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论早期儒家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儒家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是从“性”开始的,通过“性”他们得以对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界定,以此为他们各自的理论学说服务。早期儒家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包括感官之欲和情。同时还认为道德构成了人的本质,用道德因素制约人的先天属性,才能使人性由物性状态升华到人性状态。早期儒家既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具有客观必然性,也看到了它潜在的危险性,认为对人的自然属性要进行以节欲、养性和修心为内容的调控,才能稳固人伦秩序和向理想的人格飞跃。  相似文献   

2.
人性与人的本质新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本质具有层次性,人的本质可依次深化为:社会体→精神体→生物体。与此相对对应,人具有社会性、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人性就是社会性,规范性是社会性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社会化是指人从具有自然属性或精神属性逐渐地进化为具有社会性。社会整体的人性是崇高的。人的社会性塑造着人的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3.
人性问题既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绝对圆满的人性阐释也许很难,但基本可行的人性答案大体可寻。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属性构成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属性构成人的特殊属性。人的动物属性主要由食、色构成,具体体现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好生恶死、欲壑难填等形态,有为恶的自然倾向。人的特殊属性有多种形态,根本的特殊本性是意识、智慧。人为善的道德意识、利他的社会属性、有意识谋生的劳动特性、形而上的文化特性以及君临万物的高贵特性都是建立在大脑意识机能基础上的后起属性。人的二重属性,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全面、准确认识人的双重本性的形态、特点,对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人生问题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技术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使用的方法或手段,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自然属性是技术的本质属性,贯穿了技术产生和发展全过程;技术的社会属性产生和发展于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中。将技术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为技术历史演进研究逻辑,理出在人追求自由王国的过程中,技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历史演进过程:人的依赖下的技术以追求自然解放为目的,技术表现为自然属性;物的依赖下的技术被资本家私人占有并在资本逻辑下异化为资本家抽象统治的手段,技术表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辨证发展;自由王国下的技术为人自由意志的实现中介,技术表现为更高级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5.
孝道作为以人为发生对象的社会价值,其本质解读离不开人的自身属性。以人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孝道本质解读的基点,孝道本质的理解就产生了层次性。基于人之自然属性,孝道一般本质可以理解为贯穿于一切人类文明的"爱";基于人之社会属性,孝道的特殊本质可解读为专属于儒家思想的"和"与"忠"。孝道本质适用类别和范围的差异是孝道本质层次性的根源,孝道"爱"之一般本质普适于当前社会,而特殊本质之"和"与"忠"则会消失或转变。因此,新时代实现孝道本质理论创造性转化的突破点在于探求孝道一般本质在新环境下衍生出何种新的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关系是由多重权力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所形成的权力关系具有自身的基本属性:广延性、综合性、坚韧性、目的性、有效性、潜在性、服务性、责任性和对称与非对称性。权力关系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运行权力必须遵循权力伦理和权力道德。比之一般伦理道德,权力道德具有自身的基本特性:内容的政治性、本质的责任性、形式的公权性、功能的示范性和角色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7.
为人的尊严提供严肃的哲学辩护,是康德思想的核心关切。当代学者对康德的尊严观主要有两种解读:一是尊严作为某种绝对价值,体现为人类作为理性存在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力,并构成了尊重人的权利的根据;二是尊严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可理解为优越性或某物高于另一物的地位,但并不构成现代社会中平等人权的根据。这两类解读各有其利弊。解答争议的关键在于澄清何谓尊严的主体。通过对康德核心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出两大类道德意义上的尊严主体:一是理性存在者本身或道德人格本身,二是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活动所展现的不同德性。两类尊严主体的根据在于自律这种纯粹实践理性能力。康德式双重尊严主体涵盖了两种尊严范式的基本特点:与道德人格相应的同等尊严,对应着绝对价值;与德性实现程度相应的不同尊严,体现了关系性的规定。基于道德人格的同等尊严,确立了不可剥夺的生而具有的自由法权,表明了基本尊严和法权的绝对性。当代少数学者消解尊严绝对性的尝试,实际上源于混淆了不同的尊严主体。康德的尊严观确立了平等尊重的底线,凸显了尊重权利与改善德性的价值,还能兼容诸多社会性价值要素,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口是个群体概念,与人、人类有质的区别,人口属性与人的属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尽管人口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但是个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并不必然地被群体的人1:7所表现,作为群体的人口有时难以直接表现出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9.
