、校报的美术设计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期刊稿件的编辑加工是按照编辑原则、审稿人意见和期刊出版要求对文稿的内容进行修改,统一体例、处理图表、润色文字,使其逐渐完善的过程。根据稿件编辑加工消灭差错、规范统一、统一格式、润饰提高的任务以及政治性、科学性、通俗性、"文责自负"和"编辑把关"、力求锦上添花的原则,期刊编辑应具备政治、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学报审稿网络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学校学报办公自动化程度的加强,构建学报审稿网络系统条件已趋成熟。构建学报审稿网络系统,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先由各省(市、自治区)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牵头,以各高校学报编辑部为基本单位,在全省范围内搜集专家、学者资料,建立省级专家学者信息库,进而扩大网络构建范围,最终建立全国性高校学报审稿网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好稿流失现象普遍存在,无效来稿比例逐年增多,稿源学术水平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在于当前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高校学报自身缺乏特色以及功利诱惑。应从加强选题策划、办出刊物特色、寻求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稿源建设,以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其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责任编辑的审稿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报的质量。由于《著作权法》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各自赋予责任编辑不同的修改权限,因此,在学报的审稿流程中应增加责编的二审程序,通过责编在二审中的创造性劳动,完成《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要求的对稿件的加工整理工作,力求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责编二审工作能有效地帮助作者提高论文质量,从而达到提升学报整体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新发现的柳亚子辑《分湖诗钞》手稿的内容和编排,并考证了柳亚子编辑这部手稿的时间及未能定稿印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办刊中有的存在稿源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即:发挥科研优势,开拓本校稿源;外争学科好稿,提高学术质量;面对学科交叉,扩大研究范围;文理版次分明,避免学科混编。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东北大学必须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努力建成多科性大学.分析了多科性大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阐述了多科性大学建设的意义,明确了学科建设的定位及其目标,探讨了学科建设的体系及学科结构布局问题.在分析东北大学学科结构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实现学科发展目标与学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继续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积极建设应用理科与应用文科;调整院系设置,按学科门类进行学院设置;把硕士点、博士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学报与研究生教育有内在关系。一方面高校学报刊登研究生论文反映高校研究生培养水平 ;另一方面研究生论文是高校学报的重要稿源之一。高校学报在刊用研究生论文方面存在“人情稿”、“关系稿”和“一概拒绝录用”两种偏差。对此 ,高校学报需完善审稿制度 ,形成激励机制 ,发挥学报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学报优秀稿源严重流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我国高校学报尤其是普通高校学报的尴尬处境,即高等学校是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但依附高校的高校学报整体质量却不高,其影响远不及全国性学会和科研机构主办的刊物。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即高校学报的优秀稿源严重流失,并对高校学报优秀稿源严重流失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如何吸引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进而提高普通高校学报质量,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影响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质量的五个要素的探讨,提出了提高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质量的四个方法,即策划选题,把握稿件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打造特色栏目,以建设高质量的高校社科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