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薄,底子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基础差,加上交通条件、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呈落后状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文化产业,遇到的问题必然要比经济发达地区多得多,但正因为经济上的不发达,所以笔者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土地功能偏好、保障模式与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功能偏好和保障模式差异两个方面,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着较大差别:发达地区农民偏好于土地的财产功能,以社会保障、商业保障为主,保障水平较高,土地流转意愿较强;而欠发达地区农民偏好于土地的生产功能、保障功能,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水平较低,土地流转意愿较弱。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其土地流转意愿也有重要影响,并且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或影响方向。需要重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不同影响因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 ,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欠发达地区行政交界区域的社区尤为贫困 ,远离发达、中心地区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本文以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长顺县、惠水县行政交界处的八个贫困乡镇作为一个社区 ,把调查与研究、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综合多种因素分析了该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了与发达、中心地区建立产业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及建议 ,主张走争取外援、立足自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血缘关系,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直接相关。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越小,经济血缘关系越有利于发达地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经济血缘关系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因素。反之,经济血缘关系则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实证分析表明,虽然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存在经济血缘关系,但可能阻碍粤西地区经济发展,摆脱这种阻碍的有效途径是缩短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这是实现粤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是产业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普遍意义的针对全国或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针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不多。要想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促使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必要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找准存在的问题,探寻优化升级的对策,促进其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知识经济基本问题入手,认为知识经济不仅挑战发达地区,而且对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公务员同样面要进行挑战。知识是经济力量,更重要的是政府力量。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这种政府力量更显重要。对知识的认可与认同可以弥补因经济不足造成的差距,同样会促成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欠发达地区公务员队伍是政府向知识型转化的核心,是政府制度创新的主体,公务员队伍知识化是欠发达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东部欠发达地区身处经济发达省份,毗邻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的落差使得这些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加迫切和强烈,如果不重视这些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那么,生态危机和环境悲剧就会在这些地区变本加厉地上演。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资源、政府定位、政策优惠、后发优势、区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也指出了经济增长冲动、后发劣势、环境外部性效应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生态文明建设困境,探讨了从区域实际出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从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八大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TFP增长率整体上呈中西高东部低的格局;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变化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低于欠发达地区,这表明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了其后发优势;各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率虽然从动态来看均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效率值为欠发达地区低于发达地区;从TFP增长率的收敛性来看,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绝对收敛,虽然落后地区存在追赶发达地区的趋势,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毋庸置疑。在相邻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差异越大,这种推动作用也越大。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东省粤西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珠三角的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粤西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实现其经济增长,不断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改变其经济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0.
浙江快速发展的村镇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区域农田与自然景观.从传统地区、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聚居形态进行分析,探讨了乡村聚居地的空间形态在多元的城乡关系作用下产生了多元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看,企业技术水平偏低、盈利能力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地区差异正在显现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越快。调查显示,1988年之後成立的企业,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分别占72.32%和38.79%,发达地区远远高於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优势行业与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有关。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业、轻工业,其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明显高於欠发达地区。其次,中小企业的优势行业与长期以来国家的产业布局和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因此系统分析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应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进行。从全国和区域层面来看,收入差距对房价均有正向影响,但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外部特征:收入差距对东部发达地区房价影响更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响较小;此外,东部发达地区房价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更显著,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房价则受成本的影响更显著。2004—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民族山区远离中心地区 ,尤为贫困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以贵州省境内行政交界处四个贫困乡镇作为一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该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加速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提高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以及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把“地区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作为当前工作的问题提出来,并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这里,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谈谈如何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一、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低制…  相似文献   

15.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在受教育程度、营养健康、配置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地区.通过比较,认为欠发达地区应控制人力资源的规模膨胀,普及初等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善营养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 ,湖北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及基础条件的限制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目标与市场化目标存在尖锐的短期矛盾 ,造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困难很大。只有通过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 ,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打造“政府信用”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信用是欠发达地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是发达地区凝聚民心,艰苦创业的基础,也是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关键。但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信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认识不到位;政府权力运行不规范;对政府失信行为缺乏惩罚机制等,只有以强化政府信用意识为基础,以加强依法行政为重点,以完善失信惩罚机制为手段,多管齐下,全面展开,才会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总体上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带内部也还存在着大面积的欠发达区域,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以东部欠发达区域——淮海经济区为典型案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淮海经济区的主要指标与长三角、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相关对应指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找出经济差距,并得出其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结论;从多个视角客观剖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差距产生的共性原因和发展的严重滞后性形成的共同机理,主要有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思维观念以及行政区划、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对加快东部欠发达地区崛起,促进我国东部地带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自身的制约和障碍因素,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采取多种模式.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能用同一种速度来推进,也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来实现.必须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本状态和基本特征出发,探索适合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交通大学李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应用》(97BJL0 37)于 1 999年底通过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组织的鉴定 ,鉴定等级为一等。该课题从立项到完成正处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宏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时机 ,课题的理论成果和政策建议为国家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和模式选择提供了支持。该课题运用协调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新的考察 ,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及其内部的平衡和非平衡发展相互匹配 ,相互促进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