商品包装道德是调整一切与商品包装活动发生关联的人们之间及其与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商品包装道德功能是指商品包装道德体系所具有的属性,它以道德自律和实践精神为特征,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内在力量,在商品包装活动中承担特定的任务,完成特定的职能。商品包装道德功能具体体现为认识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教育功能、平衡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合理界定人性的内容及其与道德现象的关系,是理解并鉴别以往人性善恶理论的基础,也是科学阐释人性与善恶关系的前提。人性有固有属性与关系属性之分。人的固有属性是人同他人、他物无关而独自具有的属性;人的关系属性则是人同他人、社会发生特定关系时所产生的属性。人性的道德善恶是一定社会主体依据特定道德目的对属于道德现象的人性内容所作出的描述、判断与评价。脱离三个必备基本要素———道德主体、道德现象、道德目的中的任何一者,都不能得出人性是善是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次道德。指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过程中自觉遵守所谓的“行规”,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甚至还做出具有正面价值意义的道德行为。人作为次道德的行为主体具备生物性和文化性两种特性。从两种道德评价标准去划分社会行为,则在道德范畴领域存在道德、次道德、不道德三种行为。另外,对人的行为评价的客观要求呼吁着次道德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金钱作为一种社会工具无疑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大体有三重维度:一是在传统文化情境中,人们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金钱,评价其道德属性及精神意义;二是在工业社会中,人们更多地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金钱,剖析其内在的政治学属性、经济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及心理学意义。马克思认为,金钱作为一种价值等价物,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力量,深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指出金钱是工人异化劳动的价值形式;西美尔则道出了金钱冷漠的理性特征及平等、自由特质;三是当今消费社会时代,金钱呈现出新的历史图景:金钱与美学发生全面的结盟,鲍德里亚对此予以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包含了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属性支配文化属性的情况,资本决定内容生产。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属性对文化属性的支配具体表现为资本对民族文化要素的选择性利用和摒弃,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之间难以实现平衡的问题。从文化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资本在选择性利用具有可展示性和可感知性特点的民族文化要素,又选择性抛弃具有隐含性和潜在性特点的民族文化要素。基于人类学的文化见解,可展示性和可感知性的民族文化要素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隐含性和潜在性的民族文化要素是民族文化本身。因此,在讨论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问题时,应基于“建构论”来理解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基于“创造性转化”理论来理解民族文化本身。  相似文献   

14.
<正> 康德道德主体性是人作为道德主体所呈现出的人的道德本质特性,这种特性实系道德主体自由的本性。它反映在一切道德行为中,道德主体是自我主宰、自我创造、自我规范和自我抑制的,而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据、源泉、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善恶标准都是以道德主体自我为其中心和出发点。康德的道德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自主性、自决性、自律性和创造性等。这一理论的确立,赋予了人的道德责任感,把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力转了那种以自私本性追求满足个人物质、金钱需要欲望行为作为道德行为的社会伦理观念。从而这种理论确立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独立、自由、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先秦道家以道观生,察生命起源,明人生自然、人是自然动物,反对仁义,崇尚无为,追求超越生死转换的长生久视;先秦儒家以仁观生,思人生之道,定义仁义为人的属性,证明人是道德和社会动物,以舍生忘死、成仁取义为终极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6.
休谟的人类协议的理论原型解释了道德发生的先验机制。基于这种先验机制,道德本身得以发生的同情获得了现实基础。同情的内在自然机制在于生物性的趋乐避苦属性。诉诸一种情感机制解释道德本身的发生动力是道德基础问题的必然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既重视又困惑的一个难以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身与心、精神与肉体、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属性的平衡,人的个性与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才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这是人性的要求,也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导致监禁刑背离其初衷而异化为一种新型酷刑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而仅仅在于:监禁行刑悖逆了人性。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通过对战争、贫困、失业、排斥等灾难与不幸内在原因的反思,人类已经明确地认识到社会正义的人性价值。正是基于这种共识,非监禁刑这种全新的刑罚制度才建立起正当性的根基,在担当起预防犯罪、保卫社会重任的同时,保障并实现着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时代语境的延展之下,马克思人性理论必然获得其新的时代的演绎和内涵:即由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主体属性转向人的整体属性、人的交往属性和人的整合属性的阐释.以马克思人性理论的时代内涵为指导,使现今的高校教育由片面模式向全面模式、由对象性模式向交往性模式、由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种伦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伦理学视角下,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成员共同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感、道德品格、民族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本民族伦理价值的弘扬、保护、批判、反思以及对民族精神、民族道德的塑造,以实现民族平等、民族独立、民族统一、民族自决、民族富强的道德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爱国主义作为道德范畴,是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实践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四种因素构成的。爱国主义作为道德关系,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道德实践,体现在道德评价和道德修养活动中。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辨析二者之异同有助于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人性尊严又称为人的尊严或人格尊严,是指人区别于其他物种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庄严和尊重。尊严权则是人权的基础和先导,一切人权都只是人的尊严的表现形式。人性尊严的教育意蕴表现在:实现学生尊严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保障学生尊严是教育正义的基本要求,维护学生尊严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