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2.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陆建华 《今日南国》2009,(22):36-36
这是一个什么人物呢?林煌,一个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福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的人。他从小好强,勇敢,充满了梦想。一点也不像他父母的性格,从8岁开始独立生活,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时间过得飞快,他长大成人,充满了勇气,为了实现梦想,当过兵,创过业、打过工,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而他却越挫越勇。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文艺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谐是人类的生活理想、社会理想,更是审美理想.和谐是文艺的追求目标,和谐也是文艺的功能方式.无论是温和滋润方式,还是诙谐幽默方式,抑或金刚怒目的方式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和谐方式.  相似文献   
5.
韩非之礼学     
韩非是法家著名人物。但是,韩非并不简单的否定礼,他借用礼的等级性维护和论证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除了从法治维度批评儒家德治、仁政,还从礼的维度批评儒家的道德仁义,并将忠孝仁义等纳入礼的控制之下;他肯定礼仪在政治层面和生活层面的价值,在情礼(礼仪)之间又重情轻礼,反对礼(礼仪)的价值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是礼乐制度崩坏的时期,也是礼学思潮兴起的时期。春秋时期礼学的兴起表现在礼的地位的提升,礼的根源的追溯,礼的价值的反思,礼的涵义的辨析,礼治内容的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7.
孟子之礼学     
孟子强调礼的宗法等级性,肯定礼的政治价值和人生价值,用礼区别人与禽兽以及君子与小人;从人性之维证明礼之于人的内在性,从心灵之维说明礼内在于人之身体之中,为礼的存在寻找内在根据;重视丧礼,坚守三代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与孔子重久丧而轻厚葬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荀子礼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推崇礼治 ,同时又提高法律的地位。其隆礼重法视野下的礼法关系理论包括礼的内涵层面的礼中有法 ,政治和社会价值层面的礼法并重 ,儒家理想层面的礼尊法卑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现实的问题在我们所经历的社会改革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是:受到批评或贬损的行为或现象在公众心目中反而身价更高,在现实中畅通无阻,而那些受到表扬或提倡的行为或现象反而遭到冷遇,寸步难行。换句话说,受到社会的规范评价肯定者总是难以得到利益的奖赏,而受到奖赏者却通常是遭到规范评价的否定。有人从公众的逆反心理角度来理解这种反常现象,这显然是把具有广泛社会涵义的现象还原到心理层次上;也有人从社会变革时期新旧体制交替之际“规范真空”的角度加以解释,却没有把这种“真空”的具体历史内容和过程揭示清楚;还有人侧重于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孔子标举道德旗帜 ,试图以此恢复三代之礼的权威 ,从而开启了先秦儒家礼学。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归宿 ,以道德自觉为礼的存在前提 ,有德礼并重 ,合德礼于一体的倾向。孔子之后 ,孟子抓住“仁”,且以德改造礼 ,使礼由强制性的社会政治规范扭变为内在的德性范畴 ;荀子择取“礼”,将礼的功用发挥极至 ,并纳德于礼的制约之下 ,从而把孔子礼学引向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这两个看似相反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